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詞人,才思敏捷,卻因恃才不羈,終生不得志

大家都明白,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實,在唐朝就有了花間派詞人,代表人物是韋莊與溫庭筠。

他是唐朝詞人,才思敏捷,卻因恃才不羈,終生不得志

溫庭筠(約812—866),相貌奇醜,但年輕時就以詞賦兼工,才思敏捷知名。

一次,李商隱對他說:“我近來有一聯,‘遠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輔’,沒有偶句。”溫庭筠隨口說:“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書”(注:召公是西周初年的輔政大臣,作了三十多年的官,兢兢業業,和周公齊名;郭令即郭子儀,曾經做過很多年中書令,主持官吏考核高達24次,被唐德宗尊為“尚父”)

還有一次,唐宣宗出了個上聯“金步搖”,許多官員、進士都對不上,溫庭筠卻脫口說:“玉條脫”。

宣宗大慰,再出“白頭翁”,溫庭筠快答“

蒼耳子”(“白頭翁”與“蒼耳”都是藥材名,而,更是天衣無縫)。


溫庭筠雖然有才,但卻性喜譏刺,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看不起人。

他是唐朝詞人,才思敏捷,卻因恃才不羈,終生不得志

當年他經常出入丞相令狐綯府中,丞相對他也很恭敬,那次就向他請教“玉條脫”典出何處?

溫庭筠語帶譏諷:“這都不知,真是‘中書省內坐將軍’,有空了你去翻《南華經》,就知道了。”

又一次,令狐綯見宣宗喜歡《菩薩蠻》便請溫代刀,並拜託他千萬保密。

寫詞溫庭筠來說,小菜一帖,滿口答應,一揮而就: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詞寫得很好,宣宗很滿意。可是沒多久就知道是溫庭筠作的。

這讓令弧綯很沒面子,再也不相信溫庭筠了,並給了他許多苦吃。


最搞笑的是,有次宣宗微服外出,與溫庭筠相遇,由於天氣較暗,競沒認出皇上。

傲慢地問皇上:“你當的什麼官啊?是司馬還是長史?”

宣宗不悅,答道:“不是。”

溫又問:“那是縣尉、主簿?”

宣宗臉色一變“都不是。”

他是唐朝詞人,才思敏捷,卻因恃才不羈,終生不得志

回宮後,宣宗還是氣不打一處來,立即下旨,將他貶為坊城尉。在詔書中寫道:

“學者以德為重,文章為末。而汝,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優亦無補。”

自此,溫庭筠就過上了客居貶謫生活,淪落到教書、代考,一直到客死他鄉,也未再進京。

他的那首《望江南》便深深地表達了自己的失望: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全詞二十七字,起筆平淡不驚:梳洗打扮後,滿心期侍地爬上高樓眺望。

然而,第二句便陷入了失望中——過盡千帆皆不是,只看到晚霞照著江水默默無語。

第三句,盼望的結果——腸斷荒洲!


瑰谷想說:自古文人相輕,因恃才傲物、譏諷得罪人的事還真不少。

現今社會批評、反駁挑毛病的也不少。尤其網絡時代,隱藏的鍵盤俠、端碗吃飯放碗罵孃的崇洋派,還是留點口德吧。

反對很簡單,建設卻很難!

他是唐朝詞人,才思敏捷,卻因恃才不羈,終生不得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