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蹲牆根晒太陽,到跑起來奔小康

通訊員:李智博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精準扶貧中,平原示範區祝樓鄉黨委政府推進“志智雙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引領提升鄉風文明,精準施策解決素質型貧困問題。家家有項目,人人有活幹,貧困戶精神飽滿,幹勁十足。目前,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8%。

從蹲牆根曬太陽,到跑起來奔小康


“志智雙扶”宣講團在扶貧基地進行脫貧信心能力雙提升

祝樓鄉抽調10餘名幹部,組建了脫貧攻堅宣講團,採取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家大講堂、村頭大喇叭、農村夜校等形式,進行面對面扶貧政策宣傳、勵志教育、技術培訓,增強貧困群眾脫貧動力和致富能力。同時,在脫貧戶中篩選20戶通過努力奮鬥拔掉窮根的先進典型,大力宣傳他們的脫貧事蹟,引導和鼓舞貧困戶依靠雙手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幫助其樹立“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自信心。

黨員幹部越講越有幹勁,貧困群眾越聽越有信心。貧困戶的精氣神振作起來了,“勞動致富、脫貧光榮”的理念深入人心。祝樓鄉新村貧困戶王智力自學繪畫,所畫作品俏銷鄭州、西安書畫市場,每幅作品收入近千元;西圈村貧困戶吳煥峰學習車輛修理,技術嫻熟,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樹立脫貧“志向”是動力,“授之以漁”則是能力。祝樓鄉先後開設了“農民講習所”“家門口培訓班”和鄉村振興“人才超市”,為貧困群眾提供量身定製、量體裁衣的“點單”技術培訓,做到低收入戶需要什麼就培訓什麼、缺什麼就補什麼。先後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6場次,培訓300人次,100餘戶有了自己的增收項目。

王錄村貧困戶蔣新忠夫婦兩人殘疾,缺乏技能。扶貧隊員動員其參加技能培訓。如今,蔣新忠在西安從事裝飾裝修,每月收入7000元以上;愛人在鄭州一家企業躍居中層管理層位,月收入6000元以上。去年底,蔣新忠一家脫了貧,生活變得越來越好。“黨的扶貧政策好,我們也要自立自強。”蔣新忠曾經鬱鬱寡歡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