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工藝師曾旭:如何區分建盞還原燒和氧化燒

談及建盞燒製,會有許多的“新人”或“外行”迷失在一些看似很專業的概念名詞裡。比如柴燒、電燒、氣燒、正燒、仰燒、還原燒、氧化燒……這裡面最讓人混淆不清的,要數“還原燒VS氧化燒”。接下來,建盞復原小組成員曾騰甫傳承人曾旭帶大家來深入瞭解一下——


建盞工藝師曾旭:如何區分建盞還原燒和氧化燒

1 還原燒與氧化燒的定義

燒窯的窯體,是一個整體的空間。燒窯的時候,除了放入要燒的作品之外,其它空的地方就會佔滿氣體。簡單來說就是,窯裡除了作品,還充盈著許多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氧氣”。而氧氣,是燒窯時很重要的變因。

建盞工藝師曾旭:如何區分建盞還原燒和氧化燒

△ 龍窯柴燒,多為還原燒

所謂“燒”窯,要燒就要有火,火與空氣中的氧元素結合才能完成燃燒。若在燒窯時,在窯中保持持續不斷的空氣進入,或大量補充氧氣進入窯室使其充分燃燒,這就是“氧化燒”;

反之,若用技巧使窯室內缺氧,這時窯火會從土胎與釉水中抽取氧元素,則稱作“還原燒”。

建盞工藝師曾旭:如何區分建盞還原燒和氧化燒

△ 孫建興首創“往電窯裡扔松柴”,製造還原焰

2 、氧化燒與還原燒的表現

氧化燒與還原燒這兩種不同的燒製方式,最大的區別就體現在釉色表現上。簡單來說,氧化燒更側重“色彩”,更外顯;而還原燒更側重“質感”,更內隱。


氧化燒時,因為窯室中氧氣充足,燃料不與礦釉原料發生直接反應。燒製前,只需調配好礦釉配方,然後在燒製時等待高溫將礦釉混合共熔產生顏色,穩定性較之還原燒更高。

而還原燒時,因為窯室內部處在一種人為缺氧的氛圍中,燃料要持續燃燒就必須從礦釉原料,甚至從胎土中抽離氧元素來進行助燃。這時被抽離了氧元素的釉彩原料就會發生化學結構的變化,從而產生質感豐富的結晶釉色。

3 、還原燒與氧化燒的優劣

綜上,還原燒與氧化燒從本質上說,只是燒製氛圍的區別,並無單純的優劣之分。

氧化燒法更穩定,更適用於商業化量產,也更偏向於工藝美術的範疇,適用於色釉類陶瓷的多樣化表現。

而還原燒的過程充滿著未知的可能性,高風險中也常能收穫意外驚喜。釉水的層次、肌理、光澤等方面都會產生耐人尋味的質感變化。

4 、建盞是還原燒的產物

建盞的釉料成分包含:釉基(石英,主要成分是氧化硅)+髮色劑(氧化鐵,作品呈現的顏色)+助熔劑(草木灰)。

建盞工藝師曾旭:如何區分建盞還原燒和氧化燒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建盞的一大特點在於它的胎釉成分中鐵含量極高。而鐵作為其主要的髮色劑,在還原燒的氣氛作用下,充滿著未知的表現空間,最終促成了“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窯變效果。

建盞工藝師曾旭:如何區分建盞還原燒和氧化燒

豐富的變化,也意味著還原燒有一項致命的缺陷——不穩定。因此,燒窯時匠人們必須時刻注意窯火與氣氛的變化,為建盞的成功窯變一路“保駕護航”。儘管如此,充滿變數的還原燒,仍然註定了建盞很難實現量產。

還原燒好比一位亦正亦邪的魔法師。它讓建盞“難產”,同時也賦予了建盞無限的“生機”。以建盞中的神品——曜變為例,它需要在一個非常嚴苛、相當極致的還原氛圍中才有可能誕生。但天時地利人和,萬事俱備的情況下,一個令人驚歎的盞內宇宙即將為您開啟……

還原燒讓建盞因稀而貴,因貴而珍。它賦予建盞的內隱之美,能看見已屬難得,能擁有更是莫大的幸運!


建盞工藝師曾旭:如何區分建盞還原燒和氧化燒

曾旭《九天流螢盞》


建盞工藝師曾旭:如何區分建盞還原燒和氧化燒

曾旭《九天流螢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