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人,都有這種思維: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自己培養

關注【商界績效之道】,私信“資料”

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培養自己的大局觀,格局思維,價值鏈管理,你的價值就會越來越高,不管打工還是創業都會受用終身
優秀的人,都有這種思維: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自己培養

01

先說兩個白手起家老闆的故事:

老闆甲,我剛來北京時的第一位老闆,白手起家,憑藉自己北漂多年的積累,攢下了第一桶金,終於從一家行業排名前幾的公司高管翻身成老闆。

他是技術起家,做事講究一板一眼,認真,嚴謹,跟他那張見人就覺得感覺欠他錢的黑臉,可以說相得益彰。

在他手下做事那兩年,可以說受盡了辛酸和苦累,剛到北京的我舉目無親,無依無靠,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經謝天謝地了,苛刻就苛刻點吧。

那兩年的日子確實清苦,一開始他父親給我們員工做飯,吃得還是不錯的,做飯也好吃。後來,他父親蒸米飯沒熟,放水放少了,不知道是回款不順還是什麼原因,當著我們七八號人大罵了老人一頓,老人當天就離開了,再也沒回來。

接著從老家找來一個大叔,這大叔說我們一個個吃得太胖了,又不鍛鍊,天天坐辦公室,應該吃素點,天天蘿蔔、青菜、白菜、豆腐,大冬天早上也不炒個菜,天天就是自制的鹹菜,頭天買的饅頭熱一熱,玉米粥,就這麼湊合了。更可怕的是連油也不捨得買了,買一大塊肥肉自己煉油,這玩意兒炒菜是香,但是越吃越胖啊。

吃的方面忍就忍了吧,工作上,996那是正常現象,雖然說晚上六點下班,但是吃過晚飯,老闆就在公司一坐,看報紙,我們也沒地方出去玩,只好坐在工位上幹活,老闆經常說的就是,趁著年輕多學東西。錢少點沒關係,會多起來的,有哪個老闆願意手把手教你們怎麼工作。

但是,錢太少了,學的差不多了,我果斷就撤了,不跟他玩了。

後來,遇到了老闆乙。

老闆乙也是白手起家的,不過他是做銷售起家的,對員工很不錯,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規矩,考勤制度上寬容很多,只要能出成績,怎麼都好說,愛喝酒,酒桌上不把我們灌趴下不算完,最後往往就他一個人沒喝醉。這個老闆乙給的待遇不錯,他不手把手地教,哪有心思跟你玩呢,只要對工作有幫助,他直接請人來教,能花錢解決的事絕不自己動手,平時也不在公司,每個月見面就是喝酒,批評和表揚都在酒桌上。公司的日常管理他不怎麼插手,獎罰都有經理人,他見了你笑嘻嘻的,看你不順眼,酒桌上灌吐你。

多年過去了,老闆甲不知所蹤,老闆乙如日中天。之前覺得他倆都沒錯,不過是管理方式不同而已,現在看來,老闆的格局,真的很重要。

優秀的人,都有這種思維: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自己培養

02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中,講了四類人:從業人員、個體戶、商業老闆、投資家。

老闆甲由一個辛苦打拼的高管變成了個體戶(當時公司都沒註冊),在他的潛意識裡,我們就是從他那領錢的,我們能找到工作在北京有個落腳的地方還得感謝他,所以不管從吃住還是工資上對我們很苛刻,老闆乙呢,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大家都是為他賺錢的,只有大家賺更多的錢,他才能拿更多。

老闆甲:自己努力工作,才會賺更多的錢;少給別人錢,自己就賺了。

老闆乙:讓別人願意拼命工作,自己才會賺更多的錢;給別人更多的錢,自己才會有更多的錢。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分類的這四類人,我們可以分析一下:

你會發現,前面兩類人,著眼點在事上,後面的兩類人相對在人身上。後面兩類人,更擅長的不是做事,而是交換,拿錢換時間,拿錢換空間,拿錢換市場。

優秀的人,都有這種思維: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自己培養

03

生活中也有四類人:

第一類,努力工作,天天996,997的。

第二類,準時上下班的。

第三類,失業或者失敗在家待業,經常做點兼職的。

第四類,老闆、商人,有固定資產,他們是投資型的人。

前三類人的潛意識基本上就是:我要努力工作,用自己的才能賺錢,典型的勞動者思維。

第四類人,如大公司老闆、投資人,他們不靠自己努力工作賺錢,他們更多的精力投入在選人用人上,他們跟員工談的是分成是股權,他們要做的就是激勵人,跟人分更多的錢,別人才會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優秀的人,都有這種思維: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自己培養

04

所以,對我們個人來說,一定要建立個人的商業模式,我們可以從這兩點出發:

(1)接納自己不擅長的東西,承認自己的不足,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做事才會如魚得水,才能在某個領域獲得持續增值和增長。

(2)請優秀的人幫自己工作

放下努力工作才能賺錢的想法吧,做喜歡做並且擅長做的事,你一樣可以賺錢,不擅長的部分,交給優秀的人,讓優秀的人幫你工作。

學會用人所長,可能是我們一生都應該學習的技能,如果你能請到足夠多足夠優秀的人幫你做事,你完全可以有更多精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成就別人也成就自己,這就是“自立立人,自達達人”。

做管理、做事業,吃透這四個字,真的會輕鬆很多。

優秀的人,都有這種思維: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自己培養

05

那麼,如何培養自己的這種格局思維?

(1)思考價值鏈

不管打工還是做管理或者創業,一定要思考你所處的價值鏈,做價值鏈上自己喜歡並擅長的事,高價值地做事。

(2)做事多從全局考慮

從全局角度看事情,誰適合做什麼事,自己適合做什麼事,如何才能做到最優化資源配置,你的眼光和見識會越來越高。

(3)重新定義自己

專業的事自己絕對不碰,除非你擅長。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全局的統領者,資源的協調者,做關鍵性的輔助工作,而不是什麼事都親力親為。

在日積月累中,培養自己的大局觀,格局思維,價值鏈管理,你的價值就會越來越高,不管打工還是創業都會受用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