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也能成非凡事

作者 | 羔羊先生

平凡人,也能成非凡事

1


疫情之中,沒處使勁兒的大學生們都解鎖了許多新技能:


開挖掘機,種地,直播等等。


表面上看像是無事可做被逼無奈,但實際上,是人們經歷過漫長的無聊之後渴望提升自己。


我也想學些什麼。


一直以來,我都羨慕並且渴望成為寫作者。我喜歡歡看朋友圈裡的文章,它們往往層層剖析,深入淺出地說明道理,或是傳遞一種情感,讓讀者獲得心靈的力量。


我也想向別人傳遞自己的能量。


從去年起,我就斷斷續續地嘗試,但是都以失敗告終。


相信很多嘗試新媒體寫作的人都跟我有同樣的遭遇:自以為文筆好,自以為的一篇好文章能上稿。但現實經常是,投稿之後石沉大海,再無聲響。


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個寫作訓練營。


當時突然想起曾經看到一篇文章裡說,接受碎片化信息難以得到成長,系統性地學習才能真正掌握一門技能。


看到訓練營的課表是由點及面,循序漸進的,於是我便心動了。


“試試吧,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再不成功就放棄吧。”我這麼告訴自己。

平凡人,也能成非凡事

2


許多人想學習新媒體寫作的原因是賺錢,我也不例外,是懷著一顆功利心而來。


靠自己的作品賺錢,那才是最踏實最開心的買賣。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賦閒在家,寫作變現便是最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阿德勒說:“如果沒有目標作為支撐,只是虛化地想象著提升自己,那麼我們就像演戲一樣,會覺得自己不是自己。


於是我定了一個小目標:一個月之內上稿一篇。


因為功利心的驅動,我完成作業的情緒很高漲。


我一直相信老師說的,“把每一步走好,搭好骨架,最後就能把文章打磨成有血有肉的佳作。”


但現實並不像想象之中那麼順利。


選題,邏輯,素材完成了之後,在開始成稿的時候,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老師提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我一個一個地修改。


詢問老師的次數多到讓我不太好意思。我心想:如果我是老師,很可能對這種千瘡百孔的文章早就沒有耐心了吧。


但老師們沒有,她們總是認真仔細地與我討論文章裡存在的問題,一次次,一點點地修改。最初看到滿篇的紅色標註,我也並沒有崩潰,反而更加細心地修改。


因為我知道,穿過黑暗,黎明就不遠了。


也是因為功利心的驅動,我總是很著急,經常一改完就把文檔給老師發過去,自己都捨不得看。


剛發過去,我就又發現了文章的許多漏洞。


“快是好事,但不要急,後面修改之後過兩個小時再看下吧,你冷靜一下,也讓稿子冷卻一下。”老師如是說。


我長了教訓,於是一天根據老師的建議改上好幾次,每一次改完都讓自己冷靜兩個小時。


再發過去時,老師說明顯能感覺到我的進步。


於是我便把腳步放慢,心態放平,因為這樣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老師們很有方法,她們不會直接告訴我正確答案,卻會引導我一次再一次地深入思考。


就是這樣,我加速成長,一篇凹凸不平的稿子終於讓我給打磨光滑了。


上了人生第一篇稿,收穫了人生第一桶金,突然覺得容光煥發,未來可期。


時間正好還差兩天就到一個月了,我算是按時地完成了自己定下的目標。


正像一位名人曾說,“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中途放棄的人。

平凡人,也能成非凡事


3


成功上稿之後,我急著跟老爸顯擺。


因為我知道老爸酷愛讀書,但不怎麼寫作,我早就想著,如果我能成功,就要攛掇老爸一起上這艘快艇。


老師說,我的問題在於輸入太少,也就是平時讀書太少。


而老爸喜歡輸入,但沒怎麼輸出。


我想,我倆這要是搭檔起來,那可就是“父子連心,其利斷金”了。


我說服了老爸一起加入,準備一起創造新的輝煌。


如果你也有夢想,我建議你也試著朝夢想拼一把。成功了叫經驗,失敗了叫做經歷,若沒有嘗試過,那便沒有進步,也沒有成長。


我們總以為有成績的人都不是平凡的人,可又有誰說你就是平凡的人呢?


哪怕平凡如我,也能做不平凡的事。任何鹹魚,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也有翻身的機會。

平凡人,也能成非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