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國裡的姜維?

小小嬴政


姜維是諸葛亮軍事遺訓中的敗筆

姜維投降蜀漢以後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得到丞相諸葛亮的賞識,因此晉升很快,他本人也秉承諸葛亮遺訓積極組織北伐,蜀漢滅亡後復國失敗選擇盡忠。就從個人忠心和人格魅力來看並無缺陷,不過從諸葛亮臨終的軍事遺訓中來看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敗筆。

(一)、諸葛亮本想培養姜維成為將才而非帥才

諸葛亮在世時任蜀漢丞相,姜維官至中監軍徵西將軍,在擔當將軍這一角色時頗有建樹,證明他確是可塑之才所以諸葛亮一直有意栽培其成為名將,不過諸葛亮對姜維的培養計劃也僅限於此。從臨終前諸葛亮對後世進行安排來看,文職行政方面遺言可由蔣琬、費禕等人擔任,證明這些人並非等閒之輩,應在諸葛亮生前就有意栽培他們繼承相位;僅僅在武官軍事方面安排姜維繼任並遺言“吾遍觀諸將,無人可授,獨汝可傳我書。”諸葛亮有意區分文、武繼承者而不是遺言把姜維委任為文武兼備的丞相,一方面反映出他對繼任者蔣琬、費禕、姜維等人能力持懷疑態度,另一方面也有分權制衡的想法,只有文武互制、相互彌補才能保證自己死後各項政策始終得到貫徹與執行。可見諸葛亮本意就是想培養姜維成為將才而非帥才,但後來情況陡變超出了他的規劃。

(二)、姜維奪帥時無人能治

諸葛亮臨終時已經對魏、蜀兩國對峙形勢和蜀國情勢有明晰的判斷,制定下修養生息、戰略防禦為主的既定策略,故此他逝世後指定老成持重、文職出身的蔣琬、費禕相繼主政,“孔明曰: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蔣公琰其宜也.....費文偉可繼之......孔明不答。眾將近前視之,已薨矣。”蔣、費二人均皆任大將軍駐漢中主政,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們基本能貫徹諸葛亮既定的軍事防禦方略,尤其是在漢中防務問題上嚴格遵循諸葛亮時期的策略——堅守外圍、防魏入寇,多次挫敗魏國來犯。而此時的姜維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以丞相遺訓繼承人、北伐繼承人自居並積極實施出隴西的北伐行動,只因為蔣琬、費禕不予支持而屢遭失敗,對姜維的屢屢失敗費禕曾開導他:“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且不如保國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業,以俟能者,無以為希冀徼倖而決成敗於一舉。若不如志,悔之無及。”這無疑是對姜維主持的北伐軍事行動進行全盤否定,更激化了姜維與費禕的矛盾。費禕駐漢壽時被魏國降將郭循刺殺,費禕死後姜維便作為接受諸葛亮遺言、遺訓的唯一在世人,開始一路扶搖直上無人能制,這是諸葛亮不曾想到的事情。後來姜維甚至為北伐不惜孤注一擲、大肆變更諸葛亮既定的戰略防禦策略。

(三)、姜維奪帥後犯下致命戰略失誤無人匡諫

姜維在延熙十九年升為大將軍,主政後積極組織北伐行動,從表面上看是遵循丞相北伐遺訓,實際上卻大肆變更諸葛亮既定的漢中防禦策略,無視蜀弱魏強的客觀事實採取了“斂兵聚谷”的策略開展軍事冒險行動。姜維認為漢中兵力分散屯駐而多無戰事,不如將兵力進行集中使用以解決兵、糧不足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大舉北伐、一方面漢中有警又能快速馳援。不過他沒有意識到正是各個關隘都有蜀兵屯駐把守才能有效延緩、阻礙魏軍攻入漢中腹地,為北伐大軍回援漢中贏得了時間,這是諸葛亮屢次北伐卻從不調動這些分散屯駐的兵力根本原因。姜維一反常態的“斂兵聚谷”收縮防線犯下致命戰略失誤。從姜維北伐仍屢屢受挫於魏國的堅城之下來看,“斂兵聚谷”的北伐並未取得理想效果。而魏國針對姜維的策略,一方面派鄧艾牽制屯駐沓中的姜維兵團主力,一方面鍾會大軍長驅直入漢中,姜維回救不急只能退守劍閣,漢中屏障完全喪失,至此諸葛亮生苦心經營的漢中防禦體系全盤崩潰。姜維在劍閣與鍾會大軍對峙時,鄧艾軍又偷渡陰平攻陷成都,滅亡蜀漢。姜維主政後蜀漢的速亡也的確是諸葛亮不曾料到的。

(四)、總結

由此可見,姜維“從將到帥”實際上是突破了諸葛亮原先設定的培養計劃。費禕被刺後姜維無人能制,而官至大將軍的姜維無視蜀魏兩國的國情實際,擅自更改既定的戰略防禦國策、實行軍事冒險性質的北伐,這都是諸葛亮不曾料到的,最終姜維“斂兵聚谷”計劃失敗,魏國鄧艾偷渡陰平攻陷成都、滅亡蜀漢。所以只能說姜維是諸葛亮遺訓中的一個敗筆。






鹿師傅閱史


姜維是蜀國後期最可憐的人

先來回答問題,如何評價為蜀國戰到最後的姜維?我的回答是,姜維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但是生不逢時,他成了蜀國後期最可憐的人。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他是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死後,姜維的確成為了蜀漢最後的支柱,但是他很可憐,堪稱蜀國後期最可憐的人。他是蜀國最可憐的人本有變世之能,只可惜生不逢時,終成悲情英雄。

說道姜維其實大家也知道的這個人其實在蜀國的後期還是真的挺厲害的,可以說集合了一人之力算是又延續了當時蜀漢的生命,但是姜維卻一直被說成是悲情英雄,那麼有的人要問了,為何說姜維是悲情英雄呢?而且還有人一直覺得姜維十分的可憐,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下面我們可以仔細的分析看看這個姜維到底可憐在什麼地方吧。

說到姜維就不得不說姜維的父親姜囧,姜囧本是天水郡的功曹,後來這個地方有羌、戎叛亂,姜囧挺身護衛,最後戰死,姜維因此也在天水這個地方做參軍,姜維本身也非常喜歡鄭玄的經學,所以不僅僅是為人處事,在軍事方面也是很有心得的。

話說時間到了228年,姜維悲劇的時刻來臨了,諸葛亮出祁山,這個時候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跟隨天水太守馬遵在到處巡查,馬遵這個人知道蜀漢大軍來了,這個時候各縣也都響應了蜀軍,所以馬遵也懷疑姜維是有異心,於是就扔下了姜維等人自己先逃跑到了上邽這個地方,結果姜維一個勁的追啊,最後追到城門口,發現城門已經關了,叫門也不開。沒有辦法的姜維又跑到冀縣,冀縣的人也不放姜維進城,這個時候的姜維就十分的尷尬了,其實姜維話說當時不想投降諸葛亮的,想死戰,但是姜維的部下也說了,為了不信任的你的主子戰死值得嗎?所以最好姜維就投降到了諸葛亮麾下了。

諸葛亮對姜維是提拔有加的,最後做到了中監軍徵西將軍,諸葛亮病逝之後姜維做到了右監軍輔漢將軍,之後就是姜維開掛的一生的,但是每次姜維出征都會遭致費禕等人的制裁,所以帶兵人數都不過五萬,但是姜維還是把羌胡等地收復的服服帖帖的。

之後就是北伐了,和曹魏打得有來有回,話說大勝三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但是蜀漢內部的黃皓一直在弄權,也有很多人反對北伐,所以姜維最後也是回鄉屯田,直到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才出來守衛劍閣,鍾會對劍閣久攻不下,還寫信給姜維讓他投降,但是姜維不肯,鍾會其實已經撤兵了,但是這個時候的鄧艾又去偷襲了綿竹擊破了諸葛瞻,劉禪這個時候竟然投降了,沒辦法姜維也只能跟隨投降。

這姜維的悲劇時刻又來了,姜維本說投降鍾會之後,魏蜀二國就這樣了,可以結束這麼多年的紛爭了,但是姜維不死心,還勸說鍾會殺魏國將,因為姜維知道鍾會有謀反之心的,鍾會這邊也一邊陷害鄧艾,一邊也準備起兵造反,但是最後事情敗露了,最後投降到鍾會麾下的姜維等人也是受到牽連,全部被殺害,鄧艾也死了。

看完姜維的一生,我們也不勝唏噓啊,這個姜維其實還真的是慘,真的可憐,本來以他的學識在曹魏也是有很大作為的,不管是文化素養,軍事素養還是對待百姓部下都是有自己一套合理的方式的,但是可惜可惜就可惜在遇到了馬遵這一行人,無奈投降蜀漢,在蜀漢也可以匡扶漢室發揚展現自己的才智,可惜就可惜在蜀漢的宦官總在弄權,其實也不太相信姜維這個人,最後更加悲劇的是投降到了一位即將造反的人的麾下,本想借鍾會之手殺盡魏將,再殺鍾會,最後復興蜀漢,可誰又知道事情敗露,最後被依舊被殺頭,還被破了屍體。

這裡總結姜維的戰鬥的一生。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姜維這一生,還真的是坎坷,悲催,從小沒了父親,之後又被冤枉投降和母親分離,姜維這個人是真的好可憐的一個人。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姜維,明知大勢已去仍然執著逆流而行,他是蜀漢最後的光!

總會有一種人不在意生活的蠅營狗苟,心中永遠都是理想,不自量力地為此努力,死了也不肯鬆手,各個朝代都會有那種試圖以一己之力抵抗歷史洪流的人,死的悲壯,讓人心懷敬意。今天說的就是蜀漢最後的光——姜維。

▲姜維劇照

姜維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父親原本是天水郡的一個小吏,為了抵抗邊境民族侵襲而死。後來姜維做了曹魏的一個小吏,姜維和諸葛亮的相遇實在巧合。當時諸葛亮出祁山,派遣馬謖鎮守街亭,誰知道馬謖只是紙上談兵,不會因地制宜,讓北征失敗。戰場附近的曹魏官吏早早逃跑,姜維想回到城池保命,結果城池緊閉,諸葛亮順便把姜維一干人等招降帶回蜀地。

這個巧合,讓諸葛亮撿到一個寶,他覺得姜維是可造之才,不理會身為曹魏官吏的身份,悉心教導,將自己的本領相傳,這讓姜維十分感動,接下來的幾十年裡,這份無條件的信任成為了姜維心中不滅的火焰,不管外界的環境如何變幻。

▲諸葛亮和姜維劇照

諸葛亮死後,姜維扛起了北伐的大旗,姜維先後北伐十餘次,有一次勝利巨大,殲滅曹軍萬餘人,是所有北伐之中成果最大的,原本可以一鼓作氣擴大優勢,但是由於長期作戰,頻繁打仗,導致後方經濟吃緊,糧草不夠,不得不停止。在諸葛亮死後,後方大本營出了很大問題,宦官專權朝堂不穩。劉禪廢除諸葛亮時期行政方式,讓主事人費禕疲於應付,後來老一輩政治人物死後整個政權發生動盪,迫使姜維只能加緊北伐事宜。

姜維是蜀漢最後的脊樑,疲敝之地,率領面有菜色的士兵對抗身強力壯的曹軍。將領上曹軍有鍾會以及鄧艾,姜維只能苦於應付。最後鄧艾奇襲成功,迫使劉禪投降,浴血奮戰的姜維怒斥地說,我都已經準備為國捐軀,現在卻讓我投降?即便是投降曹軍,姜維也不放過任何可以重振蜀漢的機會。遊說鍾會反叛,即便最後失敗,還是用自己的生命搭上了鍾會和鄧艾,死的悲壯,讓人心懷敬意。

▲姜維劇照

在北伐過程中姜維的確有很多問題處理不好,常被人詬病北伐太過於頻繁,但是隻為了與諸葛亮惺惺相惜,自己的理想,正面面對這麼強悍的對手,五六十歲的人,一輩子物慾上沒有什麼要求,遇見諸葛亮之後執著蜀漢了幾十年,忠心耿耿,這樣的人才是蜀漢的脊樑,士為知己者死,讓人敬佩。蜀漢最後的光,光滅了,漢也就消失了。

分享有趣有料的歷史故事和觀點,我是醉愛談歷史,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