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後,為何混成織屐販席的貧農?

劉備,字玄德,自稱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種出身讓劉備自幼就初步形成了他的皇族意識與遠大的志向。

可是,按照陳壽《三國志》記載,劉備“少孤,與母販履織蓆為業”。劉備的其他親人,史書記載了其叔父,再記有同宗劉德然。德然父元起曾資助劉備讀書,並稱“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劉備的家族基本情況就是這樣。

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後,為何混成織屐販席的貧農?

漢武帝 劇照

實際上,劉備父輩還是很風光的。據《三國志•先主傳》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範令”,劉備的祖父劉雄,父親劉弘都在州郡內做過官,可見劉備家在州郡裡還是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的。

那麼,劉備為靖王之後,為何混成織屐販席的貧農呢?

原來,劉備雖為“帝室之胄”,但早已過了五服,難以從當時的漢皇室處享受任何血緣上的特權了。“五服”,一般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身五代。

這與漢武帝實施的“推恩令”有關。漢朝立國之初,漢高祖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當時全國共計54郡,中央直轄者僅15郡,諸侯王國就佔約40郡;漢初越1300多萬人,編戶180萬,人口850餘萬。致使漢景帝在位時期,出現了七國之亂。即使平定叛亂後,諸侯的勢力都很強大。

即使到漢武帝時,還有很多諸侯王國,這些“王國”君主多驕奢、失道,仍對中央構成較大威脅。

對此,《漢書》載中大夫主父偃曾分析道:“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縱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也就是說,不能實行以前的削藩政策了,以免引起如“七國之亂”的變亂。“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地之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必稍自銷弱矣”。

於是,武帝採取其意見,在元朔二年(前127)春正月,實行推恩令,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號名”(《漢書》)。

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後,為何混成織屐販席的貧農?

劉勝 劇照

主要內容包括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准許諸侯王把王國部分土地分割給其餘子弟為列侯,但是這些侯國的名號須由皇帝制定。列侯只拿俸祿不參與政治,由中央委任的國相代執行政大權。而國相的地位與縣令、縣長相同,且管理機構與縣級沒區別,不受所在王國統治,直屬毗鄰的郡管轄。

“推恩令”使很多諸侯大國,被分割成由郡來管轄的小侯國,有權勢的諸侯被削弱了。據班固《漢書》載:“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

推恩令推行幾個月後,自元朔二年六月甲午起,經過幾個階段的分封,中山靖王的部分兒子被封為列侯。因為中山靖王有一百二十個兒子,而中山國地處常山郡東部,地域範圍還不足一郡之地,如果全部封完,可能中山國早就被分割完了。

從劉勝到劉備,經歷了不知多少代了,原來的封土應該早沒了。據《三國演義》中描述:“帝教取宗族世譜檢看,令宗正卿宣讀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範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之子也。’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請入偏殿敘叔侄之禮。”

可見,即使劉備的祖父劉雄,也早已不是貴族了,因此劉備完全有可能混成織屐販席的貧農。

這裡還只是假設劉備是劉勝的後代,其實到底是不是還真不好說。

劉備為中山靖王之後,為何混成織屐販席的貧農?

劉備 劇照

據《漢書》載:“中山靖王勝,景帝子。六月乙巳立,四十二年薨”。中山靖王劉勝為漢景帝劉啟之子。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立,在位42年,死於元鼎四年(前113年)。“元鼎五年,哀王昌嗣,二年薨。”其子哀王劉昌繼位,二年死。“元封元年,康王昆俊嗣,二十一年薨。”“徵和四年,頃王輔嗣,三年薨。”“始元元年,憲王福嗣,十七年薨。”“地節元年,王脩嗣,十五年薨。亡後。”

也就是說,傳了五代就到劉脩了。漢宣帝五鳳三年(前55年),劉脩卒,無後。至此,中山靖王劉勝一系便消亡了,其封國也被收回了。哪裡還有劉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