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制服的“高三老師”

4月15日5時15分,天剛矇矇亮,太原市杏花嶺區市場監管局壩陵橋監管站駐太原市第十八中學的執法人員崔佳斌便來到校門口,和食堂採購人員一起“接菜”。

“食品的票據我看一下,再核對一下食品的生產日期和批號。”每次貨到,崔佳斌都要詳細檢查貨源渠道、索證索票、合格報告。

6時整,太原市第二十四中學食堂裡燈火通明,敦化坊監管站駐點人員趙曉峰正對當班的食堂工作人員進行晨檢,並不時提醒大家:“有咳嗽、發燒、拉肚子等症狀,或手部有傷口時一定要及時報告。”

二十四中食堂有近200名師生就餐,擺放整齊的餐桌上都貼上了用餐師生的班級、姓名、學號,取餐處及桌與桌之間的過道處設置了指向標。

7時整,隨著一陣鈴響,巨輪監管站駐太原市第十二中學富力華庭校區執法人員邢海權急急忙忙從後廚跑到前廳,“大家這邊排隊,間隔一米,不要說話……”早餐時間到了,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和老師們開始錯峰前往食堂就餐。

這已是重複十多天的場景。

為確保學校高三年級正常運行,杏花嶺區按照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的模式和要求,共派出10名執法人員專班駐點,進行重點、全程監督,控制風險。

邢海權告訴記者:“飯前是我們最忙的時間,餐具有沒有提前消毒、師傅們是否按照規定流程操作、蔬菜農藥殘留是否超標、菜品中心溫度是否在70℃以上……都要一樣一樣地進行檢測、一項一項地詳細記錄。雖然工作重複循環,但必須環環相扣,不能遺漏任何一個環節。”

在學校裡,學生們親切地稱他們為穿制服的“高三老師”,而在他們看來,做守護校園的“健康衛士”是自己目前最光榮的稱謂。

本報記者範珉菲 本報通訊員劉璟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