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微博上,曾經流傳著一張無比治癒的萌娃圖。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看到最後的你,是不是瞬間有一種萌化的感覺,內心不由自主地湧出一股暖流:

啊啊啊啊啊,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小生物!

是的,面對可愛的小寶寶,幾乎所有的人都毫無招架之力。

無論是滿身肌肉的大老爺們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速度與激情 8》

還是未婚未育的中年少女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giphy.com

看到小 baby 時,都會不由自主地露出姨母笑,或者趁機摸摸小手臉蛋。

對於已經生了娃的老母親來說,寶寶就相當於一個可愛發光體,一天親個 800 遍都不夠。

知乎上一個關於「出生的一兩個月的小嬰兒可以有多可愛?」的話題,更是吸引了13,427,663 人瀏覽。

每一個回答都是大型雲吸娃現場: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喜歡~~~

媽耶!萌出血了

可愛可愛!

血槽已空!

老母親的心都要化了

我居然想生二胎了!

這個小寶貝好萌~~~

我一個未婚少女怎麼會點進來???

吸一口娃神清氣爽

組團去偷娃!

媽呀好可愛啊

太可愛了吧!


那麼問題來了:

小嬰兒怎麼就有這麼大魅力呢?


這還得從他們的外表說起。

1943 年,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洛倫茲最早提出了嬰兒圖式這個概念 。

所謂的嬰兒圖式,就是嬰兒身上一些比較典型的特徵,包括高而突出的前額、大大的頭、圓圓的臉、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和小小的嘴巴等。

這些特徵組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個萌萌噠的嬰兒形象。

臉越圓、額頭越高、眼睛越大,嬰兒圖式就更明顯,寶寶也就顯得更可愛。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Baby schema modulates the brain reward system in nulliparous women

嬰兒圖式並不是嬰兒的專利,小貓、小狗,甚至是娃娃臉的大人,只要具備嬰兒圖式的特徵,都會格外的討人喜歡。

比如前段時間上映的《皮卡丘大偵探》,主角皮卡丘,依靠黃色外形、兩坨「腮紅」,瘋狂吸金圈粉,在全球累積斬獲了 27 億票房,就連老編輯也沒能逃脫皮卡丘的萌力吸引,乖乖掏出了錢包。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藝術形象也會刻意地參照嬰兒圖式去設計,像米老鼠、加菲貓、泰迪熊等,就為了讓大家喜歡。


顏值當道,萌即正義,這話真不假。

so,問題又來了:

可愛的嬰兒

是如何俘獲我們的心呢?


1. 吸引人的注意力,獲得偏愛

當我們看到成人和嬰兒的臉時,主要的視覺區域就會被激活,比如梭狀回面孔區(大腦後部一個用來識別面孔的區域)。

但因為嬰兒面孔的獨特性,它還會額外激活其他腦區,比如眶額葉皮層,這個區域負責決策,我們的大腦會在 1 秒內迅速地區分出成人和嬰兒的臉。

可愛的嬰兒臉看起來更善良親和,這種類似於「趨利避害」的正向刺激就會導致我們在嬰兒臉上停留的時間更長,忍不住盯著他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


不久不久,也就看了三分鐘吧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giphy.com

研究表明,相比較成人臉,人類對嬰兒的興趣具有跨年齡段的普遍性,上至 75 歲的老人,下到 6 歲以下的兒童,都更加偏愛嬰兒,真正的老少通吃

在嬰兒面孔激活腦區方面,男性和女性還存在比較大的差異。

一般女性激活比男性多,但是當嬰兒面孔與自己相似時,男性卻比女性敏感,腦區激活更多。

也就是說,面對可愛的嬰兒,媽媽基本都會給予關注,而爸爸,則更喜歡和自己長得像的娃。

確認過眼神,是像我的娃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giphy.com

2. 讓人產生積極樂觀的愉悅體驗

看到可愛的寶寶,你是不是經常會不由自主地露出姨媽笑?

特別是當他露出兩顆小牙齒對你笑的時候,是不是感覺瞬間被治癒了?

但是面對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大叔,嗯......

笑不出來......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giphy.com

同樣是臉,區別咋就這麼大呢?

實際上,我們的大腦裡,有一個區域叫做伏隔核,負責調節人類的獎勵加工和欲求動機,含有能釋放快樂源泉——多巴胺的神經元,在獎賞、快樂和成癮功能中有重要作用,被稱為大腦的獎賞中樞。

嬰兒越可愛,激活越明顯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網絡


當看到可愛的嬰兒面孔時,這塊區域的神經反應就會被激活,快樂源泉被釋放,你會感到無比愉悅,不由自主地對嬰兒露出慈母般的圍笑......


這種身心舒暢的滿足感,就像肥宅水、波霸奶茶帶給你的快樂是一樣的,擁有它,就像擁有了全世界。而且,還會上癮。

心滿意足~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giphy.com


3. 讓人產生保護和養育的衝動

和自然界中很多一出生沒多久,就可以跑可以覓食的動物不同,人類嬰兒剛被生下來的時候,幾乎什麼都不會,只能依靠大人的餵養和保護才能生存下去。

這也要求嬰兒在剛出生就可以吸引母親,建立起彼此之間的聯繫。

而嬰兒圖式恰恰對母嬰關係起著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嬰兒可愛的臉會讓人產生關愛,並且主動去養育照顧的意願。嬰兒越可愛,這種作用就越明顯,無論嬰兒和自己是否有血緣關係。

另外,嬰兒圖式還會讓媽媽分泌出催產素,也是母愛的來源

在催產素(母愛)的作用下,老母親們時常會忽略孩子夜醒、奶睡、哭鬧等帶來的崩潰,而心甘情願地繼續為它付出金錢 & 精力。

每一個萌萌噠嬰兒背後

都有一個崩潰 N 次的老母親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giphy.com

呆萌可愛的嬰兒就是這樣,讓廣大未婚未育人士和已婚已育的父母,一步一步地陷入生娃養娃的甜蜜「陷阱」。

讓你甘心為他熬出黑眼圈,為他愁出白頭髮,為他刷爆信用卡。

想不到你竟是這樣的「心機」寶寶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圖片來源:giphy.com

事實上,嬰兒圖式在人類的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種先天性的釋放機制,嬰兒圖式可以誘發人們的積極情緒,並引起關愛、照顧嬰兒的行為,從而促使子孫後代繁衍生存下去

它也是人類根植於基因中,與生俱來的本能。



不過,當孩子嬰兒感的臉龐逐漸成人化,大概 4 歲半的的時候,嬰兒圖式的影響就會減少。

換句話說:當萌娃長開了,狗嫌人煩的熊孩子也即將登場了。

所以,趁孩子還可愛的時候,就多愛愛他,以後再大點,估計就愛不起來了。

嬰兒的可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