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廢固物的處理,城市生活的消化系統

第一章:行業背景與市場需求

分析對象:

1. 城市生活&餐廚廢棄物

2. 產業廢棄物

3. 危固廢棄物

4. 醫療廢棄物

一、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

要點索引:政策風口、資本風口、市場剛需、增量剛需

(一)項目建設背景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基本建設規模擴大,城市居民消費水平大幅度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各種廢棄物的大量產生,特別是生活垃圾、工業垃圾與建築廢品不斷增加,給城市環境與人民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的突出問題。據初步調查,全國縣以上城市,僅生活垃圾日產少則一兩百噸,多則幾百噸以至上萬噸,加上工業廢棄物、建築裝飾廢棄物、蔬菜水果垃圾、危險醫療垃圾等,其數量越來越大。這些城市廢棄物雖然有些地區已經採取措施進行了治理,但處理量佔廢棄物總量的比例很低,而大量廢棄物仍然是處於露天堆放的未處理狀態,同時填埋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處置方式,既浪費了可再生利用的資源,又造成了城市空氣、市容、地下水的嚴重汙染,對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使得氣候變暖、冰山融化、災害頻發、怪病叢生、自然環境惡化等嚴重後果。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生活垃圾、工業垃圾也正在以6~8%的年增長幅度迅速增長,城市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已非常嚴峻。城鎮化快速發展,垃圾規模激增,垃圾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垃圾圍城”成為一些城市面臨的困境。

同時,經濟的發展也從環保、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對垃圾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幾種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已越來越不堪重負。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填埋場進行排查顯示,全國正規城市生活衛生填埋場共計654座,非正規堆放點27,276個。對此,國家《“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20年底,具備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全覆蓋。對非正規垃圾堆放點、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及庫容飽和填埋場進行整治,有序的開展治理和修復。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包括十一篇三十七章,其中7處提到“美麗鄉村”,而且以生態宜居形容。第六篇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三章十節的舉措,包括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最終目標是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因此,要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201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會議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強化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者的責任,完善排汙許可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

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農村建設的開始,人民的生活質量從小康逐漸發展到富裕,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廢棄物產量將越來越多,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將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也必將成為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總結:環境保護成為國策時,廢棄物處理產業就是揚帆起航正當時。

二、項目市場分析

生活垃圾主要指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而不包括工廠所排出的工業固體廢物和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等。其中大部分生活垃圾的成分很複雜,但大致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和可回收廢品等。屬於有機物的垃圾主要是動植物的廢棄物,屬於無機物的垃圾主要為爐灰、庭院灰土、碎磚瓦等,可回收的廢品主要為金屬、橡膠、塑料、廢紙、玻璃等。

■ 餐廚垃圾作為生活垃圾的一種,指餐館、飯店、單位食堂、家庭日常生活等飲食剩餘物以及食物下腳料、剩菜剩飯、肉食、油脂、蔬菜瓜果等,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成分,具有含水率高、有機質佔比高、含鹽量高、易生化降解等特點。

■ 廢舊輪胎是指被替換或淘汰下來已失去作為輪胎使用價值的輪胎,以及工廠產生的報廢輪胎。廢舊輪胎具有很強的抗熱、抗機械性,並很難降解,長期露天堆放,不僅佔用大量土地,而且極易滋生蚊蟲傳播病菌,而且容易發生火災。

危險廢棄物是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及其他可能對環境或者人體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固體或液態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9修訂稿)》,危險廢物可細分為50個大類,數百個小類,多數來自於工業生產與醫療設施。

(一)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中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衛生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燒等。2009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11232.3萬噸,2016年為19673.8萬噸,2017達到21034.2萬噸,其中衛生填埋量為12037.6萬噸,佔比約為57%;焚燒量為7589.3萬噸,佔比約為40%;其他無害化處理量佔比僅為3%,說明目前中國城市垃圾處理還是以衛生填埋為主。

中國三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對比

衛生填埋

堆肥

焚燒

運輸距離

較困難,需放置地質滲漏;遠離市區,運輸距離遠

較易,避開居民聚集區,氣味影響半徑小於200米,運輸距離適中

半徑小於200米,運輸距離適中,容易,可靠近市區建設,運輸距離短

面積

一般為700-1000平方米/噸

一般為110-150平方米/噸

一般為60-100平方米/噸

其他

無機物>60%,含水率<30%,密度>0.5噸/立方

從無害化角度看,可降解有機物>10%,從肥效角度看,可降解有機物>40%

垃圾低位熱值>3300KJ/Kg,時不時需添加輔助燃料

填埋

無機物>60%,含水率<30%,密度>0.5噸/立方

非堆肥物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20-25%

僅殘渣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10%

滲濾液

完善的滲濾液處理設施,不易達標

汙水經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同時需控制重金屬含量

前期處理產生滲濾液,經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

放滲保護

採取襯墊防滲保護,投資較大

可能性較小

堆放

限於填埋場區域

需控制堆肥重金屬含量和PH值

灰渣不能隨意堆放

有害氣體

可用導氣、覆蓋等措施控制

有輕微氣體

處理不當可能產生輕微二噁英

據統計,2018年全國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2.13億噸,這僅是大、中城市的垃圾產生量已經超過2億噸,還有1500多個縣城產生接近0.7億噸的垃圾,按照城鎮常住人口比例測算,全國生活垃圾生產量達到4.69億噸。

2013-2018年中國生活垃圾產生量統計

2018年中國垃圾清運量為22850.5萬噸,預計在國家加大生活垃圾清運投入,政策推動垃圾處理的情況下,2019年垃圾清運量將會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從數據上看,中國生活垃圾清運能力遠遠小於生活垃圾生產能力,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就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加重環境治理負擔。

2012-2018年中國垃圾清運量及增長

■ 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現狀

近年來,在城市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下,我國餐飲業發展迅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餐飲行業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堆積如山的餐廚垃圾,餐廚垃圾產生量大幅攀升。

據統計,2010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已達7823萬噸。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到2015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達到9475萬噸,日均產量達26萬噸/日。截止至2017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增長至9972萬噸,2018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突破了1億噸,達到了10800萬噸。

2010-2018年中國餐廚垃圾產量統計

對此,我國政府對餐廚垃圾的處理高度重視,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引導、規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發展,鼓勵餐廚垃圾與其他有機可降解垃圾聯合處理;到“十三五”末,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萬噸/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投資規模來看,“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518.4億元,其中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為183.5億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建、在建、籌建(已立項,部分已招標)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50t/d以上)有118座,總計處理能力約2.15萬噸/日。

雖然我國在餐廚垃圾處理已獲得很大進步,但在餐廚垃圾的處理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分揀效果差,非法渠道收益大,收運效果不理想。分揀效果差主要原因是餐廚垃圾種類繁雜,除了食物之外,還經常混雜玻璃杯、筷子、塑料袋、易拉罐等各種雜質;非法渠道收益大主要原因是民間私人收購的便利性滿足餐飲業需求,同時地溝油的非法暴利收入,使得國內餐廚垃圾市場形成了畸形模式。

最後是終端產品規模化收益未現,短期阻礙行業高速發展。經過垃圾處理廠處理之後形成最終產品主要包括飼料、生物柴油、肥料等,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終端產品規模化程度不高,產量較少,應用較為有限。

■ 廢舊輪胎處理行業現狀

據統計,2017年我國汽車輪胎總產量約為6.53億條,同比增長7.05%;廢輪胎產生量約3.4億條,重量超過1300萬噸。預計2018年將產生的廢舊輪胎數量在3.798億條,重量達1459萬噸。其中轎車輕卡廢舊輪胎1.36億條,重量104.6萬噸;載重貨車客車廢舊輪胎2.438億條,重量1354.4萬噸。

目前,我國廢舊輪胎處理行業存在幾個主要問題:

1) 回收利用率低,廢舊輪胎丟棄現象嚴重,回收利用率低。我國是橡膠消耗大國,目前大約還有20%以上的廢舊輪胎沒被利用,長期堆放,難以降解,成為黑色汙染源。目前,廢輪胎通常採用露天堆放的方式存儲,長期的大量堆積不僅會自燃引起火災,且易滋生傳播疾病,其造成的“黑色汙染”,已成為全球性治理難題。據統計,中國每年的廢輪胎回收並無害化處理率不足40%。從2011-2016年中國廢舊輪胎產生量及回收量情況,廢輪胎的回收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

2) 廢舊輪胎回收利用企業普遍生產經營規模小,自我改進能力低,企業發展無後勁。我國廢舊輪胎利用主要集中在生產再生膠、輪胎翻新、生產硫化膠粉,這些企業80%以上為中小企業或者是家庭作坊,形不成規模,市場競爭能力低。

3) 廢舊輪胎加工利用企業包袱沉重,經濟效益差。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屬於半公益事業,加工附加值低,我國廢舊輪胎資源零星分散,回收、加工、運輸費用高,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行業發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4) 企業稅賦成倍增長,廢舊輪胎加工企業生存困難稅改後,廢舊輪胎加工企業享受不到回收企業免交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由於廢舊輪胎從民間收購,小規模納稅人沒有增值稅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實際造成了重複徵稅,使本來微利的行業變成無利或者虧損,很多企業生存困難,更談不上發展。

(2)生活垃圾處理發展趨勢

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相應的垃圾產生量也在急劇增長,如果仍舊採用過去填埋的方式處理,不僅土地資源消耗大,造成垃圾圍城現象,而且產生的二次汙染問題也日益顯現。隨著中國環保形勢日益嚴峻,人民對高質量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中國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和處理理念也在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逐步實現生活垃圾的綜合管理

垃圾治理延伸到產生的源頭,實現從源頭開始進行分類收集、回收利用和處理處置的全過程綜合管理,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有機地結合,形成以回收利用為主導的綜合性垃圾治理系統。

2) 逐步向生活垃圾集中產業化處理處置轉變

生活垃圾分散治理、各自為政,部門和地區分割是中國當前生活垃圾處理的現狀,這種形式不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垃圾集中產業化處理是中國今後垃圾處理的一個重要方向。

3) 實現全方位的環境保護

垃圾處理環節中任何一個垃圾處理處置設施都要全面地滿足國家或地方(兩個之中的嚴者)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

4) 高科技逐步滲入到生活垃圾處理行業

高科技正在進人垃圾產業,如現代化機械用於垃圾分選,生物工程用於填埋場建設可大幅度降低滲濾液濃度,熱物理傳熱技術改進垃圾焚燒發電系統可提高垃圾焚燒產電能力一倍以上,生物技術用於垃圾制肥可提高制肥效率和質量,現代化信息系統用於垃圾綜合管理系統等等。

■ 餐廚垃圾處理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從業企業數量不多,且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單個企業處置規模相對較小,尚未有企業一騎絕塵,仍為群龍割據的市場藍海狀況。總體來看,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產業尚在發展的早期,但市場競爭已一觸即發,哪家企業能率先成功建成示範工程、穩定運營、形成良好的商業模式,將對其所用工藝成為行業標準工藝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從而有望快速搶佔市場,成為行業龍頭。

預計到2020年,我國包括收運體系與監管體系建設、處理設備、處理工程項目、營運市場等在內的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空間可以突破至1000-1500億左右。其中,餐廚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約需200億(收運體系其中包括垃圾容器、車輛,包括車輛和垃圾容器之間的銜接)、處理處置工程市場約需500-1000億、日常運營市場大約是300億、監管體系建設大約能形成2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

■ 廢舊輪胎處理發展趨勢

1) 高值化利用

我國是世界首位的橡膠消耗大國,同時我國又是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70%以上的天然橡膠依賴進口,廢輪胎的再生利用,對填補橡膠資源的匱乏意義重大。

2) 環保

今後需要關注新型再生裝備的研發,利用新型再生裝備,實現廢輪胎的強力再生,降低能耗,實現能源節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汙染。

3) 節能減排

現國家積極重視節能減排,因此高能耗、高汙染的傳統再生,必須應予以淘汰。廢輪胎應在節能減排的條件下再生,這符合我國建設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要求。


2019年12月

第一章:行業背景與市場需求

分析對象:

1. 城市生活&餐廚廢棄物

2. 產業廢棄物

3. 危固廢棄物

4. 醫療廢棄物

一、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

要點索引:政策風口、資本風口、市場剛需、增量剛需

(一)項目建設背景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基本建設規模擴大,城市居民消費水平大幅度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各種廢棄物的大量產生,特別是生活垃圾、工業垃圾與建築廢品不斷增加,給城市環境與人民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的突出問題。據初步調查,全國縣以上城市,僅生活垃圾日產少則一兩百噸,多則幾百噸以至上萬噸,加上工業廢棄物、建築裝飾廢棄物、蔬菜水果垃圾、危險醫療垃圾等,其數量越來越大。這些城市廢棄物雖然有些地區已經採取措施進行了治理,但處理量佔廢棄物總量的比例很低,而大量廢棄物仍然是處於露天堆放的未處理狀態,同時填埋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處置方式,既浪費了可再生利用的資源,又造成了城市空氣、市容、地下水的嚴重汙染,對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使得氣候變暖、冰山融化、災害頻發、怪病叢生、自然環境惡化等嚴重後果。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生活垃圾、工業垃圾也正在以6~8%的年增長幅度迅速增長,城市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已非常嚴峻。城鎮化快速發展,垃圾規模激增,垃圾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垃圾圍城”成為一些城市面臨的困境。

同時,經濟的發展也從環保、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對垃圾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幾種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已越來越不堪重負。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填埋場進行排查顯示,全國正規城市生活衛生填埋場共計654座,非正規堆放點27,276個。對此,國家《“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20年底,具備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全覆蓋。對非正規垃圾堆放點、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及庫容飽和填埋場進行整治,有序的開展治理和修復。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包括十一篇三十七章,其中7處提到“美麗鄉村”,而且以生態宜居形容。第六篇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三章十節的舉措,包括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最終目標是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因此,要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201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會議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強化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者的責任,完善排汙許可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

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農村建設的開始,人民的生活質量從小康逐漸發展到富裕,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廢棄物產量將越來越多,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將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也必將成為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總結:環境保護成為國策時,廢棄物處理產業就是揚帆起航正當時。

二、項目市場分析

生活垃圾主要指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而不包括工廠所排出的工業固體廢物和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等。其中大部分生活垃圾的成分很複雜,但大致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和可回收廢品等。屬於有機物的垃圾主要是動植物的廢棄物,屬於無機物的垃圾主要為爐灰、庭院灰土、碎磚瓦等,可回收的廢品主要為金屬、橡膠、塑料、廢紙、玻璃等。

■ 餐廚垃圾作為生活垃圾的一種,指餐館、飯店、單位食堂、家庭日常生活等飲食剩餘物以及食物下腳料、剩菜剩飯、肉食、油脂、蔬菜瓜果等,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成分,具有含水率高、有機質佔比高、含鹽量高、易生化降解等特點。

■ 廢舊輪胎是指被替換或淘汰下來已失去作為輪胎使用價值的輪胎,以及工廠產生的報廢輪胎。廢舊輪胎具有很強的抗熱、抗機械性,並很難降解,長期露天堆放,不僅佔用大量土地,而且極易滋生蚊蟲傳播病菌,而且容易發生火災。

危險廢棄物是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及其他可能對環境或者人體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固體或液態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9修訂稿)》,危險廢物可細分為50個大類,數百個小類,多數來自於工業生產與醫療設施。

(一)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中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衛生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燒等。2009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11232.3萬噸,2016年為19673.8萬噸,2017達到21034.2萬噸,其中衛生填埋量為12037.6萬噸,佔比約為57%;焚燒量為7589.3萬噸,佔比約為40%;其他無害化處理量佔比僅為3%,說明目前中國城市垃圾處理還是以衛生填埋為主。

中國三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對比

衛生填埋

堆肥

焚燒

運輸距離

較困難,需放置地質滲漏;遠離市區,運輸距離遠

較易,避開居民聚集區,氣味影響半徑小於200米,運輸距離適中

半徑小於200米,運輸距離適中,容易,可靠近市區建設,運輸距離短

面積

一般為700-1000平方米/噸

一般為110-150平方米/噸

一般為60-100平方米/噸

其他

無機物>60%,含水率<30%,密度>0.5噸/立方

從無害化角度看,可降解有機物>10%,從肥效角度看,可降解有機物>40%

垃圾低位熱值>3300KJ/Kg,時不時需添加輔助燃料

填埋

無機物>60%,含水率<30%,密度>0.5噸/立方

非堆肥物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20-25%

僅殘渣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10%

滲濾液

完善的滲濾液處理設施,不易達標

汙水經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同時需控制重金屬含量

前期處理產生滲濾液,經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

放滲保護

採取襯墊防滲保護,投資較大

可能性較小

堆放

限於填埋場區域

需控制堆肥重金屬含量和PH值

灰渣不能隨意堆放

有害氣體

可用導氣、覆蓋等措施控制

有輕微氣體

處理不當可能產生輕微二噁英

據統計,2018年全國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2.13億噸,這僅是大、中城市的垃圾產生量已經超過2億噸,還有1500多個縣城產生接近0.7億噸的垃圾,按照城鎮常住人口比例測算,全國生活垃圾生產量達到4.69億噸。

2013-2018年中國生活垃圾產生量統計

2018年中國垃圾清運量為22850.5萬噸,預計在國家加大生活垃圾清運投入,政策推動垃圾處理的情況下,2019年垃圾清運量將會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從數據上看,中國生活垃圾清運能力遠遠小於生活垃圾生產能力,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就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加重環境治理負擔。

2012-2018年中國垃圾清運量及增長

■ 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現狀

近年來,在城市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下,我國餐飲業發展迅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餐飲行業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堆積如山的餐廚垃圾,餐廚垃圾產生量大幅攀升。

據統計,2010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已達7823萬噸。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到2015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達到9475萬噸,日均產量達26萬噸/日。截止至2017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增長至9972萬噸,2018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突破了1億噸,達到了10800萬噸。

2010-2018年中國餐廚垃圾產量統計

對此,我國政府對餐廚垃圾的處理高度重視,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引導、規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發展,鼓勵餐廚垃圾與其他有機可降解垃圾聯合處理;到“十三五”末,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萬噸/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投資規模來看,“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518.4億元,其中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為183.5億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建、在建、籌建(已立項,部分已招標)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50t/d以上)有118座,總計處理能力約2.15萬噸/日。

雖然我國在餐廚垃圾處理已獲得很大進步,但在餐廚垃圾的處理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分揀效果差,非法渠道收益大,收運效果不理想。分揀效果差主要原因是餐廚垃圾種類繁雜,除了食物之外,還經常混雜玻璃杯、筷子、塑料袋、易拉罐等各種雜質;非法渠道收益大主要原因是民間私人收購的便利性滿足餐飲業需求,同時地溝油的非法暴利收入,使得國內餐廚垃圾市場形成了畸形模式。

最後是終端產品規模化收益未現,短期阻礙行業高速發展。經過垃圾處理廠處理之後形成最終產品主要包括飼料、生物柴油、肥料等,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終端產品規模化程度不高,產量較少,應用較為有限。

■ 廢舊輪胎處理行業現狀

據統計,2017年我國汽車輪胎總產量約為6.53億條,同比增長7.05%;廢輪胎產生量約3.4億條,重量超過1300萬噸。預計2018年將產生的廢舊輪胎數量在3.798億條,重量達1459萬噸。其中轎車輕卡廢舊輪胎1.36億條,重量104.6萬噸;載重貨車客車廢舊輪胎2.438億條,重量1354.4萬噸。

目前,我國廢舊輪胎處理行業存在幾個主要問題:

1) 回收利用率低,廢舊輪胎丟棄現象嚴重,回收利用率低。我國是橡膠消耗大國,目前大約還有20%以上的廢舊輪胎沒被利用,長期堆放,難以降解,成為黑色汙染源。目前,廢輪胎通常採用露天堆放的方式存儲,長期的大量堆積不僅會自燃引起火災,且易滋生傳播疾病,其造成的“黑色汙染”,已成為全球性治理難題。據統計,中國每年的廢輪胎回收並無害化處理率不足40%。從2011-2016年中國廢舊輪胎產生量及回收量情況,廢輪胎的回收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

2) 廢舊輪胎回收利用企業普遍生產經營規模小,自我改進能力低,企業發展無後勁。我國廢舊輪胎利用主要集中在生產再生膠、輪胎翻新、生產硫化膠粉,這些企業80%以上為中小企業或者是家庭作坊,形不成規模,市場競爭能力低。

3) 廢舊輪胎加工利用企業包袱沉重,經濟效益差。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屬於半公益事業,加工附加值低,我國廢舊輪胎資源零星分散,回收、加工、運輸費用高,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行業發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4) 企業稅賦成倍增長,廢舊輪胎加工企業生存困難稅改後,廢舊輪胎加工企業享受不到回收企業免交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由於廢舊輪胎從民間收購,小規模納稅人沒有增值稅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實際造成了重複徵稅,使本來微利的行業變成無利或者虧損,很多企業生存困難,更談不上發展。

(2)生活垃圾處理發展趨勢

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相應的垃圾產生量也在急劇增長,如果仍舊採用過去填埋的方式處理,不僅土地資源消耗大,造成垃圾圍城現象,而且產生的二次汙染問題也日益顯現。隨著中國環保形勢日益嚴峻,人民對高質量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中國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和處理理念也在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逐步實現生活垃圾的綜合管理

垃圾治理延伸到產生的源頭,實現從源頭開始進行分類收集、回收利用和處理處置的全過程綜合管理,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有機地結合,形成以回收利用為主導的綜合性垃圾治理系統。

2) 逐步向生活垃圾集中產業化處理處置轉變

生活垃圾分散治理、各自為政,部門和地區分割是中國當前生活垃圾處理的現狀,這種形式不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垃圾集中產業化處理是中國今後垃圾處理的一個重要方向。

3) 實現全方位的環境保護

垃圾處理環節中任何一個垃圾處理處置設施都要全面地滿足國家或地方(兩個之中的嚴者)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

4) 高科技逐步滲入到生活垃圾處理行業

高科技正在進人垃圾產業,如現代化機械用於垃圾分選,生物工程用於填埋場建設可大幅度降低滲濾液濃度,熱物理傳熱技術改進垃圾焚燒發電系統可提高垃圾焚燒產電能力一倍以上,生物技術用於垃圾制肥可提高制肥效率和質量,現代化信息系統用於垃圾綜合管理系統等等。

■ 餐廚垃圾處理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從業企業數量不多,且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單個企業處置規模相對較小,尚未有企業一騎絕塵,仍為群龍割據的市場藍海狀況。總體來看,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產業尚在發展的早期,但市場競爭已一觸即發,哪家企業能率先成功建成示範工程、穩定運營、形成良好的商業模式,將對其所用工藝成為行業標準工藝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從而有望快速搶佔市場,成為行業龍頭。

預計到2020年,我國包括收運體系與監管體系建設、處理設備、處理工程項目、營運市場等在內的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空間可以突破至1000-1500億左右。其中,餐廚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約需200億(收運體系其中包括垃圾容器、車輛,包括車輛和垃圾容器之間的銜接)、處理處置工程市場約需500-1000億、日常運營市場大約是300億、監管體系建設大約能形成2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

■ 廢舊輪胎處理發展趨勢

1) 高值化利用

我國是世界首位的橡膠消耗大國,同時我國又是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70%以上的天然橡膠依賴進口,廢輪胎的再生利用,對填補橡膠資源的匱乏意義重大。

2) 環保

今後需要關注新型再生裝備的研發,利用新型再生裝備,實現廢輪胎的強力再生,降低能耗,實現能源節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汙染。

3) 節能減排

現國家積極重視節能減排,因此高能耗、高汙染的傳統再生,必須應予以淘汰。廢輪胎應在節能減排的條件下再生,這符合我國建設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要求。

1、危險廢棄物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處理現狀

■ 產量增長迅速,隱藏缺口巨大

根據2017年國家統計年鑑數據,當年全國工業危險廢棄物產生量為6936.89萬噸,綜合利用量4043.42萬噸,貯存量870.87萬噸,處置量2551.56萬噸,全國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為95.1%。統計1998年至今的危廢產生量,可以發現2010-2011年存在較大的躍升,其緣由為2011年起環保部要求將危廢品統計口徑下限從10kg/年調整為1kg/年,導致統計量大漲;2011年至2017年危廢產生量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2.45%。

歷年工業危險廢棄物產生與處理情況(萬噸)

工業危險廢棄物實際產生量估算(萬噸)

根據2007年第一次汙染源普查數據顯示,當年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4573.69萬噸,綜合利用量為1644.81萬噸,處置量2192.76萬噸,貯存量812.44萬噸,若假定危險廢物的實際增速與2011-2016年的統計年報數據平均增長速度類似,為12.50%左右,以2007年普查數據為基礎進行推測,至2017年我國僅工業源危險廢棄物實際產生量就將接近1.5億噸。

市場空間方面,具體危廢處理價格由各地物價部門分別制定核定價格,根據 2016年統計,焚燒均價為3270元/噸,無害化如固化、填埋等均價為2600元/噸,但各地的價格差異明顯;劇毒廢物、實驗室廢物等價格差異更為明顯,部分地區的處理價以百萬元/噸計。若均按照最低的2600元/噸均價計算,2016年年鑑統計的5347萬噸危險廢棄物約等於1390億元的市場規模,再考慮年鑑數據與實際數據差異、醫療廢物等未被統計部份以及實際價格波動,市場空間可謂巨大, 總體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部分省區危廢處理核定價格(元/噸)

省份

焚燒

無害化

特殊類型

山東

2,000

1,700

3,200-9,000

四川

5,000

4,000

2,000

甘肅

3,500

3,500

3,500

寧夏

2,000

1,000-1,500

10,000(劇毒廢物10萬)

遼寧

4,000

3,200

80,000(劇毒廢物50萬)

天津

3,900

3,900

3,900

山西

7,000

3,500-4,000

廢化學試劑10萬;劇毒廢物100萬

江西

3,000-4000

2,000

8,000(劇毒廢物8萬;氰化物等 50萬)

福建

2,000

1,700

3,200

重慶

4,500

3,500

20,000(劇毒廢物300萬)

湖北

1,700

1,700

劇毒廢物10萬

■ 地域不均明顯,處理能力存在差異

從地域分佈來看,大部分的危險廢物產自沿海工業區與西部礦業區,其中山東的危險廢物產生量冠絕全國。根據2017年數據,全國產生的6936.89萬噸危險廢物中山東佔2043.40萬噸,排名第二的江蘇產量僅為435.52萬噸;與此同時,西藏、海南、北京與天津等排名最後的省市產生量只有20萬噸左右及以下。

從廢棄物處理方式上看,全國各地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山東2017年綜合利用量達1660.68萬噸,無害化處置295.11萬噸,貯存量140.40萬噸,佔比分別為79.22%、14.08%與6.70%,綜合利用處置率93.30%;內蒙古的三項佔比分別為26.07%、71.70%與2.23%,綜合利用處置率97.77%;而青海的三項佔比則為4.05%、5.59%與90.35%,綜合處置利用率僅9.65%。整體上來看,中東部地區基本均擁有較高的綜合利用處置率,而西部的該項數據偏低,有更大比例的廢棄物沒有得到處理。

(2)發展趨勢

■ 2020年市場空間預計達1500億元

危廢產量有環保局普查數據和國家統計局數據兩個來源。根據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2007年全國危廢產量為4573.69萬噸。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7年危廢產量僅為1079萬噸,不到普查數據的四分之一。

自2011年起,危廢申報口徑由一年產生危廢10千克以上納入統計改為一年產生危廢1千克以上納入統計。考慮到15年前危廢統計數據低於07年普查數據,預計當前的危廢統計數據被低估,實際危廢處理能力缺口較統計數據更大。

預計2020年危廢市場規模為1500億。目前危廢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無害化和資源化兩種。統計了近幾年資源化、無害化佔危廢總產量的佔比,假設資源化、無害化率分別為55%,30%,危廢處理價格由各省市發改委自行規定,根據對部分地區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價格的統計,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處理溢價,無害化、資源化的平均處理價格大約為2500元/噸、1000元/噸。則未來危廢處置的市場規模為1500億元。

■ 處理能力存較大缺口,優質產能依舊稀缺

2016年全國危廢處理缺口達1158.26萬噸。我國危險廢物種類繁多,涉及行業廣(主要包括工業危廢和醫療危廢),且產生量大。危險廢物產生量=危廢綜合利用量+危廢處置量+危廢貯存量。危廢處置利用率=(危廢綜合利用+危廢處置量)/危廢總產生量。據統計,2016年,全國危險廢物產生量5347.30萬噸,同比增長34.49%。全國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量2823.71萬噸,同比增長37.76%;全國危險廢物處置量1605.80萬噸,同比增長36.78%。我國危險廢物處理能力存在較大缺口,2016年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為79.27%,剩餘1158.26萬噸危險廢物未得到有效處置而被貯存。


第二章:技術&設備

——我們得以領先的基礎

一、技術先進性概述

1、技術&設備處理能力全覆蓋:針對生態全鏈條產生的廢棄物,我們擁有全系列再生資源資源化的處理技術和設備:

● 水解生活垃圾&農業、林業、種植業、漁業、食品加工及醫療及廢棄物的方案

● 熱解廢塑料&廢輪胎處理設備

● 高爐危固廢處理設備—針對國家危廢目錄49種廢棄物的一次性解決方案

2、環保無排放:處理全過程的無三廢排放

3、單機處理能力可定製,做到最近源頭化處理,大量降低轉運成本以及轉運過程造成的二次汙染

4、動力能源循環再生系統使動力成本降到最低

5、處理產成物的資源化既增加了營收又降低了廢棄物的二次生成

6、處理成本低

二、設備分述

(一)生活垃圾水解處理設備

該技術原理源於水在高溫高壓狀態下極性的變化產生的水分解反應。根據亞臨界水解反應,有機物的分子,例如澱粉及蛋白質,分別被分解為葡萄糖及氨基酸,低分子化,固體成分被液態化。經過熱解乾燥處理後的物質可做燃料,肥料進行高效利用。

水解處理設備因其高效環保的處理方式獲得聯合國工業發展署的大力推廣。

水解處理技術流程

1、水解技術應用領域

水解有機廢物處理設備不僅僅可以將各類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還可延伸處理的行業包括:畜糞;食品加工廢棄物;農業加工廢棄物;漁業加工廢棄物;木材造紙加工廢棄物;各種含水分物質廢棄物;廚餘垃圾。

處理介質多樣性使該設備可為工業、農業生產製造企業在生產製造流程鏈終端配套處理廢棄物,做到廢物自處置,大幅減少環境汙染壓力及費用,真正做到一機多能。

2、水解技術特徵

■ 環境友好性:不燃燒、不排放,杜絕二次汙染

■ 應用廣泛性:廣泛的處理物範圍,涵蓋生活廢棄物處理、土壤處理、化工產品處理、農業廢棄物處理等綜合處理系統

■ 循環再生性:可生成多種可利用的處理生成物

■ 運行成本低

■ 垃圾混合處理:除建築垃圾、玻璃、電池等,各種生活垃圾可混合處理,尤其可以處理貝殼類垃圾

■ 設備處理能力組合靈活:即可組合成大型的垃圾處理廠,又可以成為社區小型垃圾即時處理系統

■ 有效減少現有模式下垃圾的收集、轉運成本並且做到垃圾的即時處理,垃圾從產生到處理過程,實現從垃圾桶到處理後的生成物的“一次傾倒、處理完結”的模式。杜絕多次傾倒加工及轉運過程的在途汙染

3. 我們的技術優勢

目前,我們具有

3.1 一機多能使多介質廢棄物一體化處理成為現實,包括生活&餐廚廢

棄物,人畜糞及產業等類廢棄物。

目前,我們能夠使用水解技術處理貝殼、骨頭混雜的廚餘垃圾和醫

療垃圾,這是我們獨有技術。

3.2. 產成物多樣化,目前我們擁有酶解發電技術、微生物有機肥料生成技術及3500-5000大卡燃燒質產品。

這些技術的綜合使用也可調劑不同產成物的生產週期和數量以配合市場需求

未來,我們將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藝製造新一代裝備,具體為

3.3. 超高速致熱微泡水解處理設備。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將是我們獨有的技術同時在我們的平臺上成為專利。這個設備將從本質上提高納米級蒸汽顆粒的滲透分解能力,大大提升處理介質的範圍。形成更強悍的一機多能。

3.4. 1200度超高速變頻熱解&焚燒系統。使焚燒的成本大幅降低!因為我們掌握獨有的材料,所以該設備及技術將保持獨佔領先的優勢

(二)熱解油化廢輪胎&廢塑料系統

鑑於目前市場上並存的來自於不同國家的設備,我們採用對比分析的方式審視我們同其他的熱解油化技術和設備

該熱解技術可以將廢舊輪胎百分之百資源化利用,生產炭黑、熱解油、可燃氣、鋼絲(或過火鐵)等化工、鑄造行業的原材料和燃料。

廢舊輪胎熱解操作流程

1、熱解技術特徵:以年產2萬噸(日產60噸)為例——與中德設備對比

■ 設備生產環境良好,基本實現了對橡塑的充分裂解,在有毒有害氣體轉化遷移方面做的較好,生產線安全保護良好。

■ 設備佔地面積小,處理量大,裝置受熱變形率小,較之於國內類似工藝的設備更為穩定可靠。且設備折舊年限超過10年以上。

以上兩項:我方設備與德國設備折舊年限大致相當,均為10年以上,兩倍於中國設備。佔地面積我方最小,德國次之,中國最大。

■ 設備適用度高,在無催化劑的情況下,可調控裂解多種有機物,甚至橡膠、塑料、生物有機質等可以混合裂解。

■ 設備開工效率高,裂解爐內無結焦,幾乎不用停機維護清理。

以上兩項:開工率我方和德國設備大致相當,為80%以上,中國設備平均在70%左右,且一般開七週需要停工一週進行結焦清理,影響正常生產。我方設備和中國設備不使用催化劑,德國設備使用催化劑。

■ 設備配置油品煉化設備,具有高附加值。

■ 在深度加工配套設備和工藝方面具有領先技術,如在裂解油淨化及深加工裝置、焦炭的。深加工和分離裝置及不冷凝可燃氣發電裝置。同時,可配套最新型加氫處理裝置,使僅通過淨化和精製無法達到機車燃油標準的油品達到汽、柴油標準。

以上兩項:我方有配套的油品精煉設備,成品油售價在3800元/噸,國產設備目前只能生產重油,售價在3000元/噸,目前國內市場上,裂解油都作為燃料使用或者售往煉油廠再加工。

■ 設備及工藝得到的熱解油約為我方41%,德國40%,中國38%。

■ 設備類型多樣,多種組合方式可實現產能升級並實現大規模生產。

■ 設備節能效果突出。

■ 商業化油化技術及設備2001年首現於日本,技術儲備深厚。中國沿襲日本的技術創新不足,在提高產業附加值等技術方面明顯不足。德國及荷蘭等國家技術成熟,但發展緩慢

(三)危廢處理系統

該技術採用高溫焚燒技術,利用短時間高達2000度的高溫完成對各類危廢產品的無害化處理。目前,此項技術可以順利處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2019年版)中49種危廢物品,無有害物質殘餘。

該技術特徵如下:

■ 處理過程無排放。處理過程不產生任何有害物質和氣體

■ 2、處理技術資源化。處理完成的殘餘物質可以粉碎作為建築材料使用

■ 3、動力自循環。設備處理過程中的餘熱可回收作為動力能源使用。

■ 4、設備處理能力可根據需要進行定製。

第三章:市場&競爭

——我們得以超越的優勢

技術優勢鑄就我們獨有的市場空間。基於我們處理手段的系統化,結合目前現有生活及危固廢處理的市場格局,我們聚焦以下廢棄物市場,提供優化高效更環保的廢棄物綜合資源化處理方案,具體情況如下:

(一)針對廚餘垃圾&溼垃圾

作為目前焚燒設備對溼垃圾處理因燃燒不充分而產生的二噁英等有害物質,我們採用水解處理技術可實現無排放的資源化處理。

廚餘垃圾處理成有機肥配合日本微生物技術生成的高活性微生物有機肥將大大提高產成品的盈利率,加速投入的回收。

(二)針對現有垃圾中轉站——轉變成終端城廢處理中心

廢棄物產生量在300噸/日以下,達不到焚燒處理方式盈虧點的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城的處理市場,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現有的垃圾中轉站直接安裝我們的處理設備,實現小區域中心化的處理,直接縮減了原有模式需要在初次收集後的中轉、壓縮、再轉運後進行焚燒處理的裝備費用、運營費用並大大縮減城廢的處理時間。

這種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一旦運營成功,除了成為中小城市的主流處理方案,也將對大城市處理系統提供更為有效和低廉的運營方案。

(三)針對農村市場

為對接國家建設美麗鄉村的計劃,結合現有處理技術和設備,我們在國內首倡“農村農業綜合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中心”概念,該中心將首次採取一站式的處理方式對農村生活&廚餘廢棄物以及農業、林業、種植業、養殖業、漁業及人畜糞實行小區域、即時化的處理。

(四)針對產業垃圾

採取源頭化處理方式,做到產業垃圾不出牆的處理,大大降低目前現有企業對這些危固廢垃圾處理額外支出的轉運及保管費用。

(五)針對城市其他類廢棄物

我們通過設立廢棄物綜合資源化處理中心,實現所有廢棄物的一站式處理。該中心可以一站處理包括城市廢棄物、產業廢棄物、危固廢棄物。

第四章:投入&產出

——我們得以生存的基礎

我們以設備投入的回收週期作為標準來分項測算水解廢棄物處理系統、油化輪胎處理系統和高爐焚燒危廢處理系統的回收週期。請見附表:

(一)水分解廢棄物處理系統

回收週期具體測算如下:

1、費用支出類:以10立方設備(60噸/日處理量)

■ 10立方設備佔地:約設備主體佔地為10m*8m*8m

■ 總功率:約150Hp

■ 燃料(柴油):約65.4L/H;燃氣用量:1.5-3噸/H

該項成本可由處理後生成的可燃氣或生物質燃料塊發電的循環使用而減少

■ 用電量:約11.19KW/H

該項成本可由處理過程中的蒸汽發電或生物質燃料塊發電循環使用而減少

■ 用水量:每批次約2T

■ 產出比例:具體根據目標處理項目的含水率方能準確估算。以含水20%生活垃圾計,生成物產生比列為70%

■ 用工人數:按流水線自動化程度,定工人數為1-3人

■ 輔助設施設備:上料機,固體燃料成型機(可選)

2、生成物參考價格(以下價格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 生活垃圾生成物:3500–5000大卡生物質燃料塊450元/噸

■ 廚餘垃圾生成有機肥:1300元/噸

■ 畜糞生成有機肥:1200元/噸

3、處理費價格參考

投入產出分析(以設備投入的成本進行分析,其他項目依據個案差異而不同),我們以設備按5立方附加能源循環系統,價格為1000萬計算(以下測算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預設標準:

■ 設備每批次按平均3小時/批次,產出率70%計算;

■ 設備耗能與能源循環補償系統提供的動力按1/2相抵。

■ 處理費及補貼衝抵運營費用及雜費等

則生活垃圾收入:

5噸*70%產出率*450元/噸*8批次/日= 12600元/日*330天/年=4,158,000元

回收期:1000萬設備投入/415萬年產出收入=2.5年

廚餘垃圾收入:

5噸*70%產出率*1200元/噸*8批次/日=33600元/日*300天/年=10,080,000元

回收期:1000萬設備投入當年回收。

備註: 運營費用項和產成物收入項我們粗略的按收支平衡做抵消處理。

(二)熱解廢輪胎處理系統

我們以投資建設處理2萬噸/年的裂解生產線為基點測算(更大數量可疊加計算,但採購成本會降低),其中未計入核算項目:

1、油品深加工和焦炭分離提純的收入項增加。但我方設備配置油品煉化設備;

2、時間及資金成本及稅收項;

3、未計入10%不可預期的損失。

同時,我們在全年330天、24小時三班生產為基礎,提供相同標準廢舊輪胎情況下,將我方設備與成本投入在6000萬的德國設備和3000萬的國產設備進行比對,具體情況如下:

序列

名稱

年成本(萬)

我方

中國

德國

1

固定資產折舊

300

500

600

2

廠房資產折舊

24

24

24

3

電費及能耗

322

435

479

4

其他製造費用

265

175

265

5

管理費用

40

40

40

6

原材料成本

1500

1500

1500

7

催化劑成本

0

0

782

8

銷售費用

50

50

50

9

人員工資

90

150

252

年生產成本合計

2269

2874

3992

根據當前國內售價,裂解產物分析表格如下:

序列

產品

比例

重量

(噸)

單價

合計

(萬元)

備註

1

熱解油

32.3%

6460

3800

2454.80

精製後的油品市場價,裂解毛油僅3000元/噸

2

炭黑

39.1%

7820

350

273.70

市場價

3

鋼絲

15%

3000

2150

645.00

PCR輪胎,市場價

4

可燃氣

12.75%

2550

4200

856.80

20%用於熱解消耗,參考

總 計

4230.30

我方設備出油率:40%

德國設備出油率:32%

中國設備出油率:38%,毛油,核算按3000元/噸

根據前述設備投入,以及裂解後的產品售價,我們就上述三款設備的投資回收期做了一個簡單的測算,具體情況如下:

德國設備:

每年稅前利潤:4230.3-3992=238.2(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4230.3-3992+600=838.2(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6000÷838.2=7.16(年)

建廠後需要7.16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國產設備:(由於國產設備只能產出毛油,因此我們按3000元毛油售價計算裂解產品收入合計3713.5萬元)

每年稅前利潤:3713.5-2874=839.5(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3713.5-2874+500=1339.5(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3000÷1339.5=2.24(年)

建廠後需要2.24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我方設備:

每年稅前利潤:4230.3-2269=1961.3(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4230.3-2269+300=2261.3(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3000÷2261.3=1.33(年)

建廠後需要1.33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我方項目測算基於最高費用&最低收入方式計算的,其中:

1) 未計算因提煉油品而增加的售價

2) 未計算更高的產出率增加的油品數量,我們按照32.3%,而實際產出率為40%

3) 未計算鋼絲製成的研磨料所得的更高收入

4) 未計算更高的開工率而增加的各項產出物產量。開工率實際為80%以上,我們按70%以下核算

我方設備和工藝的低電耗是因為可燃氣的循環燃燒發電。

(三)高爐危固廢處理設備

回收週期,測算要素設置如下:

設備價格5500萬,危廢的處置價格按平均最低價格4000元的50%即2000

元計

1、費用項

■ 用電量:約11.19KW/H,動力電項成本可由處理過程中的熱發電提供

■ 用工人數:按流水線自動化程度,定工人數為1-3人

■ 輔助設施設備:上料機,處理物粉碎機

2. 收入項

2.1. 生成物參考價格(以下價格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生成物為替代沙或築路地基料,其價格可參考當地市場核算

2.2. 處理費收入

28000噸*2000元/噸= 56,000,000元。

也就是說,我們採用最低市場價格的處理費來計算,設備的回收週期是一年。

備註: 運營費用項和產成物收入項我們粗略的按收支平衡做抵消處理。

2019年12月

第一章:行業背景與市場需求

分析對象:

1. 城市生活&餐廚廢棄物

2. 產業廢棄物

3. 危固廢棄物

4. 醫療廢棄物

一、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

要點索引:政策風口、資本風口、市場剛需、增量剛需

(一)項目建設背景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基本建設規模擴大,城市居民消費水平大幅度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各種廢棄物的大量產生,特別是生活垃圾、工業垃圾與建築廢品不斷增加,給城市環境與人民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的突出問題。據初步調查,全國縣以上城市,僅生活垃圾日產少則一兩百噸,多則幾百噸以至上萬噸,加上工業廢棄物、建築裝飾廢棄物、蔬菜水果垃圾、危險醫療垃圾等,其數量越來越大。這些城市廢棄物雖然有些地區已經採取措施進行了治理,但處理量佔廢棄物總量的比例很低,而大量廢棄物仍然是處於露天堆放的未處理狀態,同時填埋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處置方式,既浪費了可再生利用的資源,又造成了城市空氣、市容、地下水的嚴重汙染,對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使得氣候變暖、冰山融化、災害頻發、怪病叢生、自然環境惡化等嚴重後果。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生活垃圾、工業垃圾也正在以6~8%的年增長幅度迅速增長,城市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已非常嚴峻。城鎮化快速發展,垃圾規模激增,垃圾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垃圾圍城”成為一些城市面臨的困境。

同時,經濟的發展也從環保、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對垃圾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幾種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已越來越不堪重負。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填埋場進行排查顯示,全國正規城市生活衛生填埋場共計654座,非正規堆放點27,276個。對此,國家《“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20年底,具備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全覆蓋。對非正規垃圾堆放點、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及庫容飽和填埋場進行整治,有序的開展治理和修復。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包括十一篇三十七章,其中7處提到“美麗鄉村”,而且以生態宜居形容。第六篇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三章十節的舉措,包括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最終目標是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因此,要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201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會議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強化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者的責任,完善排汙許可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

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農村建設的開始,人民的生活質量從小康逐漸發展到富裕,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廢棄物產量將越來越多,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將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也必將成為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總結:環境保護成為國策時,廢棄物處理產業就是揚帆起航正當時。

二、項目市場分析

生活垃圾主要指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而不包括工廠所排出的工業固體廢物和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等。其中大部分生活垃圾的成分很複雜,但大致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和可回收廢品等。屬於有機物的垃圾主要是動植物的廢棄物,屬於無機物的垃圾主要為爐灰、庭院灰土、碎磚瓦等,可回收的廢品主要為金屬、橡膠、塑料、廢紙、玻璃等。

■ 餐廚垃圾作為生活垃圾的一種,指餐館、飯店、單位食堂、家庭日常生活等飲食剩餘物以及食物下腳料、剩菜剩飯、肉食、油脂、蔬菜瓜果等,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成分,具有含水率高、有機質佔比高、含鹽量高、易生化降解等特點。

■ 廢舊輪胎是指被替換或淘汰下來已失去作為輪胎使用價值的輪胎,以及工廠產生的報廢輪胎。廢舊輪胎具有很強的抗熱、抗機械性,並很難降解,長期露天堆放,不僅佔用大量土地,而且極易滋生蚊蟲傳播病菌,而且容易發生火災。

危險廢棄物是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及其他可能對環境或者人體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固體或液態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9修訂稿)》,危險廢物可細分為50個大類,數百個小類,多數來自於工業生產與醫療設施。

(一)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中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衛生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燒等。2009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11232.3萬噸,2016年為19673.8萬噸,2017達到21034.2萬噸,其中衛生填埋量為12037.6萬噸,佔比約為57%;焚燒量為7589.3萬噸,佔比約為40%;其他無害化處理量佔比僅為3%,說明目前中國城市垃圾處理還是以衛生填埋為主。

中國三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對比

衛生填埋

堆肥

焚燒

運輸距離

較困難,需放置地質滲漏;遠離市區,運輸距離遠

較易,避開居民聚集區,氣味影響半徑小於200米,運輸距離適中

半徑小於200米,運輸距離適中,容易,可靠近市區建設,運輸距離短

面積

一般為700-1000平方米/噸

一般為110-150平方米/噸

一般為60-100平方米/噸

其他

無機物>60%,含水率<30%,密度>0.5噸/立方

從無害化角度看,可降解有機物>10%,從肥效角度看,可降解有機物>40%

垃圾低位熱值>3300KJ/Kg,時不時需添加輔助燃料

填埋

無機物>60%,含水率<30%,密度>0.5噸/立方

非堆肥物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20-25%

僅殘渣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10%

滲濾液

完善的滲濾液處理設施,不易達標

汙水經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同時需控制重金屬含量

前期處理產生滲濾液,經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

放滲保護

採取襯墊防滲保護,投資較大

可能性較小

堆放

限於填埋場區域

需控制堆肥重金屬含量和PH值

灰渣不能隨意堆放

有害氣體

可用導氣、覆蓋等措施控制

有輕微氣體

處理不當可能產生輕微二噁英

據統計,2018年全國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2.13億噸,這僅是大、中城市的垃圾產生量已經超過2億噸,還有1500多個縣城產生接近0.7億噸的垃圾,按照城鎮常住人口比例測算,全國生活垃圾生產量達到4.69億噸。

2013-2018年中國生活垃圾產生量統計

2018年中國垃圾清運量為22850.5萬噸,預計在國家加大生活垃圾清運投入,政策推動垃圾處理的情況下,2019年垃圾清運量將會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從數據上看,中國生活垃圾清運能力遠遠小於生活垃圾生產能力,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就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加重環境治理負擔。

2012-2018年中國垃圾清運量及增長

■ 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現狀

近年來,在城市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下,我國餐飲業發展迅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餐飲行業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堆積如山的餐廚垃圾,餐廚垃圾產生量大幅攀升。

據統計,2010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已達7823萬噸。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到2015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達到9475萬噸,日均產量達26萬噸/日。截止至2017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增長至9972萬噸,2018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突破了1億噸,達到了10800萬噸。

2010-2018年中國餐廚垃圾產量統計

對此,我國政府對餐廚垃圾的處理高度重視,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引導、規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發展,鼓勵餐廚垃圾與其他有機可降解垃圾聯合處理;到“十三五”末,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萬噸/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投資規模來看,“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518.4億元,其中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為183.5億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建、在建、籌建(已立項,部分已招標)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50t/d以上)有118座,總計處理能力約2.15萬噸/日。

雖然我國在餐廚垃圾處理已獲得很大進步,但在餐廚垃圾的處理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分揀效果差,非法渠道收益大,收運效果不理想。分揀效果差主要原因是餐廚垃圾種類繁雜,除了食物之外,還經常混雜玻璃杯、筷子、塑料袋、易拉罐等各種雜質;非法渠道收益大主要原因是民間私人收購的便利性滿足餐飲業需求,同時地溝油的非法暴利收入,使得國內餐廚垃圾市場形成了畸形模式。

最後是終端產品規模化收益未現,短期阻礙行業高速發展。經過垃圾處理廠處理之後形成最終產品主要包括飼料、生物柴油、肥料等,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終端產品規模化程度不高,產量較少,應用較為有限。

■ 廢舊輪胎處理行業現狀

據統計,2017年我國汽車輪胎總產量約為6.53億條,同比增長7.05%;廢輪胎產生量約3.4億條,重量超過1300萬噸。預計2018年將產生的廢舊輪胎數量在3.798億條,重量達1459萬噸。其中轎車輕卡廢舊輪胎1.36億條,重量104.6萬噸;載重貨車客車廢舊輪胎2.438億條,重量1354.4萬噸。

目前,我國廢舊輪胎處理行業存在幾個主要問題:

1) 回收利用率低,廢舊輪胎丟棄現象嚴重,回收利用率低。我國是橡膠消耗大國,目前大約還有20%以上的廢舊輪胎沒被利用,長期堆放,難以降解,成為黑色汙染源。目前,廢輪胎通常採用露天堆放的方式存儲,長期的大量堆積不僅會自燃引起火災,且易滋生傳播疾病,其造成的“黑色汙染”,已成為全球性治理難題。據統計,中國每年的廢輪胎回收並無害化處理率不足40%。從2011-2016年中國廢舊輪胎產生量及回收量情況,廢輪胎的回收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

2) 廢舊輪胎回收利用企業普遍生產經營規模小,自我改進能力低,企業發展無後勁。我國廢舊輪胎利用主要集中在生產再生膠、輪胎翻新、生產硫化膠粉,這些企業80%以上為中小企業或者是家庭作坊,形不成規模,市場競爭能力低。

3) 廢舊輪胎加工利用企業包袱沉重,經濟效益差。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屬於半公益事業,加工附加值低,我國廢舊輪胎資源零星分散,回收、加工、運輸費用高,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行業發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4) 企業稅賦成倍增長,廢舊輪胎加工企業生存困難稅改後,廢舊輪胎加工企業享受不到回收企業免交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由於廢舊輪胎從民間收購,小規模納稅人沒有增值稅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實際造成了重複徵稅,使本來微利的行業變成無利或者虧損,很多企業生存困難,更談不上發展。

(2)生活垃圾處理發展趨勢

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相應的垃圾產生量也在急劇增長,如果仍舊採用過去填埋的方式處理,不僅土地資源消耗大,造成垃圾圍城現象,而且產生的二次汙染問題也日益顯現。隨著中國環保形勢日益嚴峻,人民對高質量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中國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和處理理念也在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逐步實現生活垃圾的綜合管理

垃圾治理延伸到產生的源頭,實現從源頭開始進行分類收集、回收利用和處理處置的全過程綜合管理,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有機地結合,形成以回收利用為主導的綜合性垃圾治理系統。

2) 逐步向生活垃圾集中產業化處理處置轉變

生活垃圾分散治理、各自為政,部門和地區分割是中國當前生活垃圾處理的現狀,這種形式不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垃圾集中產業化處理是中國今後垃圾處理的一個重要方向。

3) 實現全方位的環境保護

垃圾處理環節中任何一個垃圾處理處置設施都要全面地滿足國家或地方(兩個之中的嚴者)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

4) 高科技逐步滲入到生活垃圾處理行業

高科技正在進人垃圾產業,如現代化機械用於垃圾分選,生物工程用於填埋場建設可大幅度降低滲濾液濃度,熱物理傳熱技術改進垃圾焚燒發電系統可提高垃圾焚燒產電能力一倍以上,生物技術用於垃圾制肥可提高制肥效率和質量,現代化信息系統用於垃圾綜合管理系統等等。

■ 餐廚垃圾處理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從業企業數量不多,且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單個企業處置規模相對較小,尚未有企業一騎絕塵,仍為群龍割據的市場藍海狀況。總體來看,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產業尚在發展的早期,但市場競爭已一觸即發,哪家企業能率先成功建成示範工程、穩定運營、形成良好的商業模式,將對其所用工藝成為行業標準工藝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從而有望快速搶佔市場,成為行業龍頭。

預計到2020年,我國包括收運體系與監管體系建設、處理設備、處理工程項目、營運市場等在內的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空間可以突破至1000-1500億左右。其中,餐廚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約需200億(收運體系其中包括垃圾容器、車輛,包括車輛和垃圾容器之間的銜接)、處理處置工程市場約需500-1000億、日常運營市場大約是300億、監管體系建設大約能形成2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

■ 廢舊輪胎處理發展趨勢

1) 高值化利用

我國是世界首位的橡膠消耗大國,同時我國又是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70%以上的天然橡膠依賴進口,廢輪胎的再生利用,對填補橡膠資源的匱乏意義重大。

2) 環保

今後需要關注新型再生裝備的研發,利用新型再生裝備,實現廢輪胎的強力再生,降低能耗,實現能源節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汙染。

3) 節能減排

現國家積極重視節能減排,因此高能耗、高汙染的傳統再生,必須應予以淘汰。廢輪胎應在節能減排的條件下再生,這符合我國建設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要求。

1、危險廢棄物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處理現狀

■ 產量增長迅速,隱藏缺口巨大

根據2017年國家統計年鑑數據,當年全國工業危險廢棄物產生量為6936.89萬噸,綜合利用量4043.42萬噸,貯存量870.87萬噸,處置量2551.56萬噸,全國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為95.1%。統計1998年至今的危廢產生量,可以發現2010-2011年存在較大的躍升,其緣由為2011年起環保部要求將危廢品統計口徑下限從10kg/年調整為1kg/年,導致統計量大漲;2011年至2017年危廢產生量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2.45%。

歷年工業危險廢棄物產生與處理情況(萬噸)

工業危險廢棄物實際產生量估算(萬噸)

根據2007年第一次汙染源普查數據顯示,當年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4573.69萬噸,綜合利用量為1644.81萬噸,處置量2192.76萬噸,貯存量812.44萬噸,若假定危險廢物的實際增速與2011-2016年的統計年報數據平均增長速度類似,為12.50%左右,以2007年普查數據為基礎進行推測,至2017年我國僅工業源危險廢棄物實際產生量就將接近1.5億噸。

市場空間方面,具體危廢處理價格由各地物價部門分別制定核定價格,根據 2016年統計,焚燒均價為3270元/噸,無害化如固化、填埋等均價為2600元/噸,但各地的價格差異明顯;劇毒廢物、實驗室廢物等價格差異更為明顯,部分地區的處理價以百萬元/噸計。若均按照最低的2600元/噸均價計算,2016年年鑑統計的5347萬噸危險廢棄物約等於1390億元的市場規模,再考慮年鑑數據與實際數據差異、醫療廢物等未被統計部份以及實際價格波動,市場空間可謂巨大, 總體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部分省區危廢處理核定價格(元/噸)

省份

焚燒

無害化

特殊類型

山東

2,000

1,700

3,200-9,000

四川

5,000

4,000

2,000

甘肅

3,500

3,500

3,500

寧夏

2,000

1,000-1,500

10,000(劇毒廢物10萬)

遼寧

4,000

3,200

80,000(劇毒廢物50萬)

天津

3,900

3,900

3,900

山西

7,000

3,500-4,000

廢化學試劑10萬;劇毒廢物100萬

江西

3,000-4000

2,000

8,000(劇毒廢物8萬;氰化物等 50萬)

福建

2,000

1,700

3,200

重慶

4,500

3,500

20,000(劇毒廢物300萬)

湖北

1,700

1,700

劇毒廢物10萬

■ 地域不均明顯,處理能力存在差異

從地域分佈來看,大部分的危險廢物產自沿海工業區與西部礦業區,其中山東的危險廢物產生量冠絕全國。根據2017年數據,全國產生的6936.89萬噸危險廢物中山東佔2043.40萬噸,排名第二的江蘇產量僅為435.52萬噸;與此同時,西藏、海南、北京與天津等排名最後的省市產生量只有20萬噸左右及以下。

從廢棄物處理方式上看,全國各地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山東2017年綜合利用量達1660.68萬噸,無害化處置295.11萬噸,貯存量140.40萬噸,佔比分別為79.22%、14.08%與6.70%,綜合利用處置率93.30%;內蒙古的三項佔比分別為26.07%、71.70%與2.23%,綜合利用處置率97.77%;而青海的三項佔比則為4.05%、5.59%與90.35%,綜合處置利用率僅9.65%。整體上來看,中東部地區基本均擁有較高的綜合利用處置率,而西部的該項數據偏低,有更大比例的廢棄物沒有得到處理。

(2)發展趨勢

■ 2020年市場空間預計達1500億元

危廢產量有環保局普查數據和國家統計局數據兩個來源。根據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2007年全國危廢產量為4573.69萬噸。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7年危廢產量僅為1079萬噸,不到普查數據的四分之一。

自2011年起,危廢申報口徑由一年產生危廢10千克以上納入統計改為一年產生危廢1千克以上納入統計。考慮到15年前危廢統計數據低於07年普查數據,預計當前的危廢統計數據被低估,實際危廢處理能力缺口較統計數據更大。

預計2020年危廢市場規模為1500億。目前危廢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無害化和資源化兩種。統計了近幾年資源化、無害化佔危廢總產量的佔比,假設資源化、無害化率分別為55%,30%,危廢處理價格由各省市發改委自行規定,根據對部分地區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價格的統計,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處理溢價,無害化、資源化的平均處理價格大約為2500元/噸、1000元/噸。則未來危廢處置的市場規模為1500億元。

■ 處理能力存較大缺口,優質產能依舊稀缺

2016年全國危廢處理缺口達1158.26萬噸。我國危險廢物種類繁多,涉及行業廣(主要包括工業危廢和醫療危廢),且產生量大。危險廢物產生量=危廢綜合利用量+危廢處置量+危廢貯存量。危廢處置利用率=(危廢綜合利用+危廢處置量)/危廢總產生量。據統計,2016年,全國危險廢物產生量5347.30萬噸,同比增長34.49%。全國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量2823.71萬噸,同比增長37.76%;全國危險廢物處置量1605.80萬噸,同比增長36.78%。我國危險廢物處理能力存在較大缺口,2016年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為79.27%,剩餘1158.26萬噸危險廢物未得到有效處置而被貯存。


第二章:技術&設備

——我們得以領先的基礎

一、技術先進性概述

1、技術&設備處理能力全覆蓋:針對生態全鏈條產生的廢棄物,我們擁有全系列再生資源資源化的處理技術和設備:

● 水解生活垃圾&農業、林業、種植業、漁業、食品加工及醫療及廢棄物的方案

● 熱解廢塑料&廢輪胎處理設備

● 高爐危固廢處理設備—針對國家危廢目錄49種廢棄物的一次性解決方案

2、環保無排放:處理全過程的無三廢排放

3、單機處理能力可定製,做到最近源頭化處理,大量降低轉運成本以及轉運過程造成的二次汙染

4、動力能源循環再生系統使動力成本降到最低

5、處理產成物的資源化既增加了營收又降低了廢棄物的二次生成

6、處理成本低

二、設備分述

(一)生活垃圾水解處理設備

該技術原理源於水在高溫高壓狀態下極性的變化產生的水分解反應。根據亞臨界水解反應,有機物的分子,例如澱粉及蛋白質,分別被分解為葡萄糖及氨基酸,低分子化,固體成分被液態化。經過熱解乾燥處理後的物質可做燃料,肥料進行高效利用。

水解處理設備因其高效環保的處理方式獲得聯合國工業發展署的大力推廣。

水解處理技術流程

1、水解技術應用領域

水解有機廢物處理設備不僅僅可以將各類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還可延伸處理的行業包括:畜糞;食品加工廢棄物;農業加工廢棄物;漁業加工廢棄物;木材造紙加工廢棄物;各種含水分物質廢棄物;廚餘垃圾。

處理介質多樣性使該設備可為工業、農業生產製造企業在生產製造流程鏈終端配套處理廢棄物,做到廢物自處置,大幅減少環境汙染壓力及費用,真正做到一機多能。

2、水解技術特徵

■ 環境友好性:不燃燒、不排放,杜絕二次汙染

■ 應用廣泛性:廣泛的處理物範圍,涵蓋生活廢棄物處理、土壤處理、化工產品處理、農業廢棄物處理等綜合處理系統

■ 循環再生性:可生成多種可利用的處理生成物

■ 運行成本低

■ 垃圾混合處理:除建築垃圾、玻璃、電池等,各種生活垃圾可混合處理,尤其可以處理貝殼類垃圾

■ 設備處理能力組合靈活:即可組合成大型的垃圾處理廠,又可以成為社區小型垃圾即時處理系統

■ 有效減少現有模式下垃圾的收集、轉運成本並且做到垃圾的即時處理,垃圾從產生到處理過程,實現從垃圾桶到處理後的生成物的“一次傾倒、處理完結”的模式。杜絕多次傾倒加工及轉運過程的在途汙染

3. 我們的技術優勢

目前,我們具有

3.1 一機多能使多介質廢棄物一體化處理成為現實,包括生活&餐廚廢

棄物,人畜糞及產業等類廢棄物。

目前,我們能夠使用水解技術處理貝殼、骨頭混雜的廚餘垃圾和醫

療垃圾,這是我們獨有技術。

3.2. 產成物多樣化,目前我們擁有酶解發電技術、微生物有機肥料生成技術及3500-5000大卡燃燒質產品。

這些技術的綜合使用也可調劑不同產成物的生產週期和數量以配合市場需求

未來,我們將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藝製造新一代裝備,具體為

3.3. 超高速致熱微泡水解處理設備。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將是我們獨有的技術同時在我們的平臺上成為專利。這個設備將從本質上提高納米級蒸汽顆粒的滲透分解能力,大大提升處理介質的範圍。形成更強悍的一機多能。

3.4. 1200度超高速變頻熱解&焚燒系統。使焚燒的成本大幅降低!因為我們掌握獨有的材料,所以該設備及技術將保持獨佔領先的優勢

(二)熱解油化廢輪胎&廢塑料系統

鑑於目前市場上並存的來自於不同國家的設備,我們採用對比分析的方式審視我們同其他的熱解油化技術和設備

該熱解技術可以將廢舊輪胎百分之百資源化利用,生產炭黑、熱解油、可燃氣、鋼絲(或過火鐵)等化工、鑄造行業的原材料和燃料。

廢舊輪胎熱解操作流程

1、熱解技術特徵:以年產2萬噸(日產60噸)為例——與中德設備對比

■ 設備生產環境良好,基本實現了對橡塑的充分裂解,在有毒有害氣體轉化遷移方面做的較好,生產線安全保護良好。

■ 設備佔地面積小,處理量大,裝置受熱變形率小,較之於國內類似工藝的設備更為穩定可靠。且設備折舊年限超過10年以上。

以上兩項:我方設備與德國設備折舊年限大致相當,均為10年以上,兩倍於中國設備。佔地面積我方最小,德國次之,中國最大。

■ 設備適用度高,在無催化劑的情況下,可調控裂解多種有機物,甚至橡膠、塑料、生物有機質等可以混合裂解。

■ 設備開工效率高,裂解爐內無結焦,幾乎不用停機維護清理。

以上兩項:開工率我方和德國設備大致相當,為80%以上,中國設備平均在70%左右,且一般開七週需要停工一週進行結焦清理,影響正常生產。我方設備和中國設備不使用催化劑,德國設備使用催化劑。

■ 設備配置油品煉化設備,具有高附加值。

■ 在深度加工配套設備和工藝方面具有領先技術,如在裂解油淨化及深加工裝置、焦炭的。深加工和分離裝置及不冷凝可燃氣發電裝置。同時,可配套最新型加氫處理裝置,使僅通過淨化和精製無法達到機車燃油標準的油品達到汽、柴油標準。

以上兩項:我方有配套的油品精煉設備,成品油售價在3800元/噸,國產設備目前只能生產重油,售價在3000元/噸,目前國內市場上,裂解油都作為燃料使用或者售往煉油廠再加工。

■ 設備及工藝得到的熱解油約為我方41%,德國40%,中國38%。

■ 設備類型多樣,多種組合方式可實現產能升級並實現大規模生產。

■ 設備節能效果突出。

■ 商業化油化技術及設備2001年首現於日本,技術儲備深厚。中國沿襲日本的技術創新不足,在提高產業附加值等技術方面明顯不足。德國及荷蘭等國家技術成熟,但發展緩慢

(三)危廢處理系統

該技術採用高溫焚燒技術,利用短時間高達2000度的高溫完成對各類危廢產品的無害化處理。目前,此項技術可以順利處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2019年版)中49種危廢物品,無有害物質殘餘。

該技術特徵如下:

■ 處理過程無排放。處理過程不產生任何有害物質和氣體

■ 2、處理技術資源化。處理完成的殘餘物質可以粉碎作為建築材料使用

■ 3、動力自循環。設備處理過程中的餘熱可回收作為動力能源使用。

■ 4、設備處理能力可根據需要進行定製。

第三章:市場&競爭

——我們得以超越的優勢

技術優勢鑄就我們獨有的市場空間。基於我們處理手段的系統化,結合目前現有生活及危固廢處理的市場格局,我們聚焦以下廢棄物市場,提供優化高效更環保的廢棄物綜合資源化處理方案,具體情況如下:

(一)針對廚餘垃圾&溼垃圾

作為目前焚燒設備對溼垃圾處理因燃燒不充分而產生的二噁英等有害物質,我們採用水解處理技術可實現無排放的資源化處理。

廚餘垃圾處理成有機肥配合日本微生物技術生成的高活性微生物有機肥將大大提高產成品的盈利率,加速投入的回收。

(二)針對現有垃圾中轉站——轉變成終端城廢處理中心

廢棄物產生量在300噸/日以下,達不到焚燒處理方式盈虧點的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城的處理市場,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現有的垃圾中轉站直接安裝我們的處理設備,實現小區域中心化的處理,直接縮減了原有模式需要在初次收集後的中轉、壓縮、再轉運後進行焚燒處理的裝備費用、運營費用並大大縮減城廢的處理時間。

這種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一旦運營成功,除了成為中小城市的主流處理方案,也將對大城市處理系統提供更為有效和低廉的運營方案。

(三)針對農村市場

為對接國家建設美麗鄉村的計劃,結合現有處理技術和設備,我們在國內首倡“農村農業綜合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中心”概念,該中心將首次採取一站式的處理方式對農村生活&廚餘廢棄物以及農業、林業、種植業、養殖業、漁業及人畜糞實行小區域、即時化的處理。

(四)針對產業垃圾

採取源頭化處理方式,做到產業垃圾不出牆的處理,大大降低目前現有企業對這些危固廢垃圾處理額外支出的轉運及保管費用。

(五)針對城市其他類廢棄物

我們通過設立廢棄物綜合資源化處理中心,實現所有廢棄物的一站式處理。該中心可以一站處理包括城市廢棄物、產業廢棄物、危固廢棄物。

第四章:投入&產出

——我們得以生存的基礎

我們以設備投入的回收週期作為標準來分項測算水解廢棄物處理系統、油化輪胎處理系統和高爐焚燒危廢處理系統的回收週期。請見附表:

(一)水分解廢棄物處理系統

回收週期具體測算如下:

1、費用支出類:以10立方設備(60噸/日處理量)

■ 10立方設備佔地:約設備主體佔地為10m*8m*8m

■ 總功率:約150Hp

■ 燃料(柴油):約65.4L/H;燃氣用量:1.5-3噸/H

該項成本可由處理後生成的可燃氣或生物質燃料塊發電的循環使用而減少

■ 用電量:約11.19KW/H

該項成本可由處理過程中的蒸汽發電或生物質燃料塊發電循環使用而減少

■ 用水量:每批次約2T

■ 產出比例:具體根據目標處理項目的含水率方能準確估算。以含水20%生活垃圾計,生成物產生比列為70%

■ 用工人數:按流水線自動化程度,定工人數為1-3人

■ 輔助設施設備:上料機,固體燃料成型機(可選)

2、生成物參考價格(以下價格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 生活垃圾生成物:3500–5000大卡生物質燃料塊450元/噸

■ 廚餘垃圾生成有機肥:1300元/噸

■ 畜糞生成有機肥:1200元/噸

3、處理費價格參考

投入產出分析(以設備投入的成本進行分析,其他項目依據個案差異而不同),我們以設備按5立方附加能源循環系統,價格為1000萬計算(以下測算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預設標準:

■ 設備每批次按平均3小時/批次,產出率70%計算;

■ 設備耗能與能源循環補償系統提供的動力按1/2相抵。

■ 處理費及補貼衝抵運營費用及雜費等

則生活垃圾收入:

5噸*70%產出率*450元/噸*8批次/日= 12600元/日*330天/年=4,158,000元

回收期:1000萬設備投入/415萬年產出收入=2.5年

廚餘垃圾收入:

5噸*70%產出率*1200元/噸*8批次/日=33600元/日*300天/年=10,080,000元

回收期:1000萬設備投入當年回收。

備註: 運營費用項和產成物收入項我們粗略的按收支平衡做抵消處理。

(二)熱解廢輪胎處理系統

我們以投資建設處理2萬噸/年的裂解生產線為基點測算(更大數量可疊加計算,但採購成本會降低),其中未計入核算項目:

1、油品深加工和焦炭分離提純的收入項增加。但我方設備配置油品煉化設備;

2、時間及資金成本及稅收項;

3、未計入10%不可預期的損失。

同時,我們在全年330天、24小時三班生產為基礎,提供相同標準廢舊輪胎情況下,將我方設備與成本投入在6000萬的德國設備和3000萬的國產設備進行比對,具體情況如下:

序列

名稱

年成本(萬)

我方

中國

德國

1

固定資產折舊

300

500

600

2

廠房資產折舊

24

24

24

3

電費及能耗

322

435

479

4

其他製造費用

265

175

265

5

管理費用

40

40

40

6

原材料成本

1500

1500

1500

7

催化劑成本

0

0

782

8

銷售費用

50

50

50

9

人員工資

90

150

252

年生產成本合計

2269

2874

3992

根據當前國內售價,裂解產物分析表格如下:

序列

產品

比例

重量

(噸)

單價

合計

(萬元)

備註

1

熱解油

32.3%

6460

3800

2454.80

精製後的油品市場價,裂解毛油僅3000元/噸

2

炭黑

39.1%

7820

350

273.70

市場價

3

鋼絲

15%

3000

2150

645.00

PCR輪胎,市場價

4

可燃氣

12.75%

2550

4200

856.80

20%用於熱解消耗,參考

總 計

4230.30

我方設備出油率:40%

德國設備出油率:32%

中國設備出油率:38%,毛油,核算按3000元/噸

根據前述設備投入,以及裂解後的產品售價,我們就上述三款設備的投資回收期做了一個簡單的測算,具體情況如下:

德國設備:

每年稅前利潤:4230.3-3992=238.2(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4230.3-3992+600=838.2(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6000÷838.2=7.16(年)

建廠後需要7.16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國產設備:(由於國產設備只能產出毛油,因此我們按3000元毛油售價計算裂解產品收入合計3713.5萬元)

每年稅前利潤:3713.5-2874=839.5(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3713.5-2874+500=1339.5(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3000÷1339.5=2.24(年)

建廠後需要2.24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我方設備:

每年稅前利潤:4230.3-2269=1961.3(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4230.3-2269+300=2261.3(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3000÷2261.3=1.33(年)

建廠後需要1.33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我方項目測算基於最高費用&最低收入方式計算的,其中:

1) 未計算因提煉油品而增加的售價

2) 未計算更高的產出率增加的油品數量,我們按照32.3%,而實際產出率為40%

3) 未計算鋼絲製成的研磨料所得的更高收入

4) 未計算更高的開工率而增加的各項產出物產量。開工率實際為80%以上,我們按70%以下核算

我方設備和工藝的低電耗是因為可燃氣的循環燃燒發電。

(三)高爐危固廢處理設備

回收週期,測算要素設置如下:

設備價格5500萬,危廢的處置價格按平均最低價格4000元的50%即2000

元計

1、費用項

■ 用電量:約11.19KW/H,動力電項成本可由處理過程中的熱發電提供

■ 用工人數:按流水線自動化程度,定工人數為1-3人

■ 輔助設施設備:上料機,處理物粉碎機

2. 收入項

2.1. 生成物參考價格(以下價格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生成物為替代沙或築路地基料,其價格可參考當地市場核算

2.2. 處理費收入

28000噸*2000元/噸= 56,000,000元。

也就是說,我們採用最低市場價格的處理費來計算,設備的回收週期是一年。

備註: 運營費用項和產成物收入項我們粗略的按收支平衡做抵消處理。

成本


2019年12月

第一章:行業背景與市場需求

分析對象:

1. 城市生活&餐廚廢棄物

2. 產業廢棄物

3. 危固廢棄物

4. 醫療廢棄物

一、項目建設的背景和必要性

要點索引:政策風口、資本風口、市場剛需、增量剛需

(一)項目建設背景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基本建設規模擴大,城市居民消費水平大幅度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城市各種廢棄物的大量產生,特別是生活垃圾、工業垃圾與建築廢品不斷增加,給城市環境與人民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和環境建設的突出問題。據初步調查,全國縣以上城市,僅生活垃圾日產少則一兩百噸,多則幾百噸以至上萬噸,加上工業廢棄物、建築裝飾廢棄物、蔬菜水果垃圾、危險醫療垃圾等,其數量越來越大。這些城市廢棄物雖然有些地區已經採取措施進行了治理,但處理量佔廢棄物總量的比例很低,而大量廢棄物仍然是處於露天堆放的未處理狀態,同時填埋是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處置方式,既浪費了可再生利用的資源,又造成了城市空氣、市容、地下水的嚴重汙染,對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使得氣候變暖、冰山融化、災害頻發、怪病叢生、自然環境惡化等嚴重後果。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不斷推進,生活垃圾、工業垃圾也正在以6~8%的年增長幅度迅速增長,城市廢棄物的處理問題已非常嚴峻。城鎮化快速發展,垃圾規模激增,垃圾處理能力相對不足。“垃圾圍城”成為一些城市面臨的困境。

同時,經濟的發展也從環保、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對垃圾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上幾種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已越來越不堪重負。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填埋場進行排查顯示,全國正規城市生活衛生填埋場共計654座,非正規堆放點27,276個。對此,國家《“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到2020年底,具備條件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全覆蓋。對非正規垃圾堆放點、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及庫容飽和填埋場進行整治,有序的開展治理和修復。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鄉村振興戰略包括十一篇三十七章,其中7處提到“美麗鄉村”,而且以生態宜居形容。第六篇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三章十節的舉措,包括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強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最終目標是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關乎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因此,要努力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2019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會議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強化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者的責任,完善排汙許可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

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農村建設的開始,人民的生活質量從小康逐漸發展到富裕,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廢棄物產量將越來越多,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將成為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也必將成為政府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總結:環境保護成為國策時,廢棄物處理產業就是揚帆起航正當時。

二、項目市場分析

生活垃圾主要指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而不包括工廠所排出的工業固體廢物和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等。其中大部分生活垃圾的成分很複雜,但大致可分為有機物、無機物和可回收廢品等。屬於有機物的垃圾主要是動植物的廢棄物,屬於無機物的垃圾主要為爐灰、庭院灰土、碎磚瓦等,可回收的廢品主要為金屬、橡膠、塑料、廢紙、玻璃等。

■ 餐廚垃圾作為生活垃圾的一種,指餐館、飯店、單位食堂、家庭日常生活等飲食剩餘物以及食物下腳料、剩菜剩飯、肉食、油脂、蔬菜瓜果等,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組成成分,具有含水率高、有機質佔比高、含鹽量高、易生化降解等特點。

■ 廢舊輪胎是指被替換或淘汰下來已失去作為輪胎使用價值的輪胎,以及工廠產生的報廢輪胎。廢舊輪胎具有很強的抗熱、抗機械性,並很難降解,長期露天堆放,不僅佔用大量土地,而且極易滋生蚊蟲傳播病菌,而且容易發生火災。

危險廢棄物是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者感染性及其他可能對環境或者人體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固體或液態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9修訂稿)》,危險廢物可細分為50個大類,數百個小類,多數來自於工業生產與醫療設施。

(一)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中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衛生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燒等。2009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為11232.3萬噸,2016年為19673.8萬噸,2017達到21034.2萬噸,其中衛生填埋量為12037.6萬噸,佔比約為57%;焚燒量為7589.3萬噸,佔比約為40%;其他無害化處理量佔比僅為3%,說明目前中國城市垃圾處理還是以衛生填埋為主。

中國三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對比

衛生填埋

堆肥

焚燒

運輸距離

較困難,需放置地質滲漏;遠離市區,運輸距離遠

較易,避開居民聚集區,氣味影響半徑小於200米,運輸距離適中

半徑小於200米,運輸距離適中,容易,可靠近市區建設,運輸距離短

面積

一般為700-1000平方米/噸

一般為110-150平方米/噸

一般為60-100平方米/噸

其他

無機物>60%,含水率<30%,密度>0.5噸/立方

從無害化角度看,可降解有機物>10%,從肥效角度看,可降解有機物>40%

垃圾低位熱值>3300KJ/Kg,時不時需添加輔助燃料

填埋

無機物>60%,含水率<30%,密度>0.5噸/立方

非堆肥物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20-25%

僅殘渣需作填埋處理,為初始量的10%

滲濾液

完善的滲濾液處理設施,不易達標

汙水經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同時需控制重金屬含量

前期處理產生滲濾液,經處理後排入汙水管網

放滲保護

採取襯墊防滲保護,投資較大

可能性較小

堆放

限於填埋場區域

需控制堆肥重金屬含量和PH值

灰渣不能隨意堆放

有害氣體

可用導氣、覆蓋等措施控制

有輕微氣體

處理不當可能產生輕微二噁英

據統計,2018年全國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為2.13億噸,這僅是大、中城市的垃圾產生量已經超過2億噸,還有1500多個縣城產生接近0.7億噸的垃圾,按照城鎮常住人口比例測算,全國生活垃圾生產量達到4.69億噸。

2013-2018年中國生活垃圾產生量統計

2018年中國垃圾清運量為22850.5萬噸,預計在國家加大生活垃圾清運投入,政策推動垃圾處理的情況下,2019年垃圾清運量將會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從數據上看,中國生活垃圾清運能力遠遠小於生活垃圾生產能力,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處理,就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加重環境治理負擔。

2012-2018年中國垃圾清運量及增長

■ 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現狀

近年來,在城市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下,我國餐飲業發展迅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餐飲行業高速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堆積如山的餐廚垃圾,餐廚垃圾產生量大幅攀升。

據統計,2010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已達7823萬噸。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到2015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達到9475萬噸,日均產量達26萬噸/日。截止至2017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增長至9972萬噸,2018年全國餐廚垃圾產生量突破了1億噸,達到了10800萬噸。

2010-2018年中國餐廚垃圾產量統計

對此,我國政府對餐廚垃圾的處理高度重視,先後出臺了多項政策引導、規範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發展,鼓勵餐廚垃圾與其他有機可降解垃圾聯合處理;到“十三五”末,力爭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能力3.44萬噸/日,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投資規模來看,“十三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518.4億元,其中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為183.5億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建、在建、籌建(已立項,部分已招標)的餐廚垃圾處理項目(50t/d以上)有118座,總計處理能力約2.15萬噸/日。

雖然我國在餐廚垃圾處理已獲得很大進步,但在餐廚垃圾的處理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分揀效果差,非法渠道收益大,收運效果不理想。分揀效果差主要原因是餐廚垃圾種類繁雜,除了食物之外,還經常混雜玻璃杯、筷子、塑料袋、易拉罐等各種雜質;非法渠道收益大主要原因是民間私人收購的便利性滿足餐飲業需求,同時地溝油的非法暴利收入,使得國內餐廚垃圾市場形成了畸形模式。

最後是終端產品規模化收益未現,短期阻礙行業高速發展。經過垃圾處理廠處理之後形成最終產品主要包括飼料、生物柴油、肥料等,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終端產品規模化程度不高,產量較少,應用較為有限。

■ 廢舊輪胎處理行業現狀

據統計,2017年我國汽車輪胎總產量約為6.53億條,同比增長7.05%;廢輪胎產生量約3.4億條,重量超過1300萬噸。預計2018年將產生的廢舊輪胎數量在3.798億條,重量達1459萬噸。其中轎車輕卡廢舊輪胎1.36億條,重量104.6萬噸;載重貨車客車廢舊輪胎2.438億條,重量1354.4萬噸。

目前,我國廢舊輪胎處理行業存在幾個主要問題:

1) 回收利用率低,廢舊輪胎丟棄現象嚴重,回收利用率低。我國是橡膠消耗大國,目前大約還有20%以上的廢舊輪胎沒被利用,長期堆放,難以降解,成為黑色汙染源。目前,廢輪胎通常採用露天堆放的方式存儲,長期的大量堆積不僅會自燃引起火災,且易滋生傳播疾病,其造成的“黑色汙染”,已成為全球性治理難題。據統計,中國每年的廢輪胎回收並無害化處理率不足40%。從2011-2016年中國廢舊輪胎產生量及回收量情況,廢輪胎的回收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

2) 廢舊輪胎回收利用企業普遍生產經營規模小,自我改進能力低,企業發展無後勁。我國廢舊輪胎利用主要集中在生產再生膠、輪胎翻新、生產硫化膠粉,這些企業80%以上為中小企業或者是家庭作坊,形不成規模,市場競爭能力低。

3) 廢舊輪胎加工利用企業包袱沉重,經濟效益差。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屬於半公益事業,加工附加值低,我國廢舊輪胎資源零星分散,回收、加工、運輸費用高,廢舊輪胎回收利用行業發展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4) 企業稅賦成倍增長,廢舊輪胎加工企業生存困難稅改後,廢舊輪胎加工企業享受不到回收企業免交增值稅的優惠政策,由於廢舊輪胎從民間收購,小規模納稅人沒有增值稅發票,不能抵扣進項稅,實際造成了重複徵稅,使本來微利的行業變成無利或者虧損,很多企業生存困難,更談不上發展。

(2)生活垃圾處理發展趨勢

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相應的垃圾產生量也在急劇增長,如果仍舊採用過去填埋的方式處理,不僅土地資源消耗大,造成垃圾圍城現象,而且產生的二次汙染問題也日益顯現。隨著中國環保形勢日益嚴峻,人民對高質量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中國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和處理理念也在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逐步實現生活垃圾的綜合管理

垃圾治理延伸到產生的源頭,實現從源頭開始進行分類收集、回收利用和處理處置的全過程綜合管理,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有機地結合,形成以回收利用為主導的綜合性垃圾治理系統。

2) 逐步向生活垃圾集中產業化處理處置轉變

生活垃圾分散治理、各自為政,部門和地區分割是中國當前生活垃圾處理的現狀,這種形式不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垃圾集中產業化處理是中國今後垃圾處理的一個重要方向。

3) 實現全方位的環境保護

垃圾處理環節中任何一個垃圾處理處置設施都要全面地滿足國家或地方(兩個之中的嚴者)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

4) 高科技逐步滲入到生活垃圾處理行業

高科技正在進人垃圾產業,如現代化機械用於垃圾分選,生物工程用於填埋場建設可大幅度降低滲濾液濃度,熱物理傳熱技術改進垃圾焚燒發電系統可提高垃圾焚燒產電能力一倍以上,生物技術用於垃圾制肥可提高制肥效率和質量,現代化信息系統用於垃圾綜合管理系統等等。

■ 餐廚垃圾處理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從業企業數量不多,且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單個企業處置規模相對較小,尚未有企業一騎絕塵,仍為群龍割據的市場藍海狀況。總體來看,我國餐廚垃圾處理產業尚在發展的早期,但市場競爭已一觸即發,哪家企業能率先成功建成示範工程、穩定運營、形成良好的商業模式,將對其所用工藝成為行業標準工藝起到關鍵的推動作用,從而有望快速搶佔市場,成為行業龍頭。

預計到2020年,我國包括收運體系與監管體系建設、處理設備、處理工程項目、營運市場等在內的餐廚垃圾處理市場空間可以突破至1000-1500億左右。其中,餐廚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約需200億(收運體系其中包括垃圾容器、車輛,包括車輛和垃圾容器之間的銜接)、處理處置工程市場約需500-1000億、日常運營市場大約是300億、監管體系建設大約能形成20億左右的市場規模。

■ 廢舊輪胎處理發展趨勢

1) 高值化利用

我國是世界首位的橡膠消耗大國,同時我國又是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70%以上的天然橡膠依賴進口,廢輪胎的再生利用,對填補橡膠資源的匱乏意義重大。

2) 環保

今後需要關注新型再生裝備的研發,利用新型再生裝備,實現廢輪胎的強力再生,降低能耗,實現能源節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降低汙染。

3) 節能減排

現國家積極重視節能減排,因此高能耗、高汙染的傳統再生,必須應予以淘汰。廢輪胎應在節能減排的條件下再生,這符合我國建設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要求。

1、危險廢棄物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

(1)處理現狀

■ 產量增長迅速,隱藏缺口巨大

根據2017年國家統計年鑑數據,當年全國工業危險廢棄物產生量為6936.89萬噸,綜合利用量4043.42萬噸,貯存量870.87萬噸,處置量2551.56萬噸,全國工業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率為95.1%。統計1998年至今的危廢產生量,可以發現2010-2011年存在較大的躍升,其緣由為2011年起環保部要求將危廢品統計口徑下限從10kg/年調整為1kg/年,導致統計量大漲;2011年至2017年危廢產生量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2.45%。

歷年工業危險廢棄物產生與處理情況(萬噸)

工業危險廢棄物實際產生量估算(萬噸)

根據2007年第一次汙染源普查數據顯示,當年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4573.69萬噸,綜合利用量為1644.81萬噸,處置量2192.76萬噸,貯存量812.44萬噸,若假定危險廢物的實際增速與2011-2016年的統計年報數據平均增長速度類似,為12.50%左右,以2007年普查數據為基礎進行推測,至2017年我國僅工業源危險廢棄物實際產生量就將接近1.5億噸。

市場空間方面,具體危廢處理價格由各地物價部門分別制定核定價格,根據 2016年統計,焚燒均價為3270元/噸,無害化如固化、填埋等均價為2600元/噸,但各地的價格差異明顯;劇毒廢物、實驗室廢物等價格差異更為明顯,部分地區的處理價以百萬元/噸計。若均按照最低的2600元/噸均價計算,2016年年鑑統計的5347萬噸危險廢棄物約等於1390億元的市場規模,再考慮年鑑數據與實際數據差異、醫療廢物等未被統計部份以及實際價格波動,市場空間可謂巨大, 總體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部分省區危廢處理核定價格(元/噸)

省份

焚燒

無害化

特殊類型

山東

2,000

1,700

3,200-9,000

四川

5,000

4,000

2,000

甘肅

3,500

3,500

3,500

寧夏

2,000

1,000-1,500

10,000(劇毒廢物10萬)

遼寧

4,000

3,200

80,000(劇毒廢物50萬)

天津

3,900

3,900

3,900

山西

7,000

3,500-4,000

廢化學試劑10萬;劇毒廢物100萬

江西

3,000-4000

2,000

8,000(劇毒廢物8萬;氰化物等 50萬)

福建

2,000

1,700

3,200

重慶

4,500

3,500

20,000(劇毒廢物300萬)

湖北

1,700

1,700

劇毒廢物10萬

■ 地域不均明顯,處理能力存在差異

從地域分佈來看,大部分的危險廢物產自沿海工業區與西部礦業區,其中山東的危險廢物產生量冠絕全國。根據2017年數據,全國產生的6936.89萬噸危險廢物中山東佔2043.40萬噸,排名第二的江蘇產量僅為435.52萬噸;與此同時,西藏、海南、北京與天津等排名最後的省市產生量只有20萬噸左右及以下。

從廢棄物處理方式上看,全國各地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別。山東2017年綜合利用量達1660.68萬噸,無害化處置295.11萬噸,貯存量140.40萬噸,佔比分別為79.22%、14.08%與6.70%,綜合利用處置率93.30%;內蒙古的三項佔比分別為26.07%、71.70%與2.23%,綜合利用處置率97.77%;而青海的三項佔比則為4.05%、5.59%與90.35%,綜合處置利用率僅9.65%。整體上來看,中東部地區基本均擁有較高的綜合利用處置率,而西部的該項數據偏低,有更大比例的廢棄物沒有得到處理。

(2)發展趨勢

■ 2020年市場空間預計達1500億元

危廢產量有環保局普查數據和國家統計局數據兩個來源。根據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2007年全國危廢產量為4573.69萬噸。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7年危廢產量僅為1079萬噸,不到普查數據的四分之一。

自2011年起,危廢申報口徑由一年產生危廢10千克以上納入統計改為一年產生危廢1千克以上納入統計。考慮到15年前危廢統計數據低於07年普查數據,預計當前的危廢統計數據被低估,實際危廢處理能力缺口較統計數據更大。

預計2020年危廢市場規模為1500億。目前危廢的處理方式主要有無害化和資源化兩種。統計了近幾年資源化、無害化佔危廢總產量的佔比,假設資源化、無害化率分別為55%,30%,危廢處理價格由各省市發改委自行規定,根據對部分地區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價格的統計,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處理溢價,無害化、資源化的平均處理價格大約為2500元/噸、1000元/噸。則未來危廢處置的市場規模為1500億元。

■ 處理能力存較大缺口,優質產能依舊稀缺

2016年全國危廢處理缺口達1158.26萬噸。我國危險廢物種類繁多,涉及行業廣(主要包括工業危廢和醫療危廢),且產生量大。危險廢物產生量=危廢綜合利用量+危廢處置量+危廢貯存量。危廢處置利用率=(危廢綜合利用+危廢處置量)/危廢總產生量。據統計,2016年,全國危險廢物產生量5347.30萬噸,同比增長34.49%。全國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量2823.71萬噸,同比增長37.76%;全國危險廢物處置量1605.80萬噸,同比增長36.78%。我國危險廢物處理能力存在較大缺口,2016年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為79.27%,剩餘1158.26萬噸危險廢物未得到有效處置而被貯存。


第二章:技術&設備

——我們得以領先的基礎

一、技術先進性概述

1、技術&設備處理能力全覆蓋:針對生態全鏈條產生的廢棄物,我們擁有全系列再生資源資源化的處理技術和設備:

● 水解生活垃圾&農業、林業、種植業、漁業、食品加工及醫療及廢棄物的方案

● 熱解廢塑料&廢輪胎處理設備

● 高爐危固廢處理設備—針對國家危廢目錄49種廢棄物的一次性解決方案

2、環保無排放:處理全過程的無三廢排放

3、單機處理能力可定製,做到最近源頭化處理,大量降低轉運成本以及轉運過程造成的二次汙染

4、動力能源循環再生系統使動力成本降到最低

5、處理產成物的資源化既增加了營收又降低了廢棄物的二次生成

6、處理成本低

二、設備分述

(一)生活垃圾水解處理設備

該技術原理源於水在高溫高壓狀態下極性的變化產生的水分解反應。根據亞臨界水解反應,有機物的分子,例如澱粉及蛋白質,分別被分解為葡萄糖及氨基酸,低分子化,固體成分被液態化。經過熱解乾燥處理後的物質可做燃料,肥料進行高效利用。

水解處理設備因其高效環保的處理方式獲得聯合國工業發展署的大力推廣。

水解處理技術流程

1、水解技術應用領域

水解有機廢物處理設備不僅僅可以將各類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還可延伸處理的行業包括:畜糞;食品加工廢棄物;農業加工廢棄物;漁業加工廢棄物;木材造紙加工廢棄物;各種含水分物質廢棄物;廚餘垃圾。

處理介質多樣性使該設備可為工業、農業生產製造企業在生產製造流程鏈終端配套處理廢棄物,做到廢物自處置,大幅減少環境汙染壓力及費用,真正做到一機多能。

2、水解技術特徵

■ 環境友好性:不燃燒、不排放,杜絕二次汙染

■ 應用廣泛性:廣泛的處理物範圍,涵蓋生活廢棄物處理、土壤處理、化工產品處理、農業廢棄物處理等綜合處理系統

■ 循環再生性:可生成多種可利用的處理生成物

■ 運行成本低

■ 垃圾混合處理:除建築垃圾、玻璃、電池等,各種生活垃圾可混合處理,尤其可以處理貝殼類垃圾

■ 設備處理能力組合靈活:即可組合成大型的垃圾處理廠,又可以成為社區小型垃圾即時處理系統

■ 有效減少現有模式下垃圾的收集、轉運成本並且做到垃圾的即時處理,垃圾從產生到處理過程,實現從垃圾桶到處理後的生成物的“一次傾倒、處理完結”的模式。杜絕多次傾倒加工及轉運過程的在途汙染

3. 我們的技術優勢

目前,我們具有

3.1 一機多能使多介質廢棄物一體化處理成為現實,包括生活&餐廚廢

棄物,人畜糞及產業等類廢棄物。

目前,我們能夠使用水解技術處理貝殼、骨頭混雜的廚餘垃圾和醫

療垃圾,這是我們獨有技術。

3.2. 產成物多樣化,目前我們擁有酶解發電技術、微生物有機肥料生成技術及3500-5000大卡燃燒質產品。

這些技術的綜合使用也可調劑不同產成物的生產週期和數量以配合市場需求

未來,我們將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藝製造新一代裝備,具體為

3.3. 超高速致熱微泡水解處理設備。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將是我們獨有的技術同時在我們的平臺上成為專利。這個設備將從本質上提高納米級蒸汽顆粒的滲透分解能力,大大提升處理介質的範圍。形成更強悍的一機多能。

3.4. 1200度超高速變頻熱解&焚燒系統。使焚燒的成本大幅降低!因為我們掌握獨有的材料,所以該設備及技術將保持獨佔領先的優勢


(二)熱解油化廢輪胎&廢塑料系統

鑑於目前市場上並存的來自於不同國家的設備,我們採用對比分析的方式審視我們同其他的熱解油化技術和設備

該熱解技術可以將廢舊輪胎百分之百資源化利用,生產炭黑、熱解油、可燃氣、鋼絲(或過火鐵)等化工、鑄造行業的原材料和燃料。

廢舊輪胎熱解操作流程

1、熱解技術特徵:以年產2萬噸(日產60噸)為例——與中德設備對比

■ 設備生產環境良好,基本實現了對橡塑的充分裂解,在有毒有害氣體轉化遷移方面做的較好,生產線安全保護良好。

■ 設備佔地面積小,處理量大,裝置受熱變形率小,較之於國內類似工藝的設備更為穩定可靠。且設備折舊年限超過10年以上。

以上兩項:我方設備與德國設備折舊年限大致相當,均為10年以上,兩倍於中國設備。佔地面積我方最小,德國次之,中國最大。

■ 設備適用度高,在無催化劑的情況下,可調控裂解多種有機物,甚至橡膠、塑料、生物有機質等可以混合裂解。

■ 設備開工效率高,裂解爐內無結焦,幾乎不用停機維護清理。

以上兩項:開工率我方和德國設備大致相當,為80%以上,中國設備平均在70%左右,且一般開七週需要停工一週進行結焦清理,影響正常生產。我方設備和中國設備不使用催化劑,德國設備使用催化劑。

■ 設備配置油品煉化設備,具有高附加值。

■ 在深度加工配套設備和工藝方面具有領先技術,如在裂解油淨化及深加工裝置、焦炭的。深加工和分離裝置及不冷凝可燃氣發電裝置。同時,可配套最新型加氫處理裝置,使僅通過淨化和精製無法達到機車燃油標準的油品達到汽、柴油標準。

以上兩項:我方有配套的油品精煉設備,成品油售價在3800元/噸,國產設備目前只能生產重油,售價在3000元/噸,目前國內市場上,裂解油都作為燃料使用或者售往煉油廠再加工。

■ 設備及工藝得到的熱解油約為我方41%,德國40%,中國38%。

■ 設備類型多樣,多種組合方式可實現產能升級並實現大規模生產。

■ 設備節能效果突出。

■ 商業化油化技術及設備2001年首現於日本,技術儲備深厚。中國沿襲日本的技術創新不足,在提高產業附加值等技術方面明顯不足。德國及荷蘭等國家技術成熟,但發展緩慢

(三)危廢處理系統

該技術採用高溫焚燒技術,利用短時間高達2000度的高溫完成對各類危廢產品的無害化處理。目前,此項技術可以順利處理《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稿)》(2019年版)中49種危廢物品,無有害物質殘餘。

該技術特徵如下:

■ 處理過程無排放。處理過程不產生任何有害物質和氣體

■ 2、處理技術資源化。處理完成的殘餘物質可以粉碎作為建築材料使用

■ 3、動力自循環。設備處理過程中的餘熱可回收作為動力能源使用。

■ 4、設備處理能力可根據需要進行定製。


第三章:市場&競爭

——我們得以超越的優勢

技術優勢鑄就我們獨有的市場空間。基於我們處理手段的系統化,結合目前現有生活及危固廢處理的市場格局,我們聚焦以下廢棄物市場,提供優化高效更環保的廢棄物綜合資源化處理方案,具體情況如下:

(一)針對廚餘垃圾&溼垃圾

作為目前焚燒設備對溼垃圾處理因燃燒不充分而產生的二噁英等有害物質,我們採用水解處理技術可實現無排放的資源化處理。

廚餘垃圾處理成有機肥配合日本微生物技術生成的高活性微生物有機肥將大大提高產成品的盈利率,加速投入的回收。

(二)針對現有垃圾中轉站——轉變成終端城廢處理中心

廢棄物產生量在300噸/日以下,達不到焚燒處理方式盈虧點的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城的處理市場,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現有的垃圾中轉站直接安裝我們的處理設備,實現小區域中心化的處理,直接縮減了原有模式需要在初次收集後的中轉、壓縮、再轉運後進行焚燒處理的裝備費用、運營費用並大大縮減城廢的處理時間。

這種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一旦運營成功,除了成為中小城市的主流處理方案,也將對大城市處理系統提供更為有效和低廉的運營方案。

(三)針對農村市場

為對接國家建設美麗鄉村的計劃,結合現有處理技術和設備,我們在國內首倡“農村農業綜合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中心”概念,該中心將首次採取一站式的處理方式對農村生活&廚餘廢棄物以及農業、林業、種植業、養殖業、漁業及人畜糞實行小區域、即時化的處理。

(四)針對產業垃圾

採取源頭化處理方式,做到產業垃圾不出牆的處理,大大降低目前現有企業對這些危固廢垃圾處理額外支出的轉運及保管費用。

(五)針對城市其他類廢棄物

我們通過設立廢棄物綜合資源化處理中心,實現所有廢棄物的一站式處理。該中心可以一站處理包括城市廢棄物、產業廢棄物、危固廢棄物。

第四章:投入&產出

——我們得以生存的基礎

我們以設備投入的回收週期作為標準來分項測算水解廢棄物處理系統、油化輪胎處理系統和高爐焚燒危廢處理系統的回收週期。請見附表:

(一)水分解廢棄物處理系統

回收週期具體測算如下:

1、費用支出類:以10立方設備(60噸/日處理量)

■ 10立方設備佔地:約設備主體佔地為10m*8m*8m

■ 總功率:約150Hp

■ 燃料(柴油):約65.4L/H;燃氣用量:1.5-3噸/H

該項成本可由處理後生成的可燃氣或生物質燃料塊發電的循環使用而減少

■ 用電量:約11.19KW/H

該項成本可由處理過程中的蒸汽發電或生物質燃料塊發電循環使用而減少

■ 用水量:每批次約2T

■ 產出比例:具體根據目標處理項目的含水率方能準確估算。以含水20%生活垃圾計,生成物產生比列為70%

■ 用工人數:按流水線自動化程度,定工人數為1-3人

■ 輔助設施設備:上料機,固體燃料成型機(可選)

2、生成物參考價格(以下價格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 生活垃圾生成物:3500–5000大卡生物質燃料塊450元/噸

■ 廚餘垃圾生成有機肥:1300元/噸

■ 畜糞生成有機肥:1200元/噸

3、處理費價格參考

投入產出分析(以設備投入的成本進行分析,其他項目依據個案差異而不同),我們以設備按5立方附加能源循環系統,價格為1000萬計算(以下測算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預設標準:

■ 設備每批次按平均3小時/批次,產出率70%計算;

■ 設備耗能與能源循環補償系統提供的動力按1/2相抵。

■ 處理費及補貼衝抵運營費用及雜費等

則生活垃圾收入:

5噸*70%產出率*450元/噸*8批次/日= 12600元/日*330天/年=4,158,000元

回收期:1000萬設備投入/415萬年產出收入=2.5年

廚餘垃圾收入:

5噸*70%產出率*1200元/噸*8批次/日=33600元/日*300天/年=10,080,000元

回收期:1000萬設備投入當年回收。

備註: 運營費用項和產成物收入項我們粗略的按收支平衡做抵消處理。

(二)熱解廢輪胎處理系統

我們以投資建設處理2萬噸/年的裂解生產線為基點測算(更大數量可疊加計算,但採購成本會降低),其中未計入核算項目:

1、油品深加工和焦炭分離提純的收入項增加。但我方設備配置油品煉化設備;

2、時間及資金成本及稅收項;

3、未計入10%不可預期的損失。

同時,我們在全年330天、24小時三班生產為基礎,提供相同標準廢舊輪胎情況下,將我方設備與成本投入在6000萬的德國設備和3000萬的國產設備進行比對,具體情況如下:

序列

名稱

年成本(萬)


我方

中國

德國

1

固定資產折舊

300

500

600

2

廠房資產折舊

24

24

24

3

電費及能耗

322

435

479

4

其他製造費用

265

175

265

5

管理費用

40

40

40

6

原材料成本

1500

1500

1500

7

催化劑成本

0

0

782

8

銷售費用

50

50

50

9

人員工資

90

150

252

年生產成本合計

2269

2874

3992

根據當前國內售價,裂解產物分析表格如下:

序列

產品

比例

重量

(噸)

單價

合計

(萬元)

備註

1

熱解油

32.3%

6460

3800

2454.80

精製後的油品市場價,裂解毛油僅3000元/噸

2

炭黑

39.1%

7820

350

273.70

市場價

3

鋼絲

15%

3000

2150

645.00

PCR輪胎,市場價

4

可燃氣

12.75%

2550

4200

856.80

20%用於熱解消耗,參考

總 計

4230.30

我方設備出油率:40%

德國設備出油率:32%

中國設備出油率:38%,毛油,核算按3000元/噸

根據前述設備投入,以及裂解後的產品售價,我們就上述三款設備的投資回收期做了一個簡單的測算,具體情況如下:

德國設備:

每年稅前利潤:4230.3-3992=238.2(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4230.3-3992+600=838.2(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6000÷838.2=7.16(年)

建廠後需要7.16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國產設備:(由於國產設備只能產出毛油,因此我們按3000元毛油售價計算裂解產品收入合計3713.5萬元)

每年稅前利潤:3713.5-2874=839.5(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3713.5-2874+500=1339.5(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3000÷1339.5=2.24(年)

建廠後需要2.24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我方設備:

每年稅前利潤:4230.3-2269=1961.3(萬元)

息稅折舊前利潤:4230.3-2269+300=2261.3(萬元)

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回收週期:3000÷2261.3=1.33(年)

建廠後需要1.33年能收回設備投資(未考慮資金成本及稅收影響)。

我方項目測算基於最高費用&最低收入方式計算的,其中:

1) 未計算因提煉油品而增加的售價

2) 未計算更高的產出率增加的油品數量,我們按照32.3%,而實際產出率為40%

3) 未計算鋼絲製成的研磨料所得的更高收入

4) 未計算更高的開工率而增加的各項產出物產量。開工率實際為80%以上,我們按70%以下核算

我方設備和工藝的低電耗是因為可燃氣的循環燃燒發電。

(三)高爐危固廢處理設備

回收週期,測算要素設置如下:

設備價格5500萬,危廢的處置價格按平均最低價格4000元的50%即2000

元計

1、費用項

■ 用電量:約11.19KW/H,動力電項成本可由處理過程中的熱發電提供

■ 用工人數:按流水線自動化程度,定工人數為1-3人

■ 輔助設施設備:上料機,處理物粉碎機

2. 收入項

2.1. 生成物參考價格(以下價格皆按最低標準計算)

生成物為替代沙或築路地基料,其價格可參考當地市場核算

2.2. 處理費收入

28000噸*2000元/噸= 56,000,000元。

也就是說,我們採用最低市場價格的處理費來計算,設備的回收週期是一年。

備註: 運營費用項和產成物收入項我們粗略的按收支平衡做抵消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