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你們都在家做了什麼呀?

邱禮霞


疫情對於我這樣從藝人員來說,是創作積累的好時機,能夠安心搞一些書畫的創作。將之前的作品拿出來看看,找找問題,梳理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愛畫畫的人一刻也不會停,雖然沒有了社會工作上的交際,但素材並不缺乏。這段時間也會出門拍些照片,留下影像資料,畢竟也是我們人生第一次遇到的社會災難,體會還是比較多而複雜的。通過自己在路上行走,可以發現整個城市彷彿回到了原點,最嚴重的那段時候,荒寂的恐怖瀰漫在整個城市街道,對於我來說我會用自己的方式,筆和相機記錄見證這段時光。我知道這種孤獨是窒息的,但是相信在不久會雲淡風輕。我們任何一個人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困難與壓力,希望不會再有這樣的人生歷練,我也是希望在有限的環境下作出一些相對有意義的事。關愛身邊的家人,多給朋友一聲問候,多給他人一些點滴的幫助,期待春暖花開時。






陳佳亦


一是看書學習陶冶身心。鑑於今年疫情期間居家時間較長,自己更是靜下心來,認真讀了和自然災害有關的三本書,分別是反映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反映2003年非典的《花冠病毒》、反映2008年汶川地震的《總理五日》,進一步知道了人的渺小和大自然的無常。

除了這三本報告文學和小說之外,有四本描寫生存和死亡的書,讓自己將來面對死亡時有了理性的認識。《生命的留言》吟頌了陸幼青從得知自己患了絕症直到死之前一天的“生命絕唱”;《站在兩個世界的邊緣》描寫了程浩從出生便沒有下地走過路,直到20年後不得不面對死亡的樂觀過程;《換個活法——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是日本臨終關懷醫師大津秀一與上千名癌症晚期患者傾談,總結並讓我們避免人臨終前最後悔的25件事;《我的九十九次死亡》是一部死亡記錄,還原了當代中國人們的生活場景和生存狀態的社會史。這七本書,讓人們明白了平平安安過一生是不容易的,人生一定要且行且珍惜。

二是鍛鍊身體野蠻身心。從開始出現疫情至今,自己的體重由75公斤降至71公斤,這得益於自己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地每天堅持走一萬多步,至今天已經連續走了175天沒有間斷。疫情期間,除了在小區裡帶著口罩走步之外,更多的時候是在家裡和家人繞著客廳和臥室一圈97步反覆走。走步健身帶來的明裡效果,讓自己的成就感還是蠻足的。期望這種鍛鍊行為要終生堅持下去,直到走不動那一天。

三是烹飪做飯滿足身心

。今年疫情期間,難得將家裡冰箱、冰櫃裡儲存的菜全部吃光。一家三口分工明確,輪流做飯,互相品鑑,深感溫馨的家常便飯遠勝過飯店的觥籌交錯。一個時期裡,一家人從來沒有呆的時間這麼長,說的話這麼多,對人生、對未來都有了一個面對面的分析和交流。有道是,國家有難,咱不添亂;呆在家裡,就是貢獻;互相學習,做手好飯;疫消霾散,中華安瀾。


白雲雁水


大家好,我是美食愛好者玥玥媽,坐落在東北黑龍江友誼縣,也是這次疫情比較嚴重的重災區,疫情期間比較長,宅在家裡的日子:

剛開始覺得特別享受,因為可以徹底放鬆休息段日子了,大概經歷有半個月的樣子,每天做的事情就是看手機,看電視,吃睡,躺著。然後有一天上秤稱,才知道,已經把我催成了125斤的大胖子,趕緊去衣櫃裡翻衣服,挨個試穿,都緊了😱😱,從那以後,我決心開始減肥,每天的三頓飯,改成兩頓,原來的飽改成3分飽,堅持了有半個月,大概瘦到118斤。

可是,雖說減肥,孩子和老公的營養得跟上,平時除了幫助她練習舞蹈基本功,也給孩子安排了一些功課。剩下的時間就覺得沒什麼事做。

突然有一天,在頭條新聞看到一位南方大姐的一段視頻,說一個月掙3000塊錢,我眼睛一亮,激發了我的靈感。零投資,只要錄製自己喜歡領域的視頻,就能掙錢,本身就喜歡研究吃的東西,所以,就試試,也把我徹底變成了美食博主。

雖然我做自媒體時間較短,也看不到收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只要持之以恆,必能見回報!

大家對我的視頻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隨時留言和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