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央行又出手了

最近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在各大網絡渠道走紅,尤其是幣圈又集體自嗨了一次,認為央行都開始數字貨幣了,那數字貨幣的鼻祖(BTC)豈不是要上天?如果你有這種想法,可能是你對央行有什麼誤解。

去年,我就寫過一篇文章《央行數字貨幣意味著什麼?》,介紹了央行數字貨幣,還解讀了一下跟區塊鏈的關係,饢字都沒有一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再回去挖下墳,我就不廢話了。

今天我主要想聊聊,央行這次出手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這一次央行又出手了

從網上流出的農行數字貨幣錢包截圖看,主要功能界面看著很熟悉有沒有,像抄襲銀行APP或者支付寶一樣,主要功能“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碰一碰”。現在已經開始試點,那到正式上線應該就不遠了。

別看這東西看起來像電子錢包,其實它就是人民幣,不過是虛擬數字化了,貨幣的形式無非是從最早的貝殼、金銀、銅錢、紙幣再到數字貨幣,那對我們有啥影響!我們?不重要,畢竟寫歷史的筆我們誰也沒見過,先說對大機構的影響。

這一次央行又出手了

一、對央行本身的影響

首先,當前貨幣存在洗錢、非法融資、偷稅漏稅等風險,而如果用DCEP代替紙鈔和硬幣,雖然仍然存在上述風險,但有了數據信息,監管起來容易太多;

其次,移動支付越來越普遍,現金的使用頻率大大降低,數字貨幣的發行是順應時代;

第三,紙鈔和硬幣的發行、印製、回籠、儲藏、防偽等各個環節成本非常高,用DCEP可降低這部分成本;

第四,滿足公眾一些正常的匿名支付需求,比如用私房錢偷偷買菸;

最後,有利於重塑貿易清結算體系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關於這一點,其實細細品一下,央媽有點危機意識的,不僅是抗衡美元,也是壓倒Libra。Facebook對全球的影響力已經不亞於一個國家,而Libra 底層資產中的一攬子貨幣為 5 種法幣,其中,美元佔 50%,歐元佔 18%,日元佔 14%,英鎊佔 11%,新加坡元佔 7%,竟然沒有人民幣!氣不過,咱們自己發一個幣!

這一次央行又出手了

二、對微信/支付寶的影響

為什麼不說對銀行的影響呢,銀行作為央行的親兒子,這有啥影響,有奶就是娘,管你做什麼菜,吃就完事了!

而微信/支付寶不一樣了,是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只是一種支付方式,並不是貨幣本身,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幣,跟紙幣一模一樣,任何人不能拒收,但你可以不用微信/支付寶!

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功能可以卸載了嗎?先別忙著卸載,用用看。也許之後使用央行數字貨幣的人越來越多,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人越來越少,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微信/支付寶的市場佔有率,反正哪個好用、方便、安全就用哪個。

這一次央行又出手了

三、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①對於使用移動支付的人來說,更加安全便捷,甚至沒有網絡也可以完成離線支付,但去現金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有些年紀大的長輩不怎麼會使用智能手機;

②有些職業可能會逐漸消失,比如會計,自動生成財務數據信息不用做賬也不用審計了,你賺多少錢,繳沒繳納稅務,一目瞭然;再比如印鈔廠工作人員、銀行前臺、ATM機生產製造人員,因為現金業務的減少也會不再被需要;還有小偷再也偷不到現金了,各種綁架詐騙要錢也沒有機會了。

③基於數字貨幣的技術特性,其實有一些特定的投資機會,我們把數字貨幣相關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三個層面,包括:

上游的電子錢包,包括App、身份認證、安全加密等核心服務提供商(在上市公司中有衛士通、飛天誠信、數字認證、格爾軟件等);

中游的銀行IT服務商,商業銀行系統更新改造帶來的軟件訂單增加(在上市公司中有長亮科技、宇信科技、科藍軟件等);

下游的數字貨幣流通、支付、清算、流通運營服務商(在上市公司中有海聯金匯、拉卡拉、新大陸、新國都等,其中海聯金匯和拉卡拉持有網聯部分股權)。

但是要注意,這並不是長線的投資機會,應該關注確定的項目中標帶來的業績增長,畢竟A股也開始慢慢轉為價值投資。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央行數字貨幣的影響,其實有更多計算機細節、Libra等數字貨幣的比對沒有寫出來,因為我也不會,就不瞎說了。最後,數字貨幣不出意外也會成為不法分子詐騙的新幌子,答應我,不要相信他們!

請相信我,因為我是Lois,我們下回見!

這一次央行又出手了

END

*傑克交易學院(ID:PROJACKSG)原創發佈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