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原油寶事件衝擊波:工行浦發暫停衍生品開倉交易

記者|張曉雲

中國銀行原油寶事件正在持續發酵,銀行掛鉤大宗商品的衍生品業務可能將面臨嚴格監管並相繼暫停。

4月27日,工商銀行發佈公告稱,鑑於近期美國原油期貨出現了負價現象,大宗商品市場波動較大,可能造成客戶投資本金或保證金全額損失,為保護客戶權益,根據相關規定,自北京時間2020年4月28日上午9:00起,該行暫停賬戶原油、賬戶天然氣、賬戶銅和賬戶大豆全部產品的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和已經預設的轉期,以及連續產品份額調整均不受影響。

同日,浦發銀行也發佈公告稱,鑑於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波動較大,為保護客戶權益,根據《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賬戶交易業務協議》,自2020年4月28日早8點起,該行暫停賬戶銅、賬戶大豆產品的開倉交易(市價、掛單開倉交易均無法成交),合約到期後無法展期。現有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 此前浦發銀行於4月23日發佈公告自4月24日起暫停賬戶原油產品的開倉交易。

這意味著,工商銀行和浦發銀行暫停了全線掛鉤大宗商品的類期貨產品。而這一系列業務的調整,都源於4月22日集中爆發的中行原油寶事件。

4月21日凌晨,WTI 5月原油期貨一路跌為負值,CME官方結算價報收-37.63美元/桶。該“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也導致了尚未及時完成移倉的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穿倉。

4月21日中行原油寶以“聯絡CME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為理由,暫停交易一天。

4月22日,中行補充公告,暫停原油寶新開倉交易,不過其給出的22日合約結算價格為-37.63美元/桶,這也是當日美油05合約的結算價。

這意味著,投資者不但虧完了本金,還將倒貼銀行2倍資金,並收到了中行的“追債”短信,要求追繳原油寶保證金欠款,否則將納入徵信,由此引發銀行類期貨理財產品的大討論。

目前,原油寶一事已引起監管注意,各大行已在監管的要求下進行自查,並要求遞交自查報告。不少銀行已經停了“紙原油”推薦或停止做多。

建設銀行官網4月22日晚間公告稱,鑑於當前的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因素,自公告之時起,暫停賬戶原油Brent與賬戶原油WTI品種月度合約的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不受影響。

4月23日,交通銀行也發佈公告稱,鑑於當前原油市場價格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因素,自公告之時起,暫停記賬式原油產品的新開盤交易,現有持倉客戶的平盤交易不受影響。

4月23日深夜,中國銀行官網公告稱,針對“原油寶”產品掛鉤WTI 5月合約負結算價格事宜,中行持續與市場相關機構溝通,就4月20日市場異常表現進行交涉。中行將繼續全力以赴維護客戶利益,未來進展情況將適時與客戶保持溝通。

原油寶事件後,中國銀行以“4月24日進行系統升級”為由,面向個人客戶的中銀外匯寶、賬戶貴金屬、雙向寶、對私期權和原油寶等相關業務於系統升級期間階段性暫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