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軍方有意為難,口徑就變了5次:歐文衝鋒槍的艱難上位史

1940年,澳大利亞陸軍維多利亞兵營一名24歲的二等兵被突然叫到營地指揮官辦公室中辦理調任手續。這名二等兵所在的營地指揮官只知道,這名二等兵被調走似乎和研製新型軍械有關,至於被調走的二等兵,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伊夫林·歐文(Evelyn Owen)。

被埋沒的土造衝鋒槍

伊夫林·歐文被調走一事的原因,得從他入伍之前說起。伊夫林·歐文的家鄉是伍倫貢(Wollongong),和當時大多數男孩不一樣,他喜歡研究一些機械小玩意兒,甚至在30年代末鼓搗出一把發射.22LR口徑土造衝鋒槍。後來伊夫林·歐文入伍,這支土造衝鋒槍沒槍證,也沒掛牌,卻能打得響,絕對是一個違法的物件,所以他將這支土造衝鋒槍就放在了院子的角落中。入伍後的伊夫林·歐文曾經向部隊介紹過自己曾做出的衝鋒槍,不過澳大利亞軍隊中沒有人會重視一個二等兵所製作的土造衝鋒槍,單單是發射.22LR口徑這一點,就讓他們認為那肯定是一把玩具槍。


疑似軍方有意為難,口徑就變了5次:歐文衝鋒槍的艱難上位史

伊夫林·歐文(右)


伊夫林·歐文的土造衝鋒槍之所以採用.22LR口徑槍彈,是因為當時伊夫林·歐文只能搞到這個口徑的槍彈。1940年,伊夫林·歐文家鄉一位充滿好奇心的鄰居讓事情發生了轉機。

文森特·沃道爾的敏銳嗅覺

1940年,伊夫林·歐文的鄰居文森特·沃道爾(Vincent Wardell)無意之中發現了這支土造衝鋒槍,當時已經入伍的伊夫林·歐文正在伍倫貢休假。好奇心的驅使下,森特·沃道爾找來伊夫林·歐文詢問這支土造衝鋒槍是怎麼回事,伊夫林·歐文這才向文森特·沃道爾展示了這支土造衝鋒槍,並講解了部分設計原理。


疑似軍方有意為難,口徑就變了5次:歐文衝鋒槍的艱難上位史

重力下歐文衝鋒槍供彈和拋殼系統非常可靠


文森特·沃道爾的工作很特殊,是萊薩特公司的經理,而在當時萊薩特公司正是為澳大利亞軍隊的採購供應商。所以與其說文森特·沃道爾對伊夫林·歐文的圖造衝鋒槍好奇,不如說是職業習慣讓文森特·沃道爾認真對待每一支槍。經過與伊夫林·歐文溝通,文森特·沃道爾將這支土造衝鋒槍帶回了辦公室,開始與萊薩特公司的工程師弗雷迪·昆茲勒(Freddie Kunzler)研究這支長相奇葩的槍械。他們驚奇的發現,這支土造衝鋒槍射擊手感非常好,而且設計合理可靠性高。之後兩人開始對這支土造衝鋒槍的細節進行了小幅度修改,開始將其作為樣槍交予澳大利亞軍方。


疑似軍方有意為難,口徑就變了5次:歐文衝鋒槍的艱難上位史

拋殼挺在彈匣中,這讓歐文衝鋒槍機匣內的結構變得非常簡單


澳大利亞軍方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一直都想將斯登衝鋒槍作為澳軍的制式武器,只有少數軍官在試射後看好這支土造衝鋒槍,併為文森特·沃道爾提供了部分支持,其中之一就是將伊夫林·歐文調回協助新槍的研製,文森特·沃道爾的工作也為新槍冠以“歐文衝鋒槍”的名字。除了研製新槍外,文森特·沃道爾也開始提前為歐文衝鋒槍造勢,宣傳該槍為“澳洲人自己的槍”、“小男孩出於愛國情懷而發明的槍械”等。

艱難上位

1940年,日本已經對澳洲產生了明顯威脅。在文森特·沃道爾等人的努力下,澳大利亞軍方終於給予了歐文衝鋒槍項目名義上的支持。不過讓人不解的是,澳大利亞軍方似乎一直有意為難文森特·沃道爾的團隊,單是口徑就變更了4次,先後要求文森特·沃道爾提供發射.38S&W、.32、.45ACP和.455韋伯利彈的樣槍。不過隨著戰事吃緊和歐文衝鋒槍的宣傳力度加大,最終澳大利亞官員明確指出對歐文衝鋒槍的測試工作要保證公平公正。


疑似軍方有意為難,口徑就變了5次:歐文衝鋒槍的艱難上位史

所有歐文衝鋒槍的槍口都有一個4孔制退器


最終,發射9毫米帕彈的歐文衝鋒槍與MP38、斯登、湯普遜等知名衝鋒槍同臺競技。出人意料的是,在操作手感、機械可靠性、易生產程度等方面,歐文衝鋒槍勝過了所有對手,自此歐文衝鋒槍才正式列入澳軍的裝備序列之中。

尾聲

值得一提的是,歐文衝鋒槍後來主要交予萊薩特公司生產,而且萊薩特公司給軍方的報價與成本價差不了多少。伊夫林·歐文也成為了萊薩特公司的僱員,做一些歐文衝鋒槍品控方面的工作。不過在伊夫林·歐文在一次性領取了一萬英鎊獎金之後就染上了酗酒的惡習,之後一事無成,只留下了年輕時的名號。


疑似軍方有意為難,口徑就變了5次:歐文衝鋒槍的艱難上位史

宣傳歐文衝鋒槍的車輛


歐文衝鋒槍的成功,主要因為文森特·沃道爾等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歐文衝鋒槍立項初期,文森特·沃道爾等人幾乎自掏腰包來為軍方製造樣槍。截止1944年年末,一共有45萬支歐文衝鋒槍出廠,並且其中有不少服役到了越南戰爭時期,絕對算得上是一款優秀的衝鋒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