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持續燃燒的寫作熱情(我讀《殺死騎士團長》)

去年讀的《殺死騎士團長》是在豆瓣上買的,價錢比一般的書貴。

讀村上春樹的書不需要刻意集中注意力,因為熟悉和他特有的美學風格,一讀很快就就會被吸引。

引言第一句夢語般的懸念,主人公疏離式生活的態度,簡短而有節奏的譯文,充滿意象的隱喻。讀到一百多頁時是晚上十點多,依然像平常一樣上下眼皮漸合,就睡了。晚上做了夢,無關此書。今早醒來,衝了第二杯咖啡,繼續讀。我不介意什麼譯文,要說缺乏判斷力也可以,但我認為是各有所長。我也不介意什麼封面,我喜歡大面積的紅色,也並不覺得更為抽象的臺版更好,雖然我認為也許可以找人畫出村上春樹所描述的“日本畫”,不過這版漫畫風也許更適合村上語言的“輕”。但這些都無關緊要,更重要的是內容,不是嗎?在開頭二百頁中,我已經看到了關於自由、尋找、記憶,精神中重要的東西。主題的重複?我發現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都是對自我的重複,費里尼的夢和馬戲團,村上春樹的青春,如果這是一個藝術家的源頭,他不斷挖掘,這樣難到不對不好嗎?重點是他是否有新的發現,美的體悟,深刻的認識。

讀完一遍,立即開始讀第二遍,於是自己也想寫點什麼。不是小說,也不知道是別的什麼,或許只是些堆積的文字,記錄生活,抒發感想,等等諸如此類。究其原因,大概還是因為自己一無所能,唯有從小積累起來一點微不足道的閱讀經驗,雖然微不足道,但於我卻是重要的,類似於安身立命的東西。

昨晚夢見和姐妹二人講聽來的故事,說人要有立足的自信,什麼都好,這對成長中孩子來說尤其重要,路過走廊的一個房間時,談話被另一個朋友聽見,他反駁我說故事的講述者是功利性的欺騙,我回答縱然是帶有目的性的言談但內容是無誤的。就是這樣一個夢,在打第上一段文字時忽然浮現在腦海。

同時想起來的還有一段記憶,某個長假,我在一個人在咖啡館看書,就“寫作”這件事想了許多,在白紙上用短句勾勒思路。那時想到的也是村上春樹,一來是興趣的觸發點,二來是可操作的模仿方法。

然而過了幾年有些類似的夢被忘記了,所有零碎的文字記錄也都刪除了。 若說後悔,也許有一點,但仔細想來,一切的發生都是自然的,我的懷疑,我的清零,或者還有我的重新開始。 有時只有嘗試放棄,才會發現什麼是割捨不掉的。但假如真的可以完全割捨,完全歸空又是更好的。

聽到有些人談這本書時,才發現我沒有讀通,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無知”和“無能”。即使我讀過村上春樹所有的作品,我也知道柏拉圖的理念和洞穴理論的哲學知識,知道愛麗絲漫遊仙境的故事,知道德國納粹和日本軍國的歷史,但當它們被掰碎、變形隱匿在奇幻的個人冒險故事中,我便難以抽絲剝繭並用簡單而富有邏輯的語言表達出來。

所以這本書暫時不想重讀了,也不再繼續寫這個評論了。我會繼續閱讀、思考、記錄,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通透地表達。

無法持續燃燒的寫作熱情(我讀《殺死騎士團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