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宿城市民被網絡詐騙60餘萬元,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投資理財軟件層出不窮

讓人眼花繚亂

其中那些戲精“理財大師”和

鋪天蓋地“生財門路”的說辭

讓不少人都著了他們的道兒

不僅沒賺到錢,還被騙得傾家蕩產

「案例」宿城市民被網絡詐騙60餘萬元,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


近日,宿城警方

破獲一起網絡投資理財詐騙大案

端掉一個48人的詐騙團伙

案件回顧

去年9月份,宿城區市民徐先生加入了一個名叫“明月散戶交流群”的社交軟件群,群內有“老師”在講股市詳情,有時也會推薦一些股票,指導大家如何購買。徐先生一直在群內學習購買股票的經驗至11月初,後在“老師”的推薦下轉為購買股指期貨,在群友“周女士”的“熱心幫助”下,徐先生下載了一名為“香港浦維公司”的APP。根據“老師”指導,先後在該平臺內先後轉賬達60餘萬元,用於購買平臺內的交易品,短短1個月的時間,平臺內的資金全部虧損。

「案例」宿城市民被網絡詐騙60餘萬元,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


接到報警後,宿城分局高度重視,抽取精幹警力進行專案偵查,民警多次趕赴郴州、深圳等地進行調查取證,案件調查緊鑼密鼓進行。經過長線經營,警方發現此案系作案嫌疑人在互聯網上虛構投資平臺,通過註冊多個社交軟件號群發虛假投資信息,利用社交軟件群添加網民為好友後誘騙其投資該公司虛構的投資產品實施詐騙。

「案例」宿城市民被網絡詐騙60餘萬元,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


7月16日,宿城分局在相關單位的支持下,經過長途跋涉,遠赴兩省三市,成功摧毀此詐騙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扣押手機100餘部,電腦50餘臺。

高額投資高回報?高槓杆配資交易?

這些看似美好的理財產品

實際都是投資的“無底洞”

謹慎投資、安全理財

千萬別信只掙不賠的“買賣”

騙局揭秘

網絡投資平臺類詐騙往往具有嚴密的角色分工,你以為自己是社交軟件群中的普通一員,殊不知這個群除了你可能都是騙子。

「案例」宿城市民被網絡詐騙60餘萬元,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


群裡面一般有以下分工:

1、導師:寫一些所謂的行業分析,使人產生崇拜感

2、小白:假裝不懂股市,為老師做“捧哏”

3、老股民:偽裝跟著老師賺了很多,烘托群內氣氛

「案例」宿城市民被網絡詐騙60餘萬元,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


這些分工明確的詐騙團伙,往往還有自己的一套話術培訓。

「案例」宿城市民被網絡詐騙60餘萬元,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48名


總結一下整體模式基本為:

拉客戶——建社交軟件群——談股票——轉群炒金——開課——分戰隊比收益——幕後操控——造成客戶巨大虧損後解散群、關閉直播間——騙子集體隱匿

宿城警方提醒

1、購買股票、金融理財產品、現貨期貨投資等,要通過正規的機構,可以在證監會、期貨業協會網站了解其資質或實地查看情況。

2、不要盲目迷信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大師指點”、“權威發佈”,背後往往都隱藏各種各樣的利益或騙局。

3、切勿盲目加入未經核實的投資理財群,這有可能是預設好的局,會不知不覺落入圈套。

4、投資者如遭受非法損失請立刻報警。不要心存幻想,不要因為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語而越陷越深,遭受更大損失。

謹慎投資、安全理財!

提高防範,謹防詐騙!

來源:宿城公安

本頭條號每日更新金融行業資訊信息,不定期曝光行業及公司亂象,側重於股票、期貨行業行業,有需要幫助的朋友可以關注或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