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能堡會戰,帝國之殤

1914年坦能堡會戰,又稱為坦嫩貝格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一次戰役。這次戰役是在1914年8月17日至9月2日爆發的。 在1914年8月17日,俄羅斯帝國第一和第二集團軍侵入東普魯士,向首府哥尼斯堡進發。俄軍成功地進入德國,直到德國第八集團軍在8月20日反擊。德軍設計了一個陷阱,讓由南向上的俄國第二集團軍提前進入德國,但德軍從該集團軍兩翼實施鉗形攻勢並將其主力圍殲,俄第二集團軍司令員薩姆索諾夫兵敗自殺。在9月2日,俄軍放棄了整個任務。俄軍從坦能堡會戰後,沒有再向德國領土進攻

為什麼俄國要先發制人?

坦能堡會戰,帝國之殤

1914年,德國和俄國關係惡劣,德皇威廉送使者給俄皇尼古拉二世質問他是否參加戰爭,但是使者錯把拒絕和同意之後的文書都交給了尼古拉二世,導致尼古拉二世惱羞成怒,考慮到維護本國尊嚴和塞爾維亞民族統一戰線,俄國加入了協約國。

在施裡分計劃發動之後,德國軍隊迅速擊潰了法軍,法國人為了轉移德軍兵力,請求俄國在東線組織進攻,於是俄國迅速招兵,併發起進攻。

戰爭始末

俄國人迅速佔領了大部分東普魯士地區,在沒有遇到太多抵抗之下,俄國軍心膨脹,且軍隊素質極差,掉隊人數極多,行軍速度快慢不一,指揮官私自分兵。

德國貴族請求威廉收復東普魯士和他們的屬地,德皇派遣興登堡擊潰俄軍,興登堡利用陷阱試圖包抄俄軍。

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於8月23日下午到達馬林堡。興登堡在回憶錄中告訴我們,德軍在一名被打死的俄國軍官的筆記本里發現了一份文件,文件上記載著俄軍發動集中攻勢的詳細計劃。興登堡並沒有說明這一情報是什麼時候到手的,但據推測大概是在他抵達之時得到的。很明顯,這份情況的獲得使德軍司令部對倫南坎普夫的動向沒有把握。直到25日,根據一份被截獲的無線電報,德軍司令部清楚地得知倫南坎普夫的行動非常緩慢,因此魯登道夫決定在其正面只擺上1個騎兵師(欠1個旅)。

倫南坎普夫與薩姆索諾夫在中國的滿洲曾有過激烈爭吵,兩人最終在火車站的站臺上相互毆打起來。在彌留之際,霍夫曼還對約翰·惠勒·貝內特爵士說,“如果滑鐵盧

坦能堡會戰,帝國之殤

戰役是在伊頓運動場上打勝的話,那麼,坦嫩貝格戰役則是在瀋陽火車站的站臺上打敗的。”

在被包抄之後,論南坎普夫拒絕增援薩姆索洛夫,最終後者兵敗自殺,前者損失慘重。

這次戰役使得俄國無法集結兵力繼續進攻德國,表現出了德國將領的精彩指揮,但是為法國反擊爭取了寶貴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