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最好的出路是什麼?

君蘭珂韻1


在家種地只能有微薄的收入,只能外出打工,年紀大的在家看孩子,年輕人都在外面闖


嫣兒的生活


這個問題我可以告訴大家,總結一下歷史經驗,又面對一下現實,就可以得出答案。不管你是分田單幹也好,還是把土地集約由種糧大戶來承包也好,都不是好的出路。

有人說用種種大戶來承包土地,農民又過去給種糧大戶打工,發工資,這和解放前無地農民給地主幹活求生有無異同,孤且不平論。就論農民為大戶幹活是不是一心一意出工又出力,把你大戶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恐怕是為了你的工資才幹的,要知道,現在的農民到處都可以打工,到處都可以掙錢。如果你對農工待得不好或因受災減產發起工資或拖欠工資,看你這種糧大戶怎樣去擺平。告訴你,現在農民可不是舊社會的農民,地主的壓迫和剝削只能忍氣吞聲,不敢造次,現在你試試,如有了矛盾,一是不幹了,二是聯合起來和你拼個你死我活,最後逼得你大戶一是要讓步,一讓你就虧得更利害,還有收益嗎?二是連夜卷席逃跑躲賬去滾蛋。你說有這種可能不?

所以,無論單幹還是集約由大戶承包來發展農業,不是農民的好出路,

如果按新中國剛成立時,實行公糧制度,在結合現去對農民的各種補貼,可能會留住農民少外出,多用心種糧,即使到外打工,土地不會拋荒。但也不是上策,因力量有限,一遇自然災害那就慘了。

我還是認為把農民又組織起來,走集體化道路,可以借鑑過去人民公社的一些成功地方,棄其不合理的地方,實行社會主義集體化管理,讓農民為國家多產量,為國家貢獻。到那時,對農民實行退休制度,享受退休金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有誰還敢說不應該的呢?

不過呢,有好路但估計有不少人是不樂意去走的,因為始終認為外出打工或做生意錢掙得多並來得快吹糠見米,又自由,沒有約束,在家的農友也同樣認為集體不自由,單幹想做就做,農忙做閒月耍,對於天天象工人一樣上班,對於一部分想自由的農家人來說,是不願回到集體的。他們的口頭語是吃孬點,耍好點。

所以現在不管走哪條路都難,還需高人指點。


用戶陳維仁501


謝謝師友們和平臺老師鼓勵和關愛。

分田到戶四十多年,由於土地少,農民種的糧食只要自己吃得飽,哪顧優質和有機,農副產品更是盲目種植,跟風種植,豐收了,反而滯銷,只好看著在田間白白的爛掉。不但掙不到錢,還要賠上種子化肥錢。可以這樣講,這麼多年的聯產承包,只能得到溫飽,根本談不上富裕和小康。實踐證明,一家一戶聯家承包是難以發展農村農業。

只有農民組織起來,走集體化之路,成立農業公司,集中土地,應地制宜,不搞盲目種植,重複種植,發展名優特和有機農產品,來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擴大農產品知名度,吸引城市居民到鄉村旅遊,採摘,和互聯網訂單形式減少中間環節,讓真正的優質有機價廉物美的農產品,出現在城市居民的餐桌。既能讓城市居民吃得放心,也讓農民增產又增收。

政府要積極支持農村發展,將農業科技人員的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及時推廣到農村,在資金,農機補貼,農村基礎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引導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到農村落戶,鼓勵農村農民興辦工廠,發展經濟,解決富餘勞動力就業。以上本人觀點,知識有限,歡迎師友們評論。(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