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無臉男,是動畫片《千與千尋》中的一個角色。這個角色出現的時候,孤獨的站在橋邊,沉默的看著千尋。

在之後的劇情中,他與千尋的生活產生了很多交集,也做了很多錯事,但最終還是被千尋所拯救,最終被錢婆婆所收留。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他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臉隱藏在面具之後,身體隱藏在黑布之後,沒有聲音,無比孤獨但又渴望被愛。

而通過影片,我深深的感覺,其實每個內心缺愛的人,心中都隱藏著這樣一個“無臉男”。

因為他們身上,都有無臉男在動畫片中,所表現出來的特徵。

一旦被關心,就會將對方當做珍寶

千尋第一次在橋上看到無臉男的時候,她注意到他。

再後來,在店裡打工的千尋,看到他在雨中,怕他被淋溼了,特意為他留了門。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這樣的微弱的示好,卻深深打動了無臉男。

在之後的千尋的工作中,他利用自己能夠隱身的能力,給千尋拿了很多的藥浴牌。

而且,拿著藥浴牌,討好的拿給千尋,想要用這樣的方式,讓千尋開心。

這樣的行為,多麼像內心缺愛的人。

一個缺少被愛,而又渴望被愛的人,一旦被關愛,那就會無比感動,將對方視為珍寶。

這種感覺,就像遇到胡蘭成的張愛玲,一旦被溫暖,就產生了無限的愛,這種愛,讓她產生“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的感覺。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張愛玲是一個一生多麼孤傲的人啊,但是,因為缺少愛,渴望愛,在一個並不優秀的男人面前,卻產生了低到塵埃中的感覺,但就是這種感覺,居然也讓她心生歡喜,開出花來。

而這種歡喜,讓她在被對方欺騙,背叛的時候,仍然選擇付出、仍然選擇將稿費郵寄給對方。

這種姿態,和無臉男對千尋的討好何其相似。

遇到了一個關心愛護自己的人,開心又感動,小心翼翼去討好對方,可是又不知道做的是對是錯,這種愛的卑微,是多麼的讓人心疼。

沉溺在以付出換取愛的幻境中,吞噬想要逃離的人

在千尋表示,她並不需要那麼多藥浴牌之後,無臉男很失落。

但是,他無意中看到河神在滿意離去之後,留下的金塊,讓店裡的人都很開心。

他就開始用金塊誘導店裡的店員,然後,吃掉了他。

之後,他獲得了聲音,他拿出更多的金子,指揮店裡的人給自己帶來美食。

吃飽喝好了,就繼續灑金子,讓店員繼續給自己服務。

心中渴望愛的人,也會這樣持續付出,但是他一旦確認,對方想要逃離,就會選擇吞噬對方。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因為他用付出交換愛,這種愛並不穩定。

他內心也知道這種交換不可靠,但卻又沉溺在這樣的感覺當中。

這樣的情形,讓我想起來《都挺好》裡面的蘇大強,這個男人,一生未能得到妻子的尊重,他各種作,以尋求愛,但是卻用錯了方法,用極為“作”的態度,逼得兒女想要逃離。

而他的兒女越想逃離,就會被他進一步用親情“綁架”,甚至“吞噬”。

當他遇到了保姆蔡根花,對方的崇拜和維護,讓他無比欣喜。

即使他心理清楚,對方就是圖他的房子,可是他不肯信,仍然在付出。

明知道對方不是單純的愛自己,也想用這樣的方式,把對方留在身邊。

只是因為他想用自己擁有的物質,來換取一點體貼和陪伴,即使被騙,他也覺得值得。

這種樣子,像不像拿錢來交換美食和擁戴的無臉男?

一旦被在意的人拒絕,就會陷入孤獨與憤怒

無臉男在用金錢討好所有人的時候,他也習慣了這種方式。

所以當他回頭再看見千尋的時候,他用金錢,試圖讓千尋開心。

但沒想到的是,千尋說:“我不需要這些。”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憤怒的他,立刻吃掉了離他最近的兩個店員。

後來的千尋,又被湯婆婆找來,帶回到無臉男身邊,她卻再次拒絕了無臉男,並告訴他:“你給不了我想要的東西。”

這時候的無臉男,無比憤怒又無比孤獨,他不明白,自己慣用的方式,為什麼就換不來千尋的一點點歡喜。

他甚至在吃了河神給千尋的丸子之後,憤怒的想把千尋吃掉。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備註:因為在這個小鎮上吃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會受到懲罰。所以河神給千尋的丸子是催吐劑,服下後能吐出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能幫助到那些吃了不屬於自己東西的人。這樣的情況下,千尋才會把丸子讓無臉男吃掉。)

這種憤怒,像不像內心缺愛的人,被拒絕的場景?

同樣的男生愛上女生,有的男生被拒絕後,因為內心充滿了愛,所以能接受現實,繼續自己的生活。

但內心缺乏愛的人,卻無法忍受這種拒絕,要麼陷入無邊的孤獨,去逃避外界、逃避生活,要麼將內心的憤怒指向外界,去傷害自己身邊的人,甚至傷害不相干的人。

正是因為匱乏,所以才更渴望被接納

缺少愛的人,最終因尊重和包容而被拯救

那麼無臉男,最終是如何離開了孤獨呢?

首先,他吐出了本不該屬於他的東西,並且離開了湯婆婆的店。

正如千尋所說的,那個地方,讓無臉男變得不像他了。

缺少愛的人,本質善良,但如果進入錯誤的環境,就會學會錯誤的愛的方式,不僅會傷害別人,還會深深的傷害自己。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跟隨千尋離開錯的地方

只有離開錯誤的環境,丟掉錯誤的方式,才有可能有新的開始。

然後,他接受千尋的方式,用平等的姿勢,陪伴千尋踏上旅程。

尊重和平等的姿態,是交往中最溫暖人心的狀態。

每當我看到影片當中,無臉男安靜的坐在千尋旁邊,列車外的場景光影交錯,就會有一種感動。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無臉男陪伴千尋踏上旅程

寂寞的無臉男,最終,在千尋的教導下,學會正確的方式,那就是,用平等的姿態,與人相處,尊重別人,同時也尊重自己。

最後,無臉男在錢婆婆的住所,與大家一起勞作,收穫了一個家。

錢婆婆與湯婆婆不同,她和藹、溫暖,有一個舒適、愜意的小家。

她教導著孩子們,用真誠與充滿心意的勞作,向千尋表達情感。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錢婆婆鼓勵無臉男,用親自制作的禮物,來表達愛意

她教會了無臉男愛的方式,並最終給了無臉男一個家。

我不知道,面具背後的無臉男,最後是不是在微笑。

但我能感覺到,缺少愛的人,在這個家中,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愛。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他終於,和自己內心的孤獨,說了再見。

也祝福,每個缺愛的人,最終,都能遇到自己的千尋、遇到自己的小夥伴,遇到錢婆婆,學會正確的愛,收穫一個溫暖的家。

每一個缺愛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無臉男”——《千與千尋》

✎作者:靈苖,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用文字傳遞能量,用專業點破迷霧,助你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