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三大禁忌 健康大科普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了,可見飯對於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啊。而從小,我們就會被教導一些飯桌上的禮儀,吃飯的時候不要亂敲碗筷,而且手需要扶碗,進食的時候也不能說話。其實吃飯的時候確實是有一些禁忌的,但是這些禁忌卻很多人都在犯。

吃飯三大禁忌 健康大科普

1.忌吃太晚

人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4—5小時,若晚餐過晚,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瀦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久而久之,逐漸擴大形成結石。所以,傍晚6點左右進晚餐較合適。有關研究表明,晚餐早吃可大大降低尿路結石病的發病率。

2.忌吃太飽

早午餐都是將就著吃,晚上大多數人都喜歡飽飽的吃一頓,但晚餐後基本無其他活動,吃得過多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與極低密度脂蛋白,誘發動脈硬化;長期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島素β細胞提前衰竭,從而埋下糖尿病的禍根。另外,晚餐過飽還容易誘發失眠,這是因為過飽可使胃鼓脹,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胰等器官在餐後的緊張工作會傳送信息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並擴散到大腦皮層其他部位。

3.忌吃太葷

對於上班族來說,由於晚餐準備時間充裕,所以大多時候吃得豐富,葷菜較多,這樣對健康是不利的。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而蛋白質、脂肪類吃得越少越好。攝入蛋白質過多,人體吸收不了就會滯留於腸道中,會變質,產生氨、硫化氫等毒質,刺激腸壁誘發癌症。

上班族健康吃晚餐,要注意下面這幾個禁忌。

吃飯的第1個禁忌:吃的太燙

中國的各種料理中雖有一些冷食,但是冷食大多數都是在餐前吃的。而對於正餐來說,還是以熱食為主的,尤其在寒冷的冬天,更是要吃剛熱好的食物了。一般來說,人體能夠接受的食物溫度是在10-40度左右,50-60度已是忍耐極限,如果食物太燙超過這個溫度,那麼就會傷害到口腔和食管內的黏膜了。如果長期吃溫度如此高的食物,就容易誘發食道癌了。

吃飯的第2個禁忌:吃的太飽

這是很多人都會犯的禁忌,當食物吃剩下一點的時候,扔了覺得可惜,就算吃飽了也會做到光盤。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其實吃的太飽的話,會增加了腸胃的負擔,因此很多人都會發現吃的太飽的時候,肚子會有點難受的,長期下去,腸胃就會受到傷害,從而也會引發胃潰瘍、糜爛等等疾病的。

吃飯的第3個禁忌:偏食

可能你會發現,60、70的父母是什麼都吃的,但是自己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偏食的,其實這個跟生活水平有關的。以前的生活條件差,能吃飽都已經不錯了,誰還強求食物是否自己喜愛的。但是如今不同以往了,大多數家庭都處於小康水平了,,很多人都會選擇自己愛吃的食物,不愛吃的堅決不吃。其實這樣長期下去會造成體內缺失營養,比如說只愛吃肉不愛吃蔬菜水果的,體內就會缺少膳食纖維,便秘就是常有的事情了。而不愛吃肉的,就使得體內缺失優質的蛋白質和鐵質,影響身體健康。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天生活的一項重要工作,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早餐和午餐都非常匆忙,因此晚餐成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很多人認為晚餐要“吃好”,就是要吃好點,多吃點。

吃晚餐時必須要警惕的四大禁忌

1、加工肉太多,增加癌症風險

烤肉是很多“肉食動物”們晚餐桌上的主角。晚餐食用過多燒烤、燻醬的肉類食物,如紅腸、烤肉等,不僅營養欠佳,還會影響消化。在燒烤食物的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反應”,氣味雖香,但影響了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因此,晚餐聚會應儘量遠離烤肉,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和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的老年人更應注意。儘量用燜、煮、燉等少油少鹽的方法。

2、不吃晚餐,胃喊餓,神經受累

在減肥圈子裡“過午不食法”甚為流行,這樣的飲食習慣減的不是肥,是你的健康。胃內食物的排空時間大概在4~6小時之間,排空之後,胃會繼續分泌胃酸,如果沒有食物中和,胃酸會長期侵蝕胃黏膜。多數減肥女性晚餐不吃主食之後,並沒有增加動物性食品和豆製品,或者僅僅是增加了一點蔬菜、番茄、黃瓜之類低碳水化合物食品,蛋白質攝入量嚴重下降,同時還導致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此外,加班人群由於消耗能量大,不吃晚飯會使神經一直保持興奮,得不到正常休息,影響第二天工作和學習效率。

3、喝酒過量傷神經,損肝胃

高興也好,痛苦也罷,邀上三五好友“豪飲”是很多人的選擇。專家表示,酒精會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從興奮到高度抑制,嚴重時還會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啤酒雖然濃度較白酒低,進入胃後,可使胃壁減少分泌前列腺素E,造成胃黏膜充血和水腫,出現食慾減退、上腹脹滿。白酒啤酒一起喝更可怕,會加速白酒中的酒精在全身滲透,傷害肝、胃、腸、腎等器官,有人晚餐後大醉不醒,極易在睡夢中出現意外。

因此,最好不要飲酒,尤其是睡前4到6小時內。如果酒局無法拒絕,喝酒前最好先來杯溫牛奶保護胃黏膜。需要注意的是,白酒和啤酒千萬別選冰鎮的,喝醉了可以喝點綠茶解酒。適量的紅酒要比白酒、啤酒好得多。

4、老吃剩菜當心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會在胃裡與胺類結合成亞硝胺,為一級致癌物。有些犯懶和愛節儉的人會吃點中午的剩菜打發自己。曾有國內學者實驗,將中午剩菜放入冰箱,6小時後(即晚飯時間)拿出加熱,發現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16%,紅燒肉增加70%,超過了國家《食品中汙染物限量標準》。而18小時後(即次日早飯時間),所有菜品亞硝酸鹽含量均超過國家標準。所以,做飯最好一次吃完,如果剩菜了,涼透後應立即放入冰箱。存放時間不宜過長,以不隔餐為宜,最好能在5個小時內吃掉。魚蝦蟹貝等蛋白質高的最好一頓搞定,否則剩了再吃對胰腺不好。肉類一定要將其熱透,最好加熱10分鐘以上,或微波加熱1分鐘以上。不要吃熱水或菜湯泡的剩飯,以免加熱不徹底

健康晚餐的飲食原則

1、簡單、定量為主

相比早餐和午餐,晚餐更應該吃得簡單些,一般要求晚餐所供給的能量不超過全日膳食總能量的30%即可。在無法避免無限制地吃菜餚的同時保證主食的進食量,主食應“定量”,健康成人每天至少在300克以上,晚餐可以適當減少。另一方面在主食的選擇上應該儘量偏向利於消化和營養保持良好的粗糧類。

2、素食晚餐更健康

吃飯三大禁忌 健康大科普

晚餐一定要偏素,以富含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尤其應多攝入一些新鮮蔬菜,儘量減少過多的蛋白質、脂肪類食物的攝入。晚餐必須得到很好的重視,但不要求量大,更不應該大魚大肉。晚餐時應有兩種以上的蔬菜,既增加維生素又可以提供纖維。此外,麵食可適量減少,適當吃些粗糧,可以少量吃一些魚類。如果能在吃完晚飯的40分鐘後外出散散步,將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十分有利。

3、清淡、低脂、易消化

晚餐宜清淡,注意選擇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應吃得過飽。晚餐營養過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會在體內堆積,造成肥胖,影響健康。晚餐時間過晚、過長、吃得過飽對睡眠不利,它容易致人體消化不良和失眠。

吃飯三大禁忌 健康大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