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去世時,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為何他還能被葬入皇陵?

溥儀葬入皇陵就是個笑話,因為這個皇陵是生意人修建的"商業皇陵",專門將溥儀的骨灰請進去,是將其視為鎮陵之寶,搞出一個"皇陵"的噱頭和賣點,以增加這個產業的商業價值,吸引更多的人來與皇帝"當鄰居"。

類似於皇家某某,真是皇家的嗎?當然不是。這些皇家和真的皇家,那就是李鬼和李逵的區別。

況且,溥儀是經過人民改造的非常公民,思想覺悟變得很高,巴不得與皇帝身份撇清關係,他本人是肯定不會去提什麼皇陵的。

溥儀去世時,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為何他還能被葬入皇陵?

溥儀的人生大起大落,前半生作為皇帝,物質上享受著極高的待遇,精神上卻苦悶壓抑,大部分時候被人當作傀儡;後半生作為普通公民,儘管物質條件沒那麼好了,但精神上卻安穩平和。

相比於東晉、唐代、宋朝和明政權,朝代覆滅後宗室子弟被屠殺的悲慘命運,溥儀這個末代皇帝,能有這樣的結局也算不錯了,所以壓根兒不會去奢望自己死後葬在什麼皇陵裡。

所謂皇陵,是指皇帝或皇室成員的陵墓,是由皇家主持修建的"家族墓地",具有私密性、非商業化等特點,只有特定的人才能被葬入,比如皇帝及妃嬪、宗室、受寵的大臣等。

而皇帝的陵墓作為國家級工程,並不是在皇帝晚年才動工修建,通常一登基就開始修了,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才能修好,是皇帝一生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

溥儀雖然6歲就退位了,但得到了民國政府的優待,依然讓他住在紫禁城裡,每年還供給他白銀400萬兩,讓他可以在皇宮中舒舒服服的當"皇帝",行事也按照皇帝的規矩來。所以10歲時,滿清遺老遺少們覺得,是時候應該依照慣例修建皇陵了。

溥儀去世時,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為何他還能被葬入皇陵?

10歲的小孩給自己建陵墓?放在平常人家就是個恐怖故事,但如果這個小孩是皇帝,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一幫遺老遺少的張羅下,有個叫李青的風水先生跑遍了整個河北易縣,最後在清東陵旺隆村北找到了一塊寶地。

但當時因為資金問題,皇陵工程遲遲未能動工,可等籌措到了足夠的錢,不到一年又趕上溥儀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皇陵自然也修不成了。

此後,溥儀輾轉於天津、東北、蘇聯和旅順戰犯管理所,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因而也就沒有閒心放在修建皇陵上。

1967年10月17日,61歲的溥儀因尿毒症在北京去世,遺體兩日後火化。他的骨灰如何處置就成了個問題,畢竟他末代皇帝的身份十分敏感,太草率或太隆重都不太妥當。

正為難時,周總理的指示下來了:"愛新覺羅家族可以自行決定安置骨灰的方式;也可以安放在革命公墓、萬安公墓等其他墓地。"

溥儀的遺孀李淑賢及其他愛新覺羅族人經過商議後,決定將骨灰寄存在八寶山人民骨灰堂,1980年被移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溥儀去世時,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為何他還能被葬入皇陵?

寄存的時間只有15年,快到年限時,李淑賢又愁上了。中國人都講究個入土為安,老這麼存著也不是個事兒呀。可不存著往哪裡埋呢?

正在此時,有個叫張世義的香港商人找上了她。

原來,張世義在清西陵西北幾百米處投資興建了一座陵園,名為"華龍皇家陵園",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名字上,都能看出這位商人蹭皇家熱度的炒作手法。

但光有名字還不夠,若能請來一位真皇帝"入住",才更能彰顯陵園的皇家氣質,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皇陵"。好在中國的皇帝雖然沒有了,皇帝的骨灰倒還有一位,於是張世義頻繁接觸李淑賢。

李淑賢被說服後,於1995年提出申請,將溥儀的骨灰葬入華龍皇家陵園。她會同意,是因為這裡離清西陵很近,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還有14座公主、妃嬪、宗室的陵墓。

有句話不是這麼說的嗎?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李淑賢盡力幫溥儀做到了,讓他離祖宗們住得近一點。

溥儀去世時,清王朝已經滅亡55年,為何他還能被葬入皇陵?

皇帝都"入住"了,皇后妃嬪們能不來陪伴嗎?

2006年9月2日,愛新覺羅的族人將溥儀最愛的祥貴人譚玉齡葬入華龍皇家陵園。同年10月23日,溥儀的皇后婉容也以"招魂"的形式與溥儀合葬,這個小家庭勉強湊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