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霍華德馬克斯【週期】一書有感

讀霍華德馬克斯【週期】一書有感

近期拜讀橡樹資本大師“霍華德馬克斯”的著作【週期】一書,深入瞭解其投資哲學及框架,更加高屋建瓴地領略到其投資精華,在此加以深度思考,進而給自己的投資框架融合及補充。

週期一詞,顧名思義,就是某類時間規律性地反覆發生。經濟週期,金融市場,信貸,企業,以及投資者心理和情緒,都有其週期。這個週期不同於我們物理學上的,經濟金融市場的週期,不一定是精確複製和嚴格時間演繹的,他可能會有不同的變化形式,但歸根到底,還是會以週期循環的方式演變。引用文中狄更斯的名言:““歷史不會重演,但是會驚人的相似”。

首先最為印象深刻的是哲學框框架層面,就是對週期現象的分析推演,最後變成對此的“篤信”。週期的預判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巫師版的預測。他不是“玄學”,雖然也許短期內看不見或無法應驗,雖然他只能靠歸納,而無法像自然科學一樣演繹,雖然他變化萬千,無法精準預測時間,點位,程度,但這一切都無法阻擋其到來。社會科學讓人著迷的也正是在此,某些規模無法在實驗中復現,但是不代表在現實中不會發生。淺顯地聽去,好像是宿命論的非科學,然則非也。許多社會金融現象,是無法等待事實發生(無力承擔代價)也無法去復現,但卻能真真正正影響我們人類生活。

“”這次不一樣了“”,這樣的看似自信,實際有悖於自然規律的話,在週期面前會敗的一敗塗地。以人定勝天的態度而不去如果敬畏大自然一樣敬畏社會經濟規律,最終凃害的還是人類社會自身。投資何嘗不是?本應該就是先相信,後踐行。很多事情不一定要自身驗證後,碰的頭破血流才會領悟,借鑑前人的成功和失敗經驗,或者提前參悟和接觸到所謂的”先驗知識“,能夠切身指導自身行為,何樂而不為?例如對於沒有天生資質和專注勤奮的小散戶來說,為什麼不聽前人的建議,走價值投資的路線呢?非要自己在追漲殺跌,熱點主題,宏觀預判,成長投資這些極具風險溢價的領域嘗試了,交了沉重的學費後,才覺悟到自己的投資命運其實就是走價值投資或者委託投資才是最有效?

讀霍華德馬克斯【週期】一書有感

專業領域層面,書中闡述了幾個大類週期,給予了我係統性的梳理和啟發。結合成我自身的額投資框架,分別是客觀存在世界的“經濟週期”“企業盈利週期”“政策調節週期”“信貸週期”內心認識世界的“投資者人心裡和情緒週期”以及符號世界的“金融週期”“市場週期”。借用黃燕銘前輩的理論,分別是客觀世界影響內心世界的認知,進而化成符號世界,進而反過來影響客觀存在世界。這三種屬性的週期,和我本身的投資框架的因子價格也是契合的,進一步加以驗證。

在對週期的提煉思考中,發現週期是有方向的,但是不一定是直線,大部分是曲線的形式前進。在極限的波峰波谷(市場)或者鐘擺的兩級(心態)之間切換,也所謂事物是螺旋前行式發展的。歷史不會重複細節,但是卻會驚人的過程相似。這個基本命題也支撐著週期具有重複性以及必然性。規律和人性如同山丘和冰川一樣古老。我們無法精確地預測時間,方式,地點,程度等細節,但是他卻從來不會缺席。

中樞理性期白駒過隙,停留時間很短,以至於人們都無法察覺,而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波峰波谷或者鐘擺兩端的行進過程中,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亦即我們大部分時間接觸的都是“非理性”現象。

讀霍華德馬克斯【週期】一書有感

操作層面,我們應該做到“有識”“有膽”“有備”。有識,意味著,對於週期的正確認識和信仰,以及對於當下處於週期階段的準確判斷,這是決策依據的大前提。有膽,意味著對於處在週期中,心態的平穩和定力,處於大眾的非理性恐慌中而不畏懼,處於大眾的非理性瘋狂中而不動容,做勇於和市場獨立思考和判斷的少數。有備,意味著在準確認識形式,做好心理準備後,有方法有步驟地踐行去落實自己的投資紀律和計劃。包括擇時擇股,進攻防守,天時地利等。

紙上來得終覺淺,覺知此事須躬行。讓智慧的理論,結合我們操作的實踐中,如同得到陽光雨露的入土之種,終能綻放出絢麗之花。


讀霍華德馬克斯【週期】一書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