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個孝順的人,但是長大後發現從小父母對我精神世界都是負面影響,該怎麼跟他們相處?

用戶65268749


孝順,先孝就行,因為三觀不合,所以可能很多時候不能順著,那就做到孝,對於給太多負能量的父母我覺得可以適當遠離,尤其是父母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可以減少回家次數或者通話次數,著並不是不孝順,只要問心無愧就好,我和你一樣,從小接收了太多的負能量,我時常覺得我是我父母的累贅,我內心充滿愧疚感,導致我自己個性自卑,生活消極,也是後來一點點慢慢的調整,但是隻要一碰到父母的事瞬間又被打回原形,所以在知道父母健康的時候。可以適當遠離這些負能量,讓自己先好好的活著


澄澈天地


孝敬父母與父母的影響是互不關聯的兩碼事,考敬是報恩,必須的,至於父母對你的影響,你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絕。


領袖詩人盧偉宗


孝順是道德,贍養是法律義務。孝順父母的人一定會贍養他們。贍養父母的人不一定孝順他們。

孝順更多體現在精神層面,而贍養更多體現在物質層面。

從法律角度來看,贍養父母是無條件的。從道德角度來說,真正孝順父母是要有一定的感情做基礎的。

幾十年的負面精神影響,很難有真正的感情,要你裝著笑臉去孝順,的確強人所難。

第一,反思一下,這些負面影響是不是誤解。人,住往只有自已為人父母后才理解自己的父母。電視劇《都挺好》,到最後不是發現了很多誤解嗎?蘇明玉對父親蘇大強的由物質上的孝順昇華到了感情孝順。

第二,用行動打動父母。人,終有老去的一天,他們也會反思自己的。朱自清先生與父親關係很不好,最後通過一篇,冰釋前嫌。

小時候,我常懷疑爺爺不是自己的爺爺,因為他和我父母的關係不好,對我們姐弟三個也非常冷淡。令他沒想到的是七個兒女,當他病得不能動時,只有我父親守在床前,只有我弟弟給他送吃的,接送他去醫院。

爺爺臨終前,羞愧地說:沒想到最不疼的最孝順。

不管父母給了自己多大的負面影響,物質上贍養是無條件的,精神上的孝順最好也盡力去做。


不圖誇讚,但圖心安,不留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