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熱病;感冒、咳嗽、氣喘等外感病證;頭痛項強;瘧疾;癲狂

大椎:熱病;感冒、咳嗽、氣喘等外感病證;頭痛項強;瘧疾;癲狂

【穴位一找準】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頸椎一共七節,當你低下頭左右轉動脖頸時,上面六節頸椎都跟著轉動,只有第七頸椎是不動的,這個不動的頸椎棘突下就是大椎穴。

【解剖】有腰背筋膜,棘上韌帶及棘間韌帶;有第一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及棘突間靜脈叢;布有第八頸神經後支。

【功效】清熱解表,截瘧止痛。

【主治】熱病;感冒、咳嗽、氣喘等外感病證;頭痛項強;瘧疾;癲狂,小兒驚風;陽危諸證。

穴位詳解

古人稱它為“諸陽之會”。這個穴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是陽面,所以大椎堪稱陽中之陽。而且,它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所以陽氣非常足。

如果這樣講,你就以為大椎穴僅僅是補陽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大椎在第七頸椎下,古人排序,認為這是脊骨中的老大。我們摸後背會發現,這裡比其他地方的脊骨要大要突起一些,正因為此,所以稱之為大椎。既然是老大,當然要起帶頭作用,一碗水端平。所以,它的作用不限於補陽,當陰陽相爭的時候,刺激大椎,可以使陰陽平和。就像一個公正無私的老大,大椎穴在其間起著中正調和的作用。因為這個地方陽氣很足,所以對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刺激抗體的產生,包括抑制腫瘤的生長、改善肺呼吸功能等都有很好的作用。這當中,最顯著的就是瀉熱,發燒、高熱或者內熱引起的痤瘡都可以通過大椎穴來調理,具體的方法就是放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