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像圍城,且行且珍惜

婚姻就像圍城,且行且珍惜

作者君最近身邊的一位友人離婚了,所以特別關注了下離婚的事情,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據媒體披露,去年中國大陸有620萬對夫妻結婚,卻有760萬對夫妻離婚,今年以來平均每天有20000對夫妻離婚,離婚率連續七年上升。

而2019年第一季度的報告顯示,全國登記結婚的人數達到了281.52萬對,同比減少了6.7%,登記離婚的人數達到了104.84萬對,同比增長7.8%。

當然結婚和離婚,其實是相對獨立的事件,我們不能簡單的拿來對比,就好像很多媒體的“離婚結婚比”,其實作者君認為是錯誤的,其實原因很簡單,離婚對應的是已婚的所有人口,是個很大的數字;而結婚主要對應是適婚年齡人口,這個數字就相對很小了。

結婚率的下降我的看法是一種正常現象,不是很多人說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真實的原因還是和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有關一方面,我國正在逐漸進入老年人口比重不斷加大的社會,人均壽命延長,總人口基數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適婚年齡人口(其中主要是青年)佔總人口比例不斷下降。

當然結婚率下降,跟初婚平均年齡後延也有較大關係,從某種程度上說,並不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結婚了,而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平均壽命的延長,人們的教育、就業、結婚、生育等社會化行為相應延後了。

再來看離婚率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離婚年齡主要集中在22歲到45歲之間,45到50歲之間的人群婚姻狀況相比穩定,但五十歲以上的人群離婚率略有上升。

做為一個八零後,作者君是深有體會的,近十年以來中國離婚率出現了急速上升的趨勢,八零後和九零後人群離婚率高,與社會急劇變化,傳統道德價值體系受到衝擊有關,也與我們八零後,九零後成長環境關係。

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八零後和九零後有一部分人以自我為中心,家庭責任感缺失,我都能想象的到八零後和九零後離婚的一些原因,隨著我們步入工作、組建家庭後,我們逐漸感受到了生活壓力,面臨房貸、面臨父母的贍養、面臨子女的教育。加之收入平平,結婚買房買車都靠父母幫襯,從小到大被父母“呵護”,導致了我們抗壓能力弱,不願意為對方過多付出。所以在婚姻生活中,我們過多的表現出自私、苛刻,甚至對彼此產生各生怨恨。恨自己當初“瞎了眼”。甚至長期的爭吵和冷戰。婚姻的結局最後就是離婚。

我一直認為要想維持一個完整的家,夫妻兩個人都要為之努力,婚姻就像汽車,也需要定期保養,要不然生活沒有激情,夫妻就沒有動力,只有夫妻相互保重,善待對方,互相的體諒,互相的理解,互相的包容,才能真正改善婚姻質量,確保婚姻的長久穩定。

婚姻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那些用心經營自己婚姻的人,必定會越過越幸福,這就是婚姻的真諦。

錢鍾書先生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在城外的想擠進去,在城內的想衝出來。

作者君希望所有圍城中人,都能有一顆寬宏大量的心,不賭氣,不冷戰,不埋怨,不挑剔,不苛責,用最大的耐心去經營自己的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