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以來,感覺世界各國治癒率遠大於死亡率,為何英國卻相反?

萌噠噠的小柚子


疫情實時數據顯示,按照目前新冠確診人數42479,死亡人數4320計算,死亡率已經突破10%;更讓人吃驚的是,英國的治癒人數只有215例,治癒率只有0.5%,連1%都不到。與全球4%的死亡率相差甚遠。

英國作為西歐發達國家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呢?主要是受到英國醫療資源不足的限制。

首先是英國只對重病進行檢測和治療。由於有限的醫療資源,英國政府決定:不檢測輕症病人,只檢測重症病人。這一抗疫措施,從當時一直沿用下來。根據這個檢測原則被檢測出來的患者大多數是重症患者,而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很高。

目前英國醫療資源不足,2010-2020年,是保守黨主政的十年,亦是英國政府強力推行經濟緊縮政策的十年,英國的醫療體糸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在過去的十年內排除通貨膨脹因素政府投入到醫療體系的經費年均增長率只有1%。據《衛報》瞭解,每當一名護理人員加入醫療機構的護理團隊,她/他將面對157名新病患的護理工作,而同時薪水不升反降。面對壓力如此之大的工作和被削減的薪水,離開亦是人之常情。另外,脫歐也造成了近5000名來自歐洲的護理人員離開英國。在英國醫療機構2019年放出的年度表現報告中,英格蘭地區空缺護士39520人,同時醫生空缺9183人。英國2018年每一千人中僅有2.85名醫生,低於歐盟3.9名的平均水平。其他的國家建方艙醫院是為了救護輕症患者,而英國最近才建立的方艙醫院卻是為了救護重症患者。

最後是受到醫療資源的限制導致民眾抗疫情方法不到位。現在英國政府仍然建議普通人不用戴口罩;普通人如果發燒,英國建議自行回家隔離;而且只隔離7天。而當真正染上新冠狀病毒的患者在發燒時隔離7天后確診了,那麼基本上就變成了重症患者了,這就加快了疫情傳播由輕度患者--重症患者--病死者的轉變過程。


雄鷹展翅長空


這個是內部統計問題。那德國為例子。我聽我們的衛健委專家說過。德國統計新冠死亡率。是不統計“導致併發症”死亡數。也就是說假如病人因為新冠感染,引發了包括心肌炎等在內的併發。德國統計模式是不算做新冠。

所以,德國死亡數字一直很低。

而英國也是大致如此可能


愛說話的老王


英國人走的路是聚體,免疫,所以,英國自己都知道他們的國家每天的真實,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