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掃地僧":腳踩布鞋走紅,享受副部級待遇,還是遙感界的泰斗

中科院

在這個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里,大多數人都被商品和無止盡的享樂裹挾著,被慾望鞭撻著。我們需要"消費"來滿足物質和精神生活,儼然已經成為消費主義社會的忠實奴僕。這便是依靠消費來自我建構的新興一代。

可是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有許多剛正不阿的老前輩堅持著做自己,於樸素之中縱享人生清歡。他因為腳踩一雙"布鞋"而走紅網絡,這是為何?因為他是一位穿著簡樸布鞋在高校做講座的教授。

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小文,享受著副部級待遇和極高的地位。然而他為人處世卻極為低調、淡泊名利,不被浮華的消費主義要挾,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研究、教書育人。甚至有人戲稱他為"掃地僧",這說來還與"布鞋"相關。由此,我們一同來了解李小文的清味人生吧。

中科院

1、 穿著布鞋的"掃地僧"

作為中國遙感領域泰斗級專家的李小文,擁有著卓越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水平。這樣的大神自然會被各個高校邀請去做講座,因而在李小文生前,時常成為各個高校的座上賓。

雖然是去到國內各所著名高校,他也未曾改變自己平時一貫的穿著作風。依然是一雙極其樸素的北京老布鞋,簡單的黑衣黑褲,時常蓄著鬍子,頭髮也是一如往常十分清簡的造型。

他每次便是如此,為大家講授自己的畢生所學。臺下有許多慕名前來的觀眾,都為李小文院士的樸實無華、淡泊名利所感動。那麼這又和"掃地僧"有什麼關係呢?

中科院

原來是觀眾都覺得李小文院士穿著布鞋的清瘦形象,與《天龍八部》裡的低調、沉默、卻有著驚人武功的掃地僧,十分相似。想來也是,樸實的山村老人形象與卓越的院士身份交疊在一起,可不就是平日裡低調卻能一鳴驚人的掃地僧麼?所以"掃地僧"這一"頭銜"便歸到了李小文院士的頭上。

後來,李小文做講座的現場圖片和"掃地翁"的相關配文,讓這位樸素的院士走紅網絡。許多老朋友聽說了這一消息,便趕忙去告知他,因為他們認為"掃地翁"這一描述是帶有貶義意味的。

李小文聽聞後,也不生氣,反而表示道,這是一件好事啊,這恰恰反映了大眾心目中對一個真正科學家應有的樸素的本質認識。如此超脫且具有高度的認識,試問有幾人能做到。李小文是一個真正且道德高尚的科學家,潛心科研、不慕名利,彰顯了一代科學家的樸實本色。

中科院

2、 樸實人生

即使是躥紅網絡後,他也並未想著依靠更熱烈的名氣賺取什麼,依舊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去做他的講座。有一些商人陸續找上門來,其中就有華為。華為想邀請李小文院士拍攝他們產品的廣告,他應允了,可是卻表示一分廣告費都不會收

與李小文熟識的人都知道,要與他談錢是非常困難的。他是一個具有高度的俠客精神的人,對生死、對名利,都看得非常非常淡。相較於這些身外之物,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名節、內心的安寧以及一生摯愛的科研事業。因而我們能看見的都是一個樂善好施、淡泊樸素、可親的科學家形象

李小文的講座從來都是座無虛席。有一次他到電子科技大學做講座,離講座開始明明還有十五分鐘,可是原本只能接待600人的報告廳,此刻已經擠滿了1000餘人。豈止是座無虛席,連各條走廊和過道,都擠滿了人。

中科院

他的普通話裡夾雜著四川方言的風味,授課過程中夾帶著幽默的語言,非常能吸引聽眾的注意,臺下的觀眾無不認真聽講。雖是嚴謹的科學類講座,可是現場卻笑聲此起彼伏。由此我們可以對李小文院士的學術聲望和個人魅力可見一斑了。

李小文對消費主義的社會之下的商品研究不多,也不甚喜好,沒有也無所謂。他可能並不是不在意,只是他願意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思考更重要的問題

,除了科研,還有推動人類進步的事業。李小文對於最能夠推動人類進步的有兩個關鍵的要素,其一是人類的好奇心,其二是虛榮心。這二者共同驅動人類向自己的未至之境出發和探索。

李小文院士便是這樣一個人,他的人生沒有被消費主義社會的商品堆砌得滿滿當當,身居高位的他也從未被名利所矇蔽。依舊只是做好一個潛心科研的學者、做好一個關心人類命運的先知和智者、做好一個樸實無華卻綻放出無盡光輝的好人。

中科院

3、 身後事

距離那場在電大座無虛席的講座之後沒幾個月的時間,李小文院士便因病在北京逝世,最終享年68歲。他去世的消息傳到大家耳中,網絡上響起了一片關於"世間再無掃地僧"的哀嘆。聽聞過他的人皆為他的樸素人生所感動,為他的卓越貢獻所震驚,為他的優良品質所觸動,因而陷入了深沉的懷念之中。

然而李小文院士的身邊之人,那些真正瞭解他的人,對於他的逝世,倒是看得非常平淡。平淡不是刻薄,不是冷漠,而是因為知曉李小文個人的品性,也願意平靜地祝福他。

其中便有李小文院士的愛人吳老師,她對李老去世並不是特別悲哀。因為身為一直陪伴著丈夫的她心裡早有準備。當時已經病危的他一直堅持不肯住院,僅僅在醫院看過幾次病,他內心裡對自己要走早就有準備,只希望自己能體面地離開,不想接受任何醫療照顧浪費任何人力物力

因而李小文向吳老師囑託道,不必插管、也無需急救,順其自然能更快地解脫痛苦。能

順遂李小文的心願,於大家而言,都是一件很好的事。

李小文院士一生為科研事業奉獻了無止盡的努力,其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質將一個科學家的真實底色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他這一生,是無悔的,是可愛的,是樸實的,是無比燦爛的。我們將永遠對他致以最誠摯的敬意與懷念

文/文史旺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