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見過,有銀行的理財產品爆倉,還要客戶賠的?原油寶嗎?

小小冉


有的,有人為了炒美股在紐約法拉盛這個中國人騙子成堆的地方的某股票經紀公司五百美元開戶炒公司提出的股票最後結果五百美元全部虧損還倒欠幾十美元。炒股全虧還倒欠。


紐約風情


原油寶,中國銀行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因出現投資者爆倉而陷入風波。

該產品為掛鉤境內外原油期貨合約的交易產品,其中美國原油對應的基準標的為“WTI原油期貨合約”。

正是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暴跌,帶動了原油寶價格也落入負值。

採用保證金交易形式、不提供槓桿、交易起點低0.1桶可以買賣、具有強制平倉機制……

這些原油寶產品本身的設計和合約內容現在正被反覆研究。

存在漏洞嗎?設計合理嗎?一系列問題被反覆提及。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梳理了目前關於原油寶事件的七個重要問題。

為什麼不提前移倉換月?

相比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紙原油業務,在4月14至4月15日就已基本完成換月工作,當時的平倉價格基本在每桶21至20美元之間。

在國外,全球最大的原油ETF基金USO也在這個時間前後完成換月。

從邏輯上看,中國銀行選擇在最後交易日移倉,事實上對接了紐約商品交易所對於美國原油各個月份最後交易日的規定,這種設計實際上更能與國際油價市場無縫對接,使得投資者在美國原油到期前,可以充分自主地選擇何時移倉。

從原油寶的合約看,投資者可以自行決定在某一階段自主選擇時間進行移倉換月,但大部分投資者不懂期貨合約的展期性質,以為買了原油寶就不用去管。

實際上中行給投資者提前移倉換月的權利,只是大多數投資者並沒有用,所以被動地在最後交易日由中行移倉換月,導致大量虧損。

為什麼個人操作失敗?

有原油寶的投資者表示,從20號晚上九點半開始,他就一直嘗試平倉操作,結果一直提示網絡錯誤,直到嘗試到晚上十點。

每晚10點是原油寶每天交易的截止時間,而4月20日晚上10點則是原油寶本月合約的最後換月移倉時間。

若投資者可在當晚10點前操作成功,當時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仍為正值,可相對減少損失,不至於賠光本金還欠錢。

為什麼最後時刻中行沒有移倉換月?

根據原油寶合約規定,有投資者疑問,產品設計是若為合約最後交易日,則交易時間為8:00-22:00,為何在22點沒有進行移倉換月?如果中行按照交易時間進行移倉,投資者損失可以降低。

中行公告回覆,22點停止交易不代表22點開始移倉,交割價格參照當日交易所期貨合約的官方結算價,北京時間凌晨2:28-2:30的均價進行結算,美原油05合約4月21日是最後一個交易日,而中行原油寶4月20日展期,正巧碰到了歷史上最低結算價負37.63美元。

也有分析人士稱,這或許與近期美國油市價格暴跌、多頭均已離場有關,中行原油寶遲遲未換月移倉,導致最後無人接盤。

為什麼保證金低於20%時沒有強制平倉?

針對“20%保證金不足將強制平倉”質疑,中國銀行22日就表示,對於原油寶產品,市場價格不為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強制平倉。對於已確定進入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的,將按結算價為客戶完成到期處理,不再盯市、強平。

多位投資者提供的截圖顯示,當保證金充足率低於20%時,銀行將按照“單筆虧損比率從大到小順序”的原則進行逐筆強制平倉,直至保證金充足率比例上升至20%(含)以上為止,當保證金充足率降至50%以下、20%以上時,客戶需要追加保證金。

有媒體致電中國銀行客戶,對方回應稱,中國銀行原油寶若為最後交易日,則交易時間為9點至22點,超過22點銀行不會進行強平操作,而保證金是在20日晚10點後跌至20%以下的。

有業內人士稱,中國銀行產品說明書清楚地表示,該行有權為多頭客戶進行軋差交割,但這不是義務。中國銀行也可以選擇不清倉,具體還要看中國銀行怎麼認定。

為什麼可能出現負值沒有發出預警?

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下稱“芝商所”)實際上在4月15號就修改了規則,允許“負油價”的產生。芝商所發佈測試公告稱,如果出現零或者負價格,其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統將繼續正常運行。

換言之,其已把原油期貨價格跌入負值的情況做過測試,“負油價”在其交易機制層面就可以“放行”。

有市場從業者表示,原油寶理論上是個被動跟蹤型產品,最低只能跌到零。而在芝商所清算所修改了規則之後,可能銀行並未重視這一問題,從而導致在極端行情下難以應對。

高風險產品是否有過度宣傳?

自3月以來,WTI原油一直處於罕見的高波動的行情中。3月9日,WTI原油單日大跌27%;3月18日,大跌16%,緊接著3月19日大漲14%;4月2日和4月3日,分別大漲16%和17%,4月21日大跌38%。

在如此高波動的行情下,即使沒有槓桿,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原油寶也是極高風險的產品,而中行江西分行甚至在微信公眾號推薦原油寶產品,稱“抓住一波活久見的原油行情機會,收益率超過37%,僅僅用了5天”,通過網銀、手機銀行簽約就可以交易了,絲毫不提風險。

“國內原油期貨賬戶又要考試、又要驗資、還要從頭到尾提示風險,而通過銀行參與沒有漲跌停板限制的國外期貨交易,就如此便捷嗎?”有期貨人士發出疑問。

中行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否得當?

中行官網顯示的原油寶(個人賬戶原油業務)適用對象為,境內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對原油市場有一定認識且具備相應風險承受能力的個人客戶。

相關風險提示為:“原油寶交易面臨包括政策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在內的各種風險。受國際上各種政治、經濟因素及突發事件的影響,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實時波動,客戶應充分認識到此項業務可能涉及的風險,並自行承擔價格漲跌波動引起的投資交易風險。”

有投資者說,“我記得開戶挺簡單的,一點開就可以了,沒有資金門檻,在中行辦的銀行卡是網絡開戶的銀行卡”。

“投資原油寶,直接往保證金賬戶打錢,打多少錢都可以,沒有門檻,剛開始原油也是1桶起買。”

有律師稱,紙原油產品因為與國際原油價格掛鉤而帶有期貨屬性,明顯不同於投資者一般理解的金融理財產品。

期貨產品價格有可能跌至負值,理財產品最多賠光本金,因此在向客戶推銷時,金融機構應當充分告知產品的高風險性,並對投資者的抗風險能力做出嚴格評估,將不能承受期貨投資風險的客戶拒之門外。



對鏡依亭霜


有的,規矩是這樣,但中行也有失責的問題。

散戶還是不要碰期貨好了,玩玩期權不香嗎?

https://www.bitoffer.com/cn/register?invite_code=007R2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