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栽植戶 楊樹速生豐產栽培技術

  栽植速生楊樹是我市農村調整經濟結構、農民發家致富的可靠選擇,為我市的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良種壯苗

  選擇適宜的良種,是楊樹豐產林栽培成敗的關鍵措施之一。在我市普遍表現好的有意楊69、72,歐美楊107、108,2000系列(2001、2003、2025)楊,魯山楊,天演楊,抗蟲楊,南林95、895,丹紅楊等,可作為首選優良品種。工程造林應選擇楊樹Ⅰ、Ⅱ級合格苗。其中,根系發達,根幅大於40cm,無病蟲害和機械損傷,苗高3.5m以上,地徑3cm以上為Ⅰ級苗;地徑2.5cm以上,苗高3m以上為Ⅱ級苗。

  二、 造林地選擇

  選擇適宜楊樹生長的造林地,是實現楊樹速生豐產的基本條件。楊樹為深根性樹種,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溼潤、排水良好的沖積土上生長最好,主要適宜平原地區和河灘地。近年來,各地加大了改地適樹的措施,在丘崗地和山區進行大穴和機械整地,加大施肥和撫育措施促進林木生長,同樣可達到速生豐產的目的。

  三、科學整地和認真栽植

  1、科學整地:在地勢平坦,面積較大的地段,採取全面翻耕,挖栽植穴造林,可以套種農作物,以耕代撫。帶狀整地有利於造林與種植農作物、果樹等經濟作物套種,可以充分發揮林木生長邊緣優勢,在經濟效益上能以短養長。在河灘地和退耕地上可採用穴狀整地。我市平原主要採取全面整地和大穴整地,在丘崗地和山區主要採用機械抽槽整地。整地時間一般要求比造林提前1-2個季節,採用秋冬季節整地,土壤疏鬆的河灘地也可隨整隨造。整地規格:潮土和沙壤土為60cm見方,水稻土80cm見方,黃褐土100cm見方。必須施基肥,每穴施腐熟的農家肥10-30公斤,或專用肥1-2公斤或氮肥、磷肥各1公斤,與土壤充分拌勻後,填入穴底部,切不可與苗木根系直接接觸,以免傷根,影響造林成活率。

  2、科學栽植:楊樹主要是春季和秋冬季造林,以春季造林為主,宜在早春2月初至3月初進行,最晚不要遲於3月中旬,最好是在下雨前後造林,有利於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用的苗木在起苗、運苗、栽植的各個環節,都要防止苗木失水。最好就近隨起隨栽植,因長途運輸和假植而失水的苗木要浸泡2天以上,確保苗木含水量。按"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式進行造林,做到"穴大、根舒、深栽、打實"。栽植深度以50~70 cm(以苗地頸處往上埋30cm左右)為宜。在遇到天旱時或有條件的地方,栽後及時澆定根水,提高造林成活率。近年來,有些立地條件好的地方開展了插乾造林,效果很好,可大幅度降低造林成本;土壤要深厚、疏鬆、肥沃、溼潤、排水良好,才能確保造林成活率。

  四、造林密度控制

  1、選擇適宜的造林密度:培育大中徑材的,以株行距3×3m、3×4m、4×5m、4×6m為宜,密度為每畝28-74株;培育短輪伐期紙漿原料林的株行距為2×4m、2×3m,密度為每畝83-111株。在以上造林密度的基礎上,立地條件好的造林地,生長快、樹冠較大的品種,密度小些;立地條件較差,選用幹形通直、冠形較窄的品種,密度可以大些。

  2、寬窄行配置:採用寬窄行配置,形成多個效應帶,提高林木生長量,同時可實行農林複合經營,間作農作物,增加經濟收入。株行距2m×2m×8~12m。密度為每畝48-67株。

  3、營造混交林:楊樹與刺槐、杞柳等混交,效果很好。

  五、撫育管理

  "三分造,七分管",說明撫育管理的重要,是確保成林,成材見效的關鍵。管理不到位,將影響林木生長,甚至導致造林失敗。

  1、鬆土除草:林分鬱閉前,每年除草不少於兩次,鬆土不少於一次,實行農林間作時可與農作物管理結合進行。林分鬱閉後可根據林地實際情況適當除草。特別是土質粘重的林地,最好秋冬季深翻一次,促進土壤風化和疏鬆。

  2、施肥:每年5-6月,在楊樹的生長旺期追肥1-2次,以氮肥為主,磷肥為輔,用楊樹專用肥、尿素和複合肥均可。施肥量每次每株前3年施0.2~0.4kg;第4年後施0.5~1kg,造林當年可晚施、少施,隨林齡增加可適當多施,並注意氮磷鉀的配合。追肥採用穴施或溝施,部位在樹冠邊緣,深度為0.2~0.4m,最好與澆水結合進行。

  3、修枝:栽植後兩年內只剪除影響主幹生長的競爭枝;第三年起可進行適量修枝(當幼樹胸徑達到8-10cm開始修枝),修枝量應掌握在林分鬱閉前保留樹冠佔樹高2/3以上,鬱閉後,保留樹冠佔樹高1/2,到樹高25m以上保留樹冠佔樹高1/3。修枝應在秋季樹木落葉後樹木休眠期進行;修枝時緊貼枝條基部由下向上修剪,不留樁,截口要平,切忌造成木質部和樹皮的撕裂,以免影響傷口癒合。

  4、間作:在林分鬱閉以前實行農林間作,不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還可通過對農作物的管理,起到撫育幼林,促進林木生長,增加收益的作用,可間作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或瓜菜、藥材、小麥等。間作物與林木要保持50cm以上的距離。

  5、撫育間伐:當林分鬱閉度達0.9以上,一般在林齡3-5年後,即可進行間伐。一般採取機械撫育間伐法,即隔1-2行砍1行或隔1-2株砍1株,間伐強度(株數)為30-50%。根據培育目標,主伐前間伐次數一般1-2次,間隔期3-5年。

  6、農林牧複合經營:建立楊樹與農、藥材、食用菌、草、牧等多種人工林複合經營模式,能顯著提高綜合效益。採用寬窄行農林複合經營模式,促進林業和農業雙豐收。商城和淮濱等地在中齡林下養雞、放牛,效果很好,既增加了養殖收入,又促進了林木生長。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種植食用菌,也是很好的複合經營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