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自學經濟學,先讀《國富論》還是《資本論》?

神奇小Mo


你就算把西方這些經濟方面的書都學了,也只能讀懂中國經濟的一半而已!中國經濟能用四十年跑贏西方,只用西方經濟學顯然是不夠的!


隨心所欲DAS


同為理工類,自學考了經濟學的研究生,給一點個人的建議。

如果一定要分先後,從怎麼讀能夠更快讀完的角度講,建議先讀《資本論》,相對更容易讀完,《國富論》太厚了,讀到一半容易棄書。

但從怎樣讀對理論學習更有益的角度講,建議先讀《國富論》,畢竟是經濟學的開山之作,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跳出問題來說,建議你可以先讀一些教材類的書籍。比如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分宏觀和微觀)。對於理工科的學生來說,微觀經濟學讀起來是很容易的,最多是一些公式計算。宏觀經濟學則要跳出簡單的理工類學科的邏輯,先理解背後的原理,底層的邏輯,這部分的學習除了《國富論》外,還建議讀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以上是我這個同為理工類學生的一點建議,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討論。


無趣財經


理工男主要研究自然科學,揭示自然運行的物理與化學定律,從而為改善人類生活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而經濟學是研究資源稀缺的前提下,怎樣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亞當.斯密編寫的《國富論》,核心思想就是勞動分工與市場交換,利用每個人的自私與能力進行勞動分工,利用每個人的需求進行商品交換,從而促進經濟的繁榮。在財富創造的組織形式上,亞當.斯密認為土地、勞動和資本是價值創造的三要素。

馬克思編寫的《資本論》,核心思想是剩餘價值學說。他認為在生產力創造的三個要素當中,勞動才是主要的價值創造要素,資本家致富是靠榨取工人勞動的剩餘價值而獲得的。

顯然,無論從兩本著作編寫的時間還是核心內容的邏輯關係上看,都應該先讀《國富論》再讀《資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