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大規模裁員:這5種人容易被裁掉

近日,傳統家電巨頭海信集團被曝出定額裁員1萬人。 

但在海信集團4月12日發佈的官方聲明表示,裁員確有其事,但是1萬人的數據並不屬實。

聲明稱:“受全球疫情影響,家電行業國內外市場均出現較大規模下滑。海信海外業務收入佔集團整體收入已超過40%,經營形勢更加嚴峻。海信集團和所有企業一樣,面臨渡過難關、保住數萬名優秀員工飯碗的艱苦挑戰。為此,海信集團採取高管帶頭降薪、通過末位淘汰加速員工隊伍“優勝劣汰”等措施,激發全體員工鬥志,層層傳遞壓力、提高系統效率,以穩住業績,且通過逆境鍛造更加健康的企業肌體。”

最後,表明“目前,網絡已有的關於海信定量裁員的信息,其中數據並不屬實。”“數據並不屬實”意味著什麼?或許就是在表示,海信確實在裁員,只不過沒有一萬人。那麼,實際的人數估計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公開資料顯示,海信集團在全球僱傭了近9萬名員工,涉及研發製造到銷售等多個環節。

海信大規模裁員:這5種人容易被裁掉

海信微博聲明


海信集團成立於1969年,擁有海信視像和海信家電兩家分別在滬、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持有海信(Hisense)、科龍(Kelon)和容聲(Ronshen)三個中國著名商標。

作為一家老牌電視廠商,在國內市場,海信電視連續十六年市場份額第一;在全球市場,今年第一季度海信電視的全球出貨量躍居全球第三。2019年海信在國內市場銷售額突破20%,這是二十多年以來中國品牌第一次突破20%。

即便擁有各種第一,但國內市場不景氣,海外業務受衝擊,海信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不得不裁員,斷臂求生。

海信大規模裁員:這5種人容易被裁掉

海信電視受衝擊


其實,就在上週,特斯拉就發佈一則公告,副總以上降薪30%,下週一(4月13日)執行。

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許多中小企業舉步維艱,面臨倒閉的風險。同時,對於大型企業來說今年也非常不好過,雖然有著強大的根基,但是營收卻下滑十分嚴重,不得不採取降薪或者裁員的方式來降低成本。

海信大規模裁員:這5種人容易被裁掉

裁員意味著工作崗位失去


裁員意味著崗位丟失,以下幾類人容易被裁掉

1、輔助崗位人員

有的崗可有可無。企業效益好,就有存在的價值,一旦企業需要瘦身,不裁你裁誰。

這些崗位有助理、行政人員、前臺、文員。

2、技術含量低的人員

由於不具備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在任何公司都是人人可替代的角色,同時只要公司稍有裁員意向,必然是“被宰的羔羊”。

像銷售人員、財務人員、普通工人。

海信大規模裁員:這5種人容易被裁掉

被裁了,只能收拾東西回家


3、沒背景的人。

無論私企還是國企,背景都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傘。沒背景的人,裁了你不會給領導惹麻煩,所以從來都是首選對象。

4、得罪過領導的人。

領導說東,你偏往西,不是唱反調,就是發牢騷,負能量爆棚。現在機會來了,不收拾你收拾誰。

海信大規模裁員:這5種人容易被裁掉

沒技術,自然沒理由留

5、不能全身心投入的人

這種人私事私事不斷,三天兩頭請假,動不動就是告知式請假。領導早就對你不滿了。藉此機會,那就回家好好歇著去吧!

但願你不是上面所列的幾種人。

本文由人生二百年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