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我因為職業原因,頸椎不好,常去樓下一家按摩店按摩。昨天剛進門,按摩大姐就把我拉到一邊,說她前幾天剛聽一個老闆說搞區塊鏈的都是騙子,但是現在國家大力提倡,自己真的有點糊塗了。

跟Libra有關

我跟大姐說,國家要研究區塊鏈,是因為美國有個大企業Facebook,用戶27億,今年7月份說要發行數字貨幣Libra。

這個數字貨幣的底層技術,就是區塊鏈技術,不過數字貨幣可不是比特幣,而是跟數字化的人民幣一樣,背後有法償性。啥是法償性?就是咱們花人民幣,背後是政府的信用,花五毛就能換五毛的東西。

這個Libra背後也有政府,但不是一家政府,因為它錨定的是一籃子貨幣,美國、歐洲、日本、英國等國家都在這個“籃子”裡,Libra跟特別提款權一樣,能向多種法幣兌現。

而且Facebook的野心很大,步步為營:先做特別提款權,安全,風險小;最終白手起家,自創貨幣,建立一個數字經濟帝國,繞過現有貨幣及隨之而來的國家監管。

上週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上,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還警告華盛頓:如果這個加密數字貨幣計劃失敗,那麼北京就會獲得勝利。

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於2019年10月23日,在華盛頓國會山的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討論他對新加密貨幣Libra的計劃

大姐說,他幹他的,提咱們幹啥?

大家都有個“世界貨幣”的盼頭,做起跨國生意更方便。過去美元當世界貨幣,美國因此吃了虧。有個說法叫“特里芬悖論”,由於各國都需要儲備世界貨幣,該世界貨幣的發行國就有義務向別國提供額外的貨幣供給,這就會導致該國長期的貿易赤字,最終經濟將被削弱,進而危及這一世界貨幣的地位。美國現在面臨的情況就是這樣。

這個Libra帶來了新的貨幣思路。一個國家的法幣做不了世界貨幣,那麼跨國公司的“法幣”也許可以。跨境的、超主權、聯盟化的非國家化數字貨幣,與跨國公司的追求與利益點天然吻合。Facebook想幹,微軟、谷歌、亞馬遜、蘋果也蠢蠢欲動。

但是貨幣本來是各個國家自己搞的,學名叫主權貨幣體系,再說印錢這麼大的事情,哪能把資格交給跨國公司?所以,Facebook這麼一鬧,各個國家的政府都很警惕。要是不早點入手研究、監管,到最後只能任憑“有錢”的大公司“為所欲為”了。

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信任問題

大姐半晌不語,又問,那區塊鏈技術就那麼厲害?

我問大姐,如果大街上走進來一個陌生人,拿走咱們店裡一臺理療儀,三天後給你打錢,你同意不?大姐說:沒門兒!

那我行不行?我問。大姐說,可以!你一個月後打錢也行!

做生意也好,交流溝通也好,背後往往是一個“信任”問題。如果規模小,那麼基於“熟人”的信用機制就能運轉,一旦交易規模變大,“熟人”就不好使了。區塊鏈技術的本質,就是解決陌生人的“信任”問題。

區塊鏈結合了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加密技術的安全性,為每個人提供了一種更快、更安全的方式來驗證關鍵信息,並建立信任。

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大姐連連搖頭,開始發懵了。

就拿按摩店的會員卡為例。按摩店要避免有人假冒、仿製會員卡,就得想個辦法,首次售出會員卡時,把這個會員卡誰買的、哪天買的、能用幾次這種信息都填在一張大表上,貼在店裡一個帶密碼鎖的小房間的牆上,信息第一次標註,就會同時生成一個密碼,發給購買者,可以隨時來房間核實。

如果買家想轉手賣掉這張卡,一個新信息就被標註在卡上,同時生成一個新密碼。如果另外的買家拿到的密碼開不了小房間的門,證明他買到了假卡。

這就很類似區塊鏈的原理,不用每次去找老闆,自己來小房間看看就知道了。

先是記錄交易,其次把交易構建成“塊”,再次將“塊”連接成“鏈”,進入網絡。生成密碼的規則就是區塊鏈的關鍵——哈希函數。如果要修改開頭一次交易的信息,那麼後面所有的哈希都會更改,下一個“塊”中的哈希就不再與原來的數據相匹配。

作弊要是輕易被發現,就不會有人作弊了。

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另外,區塊鏈技術也能幫市場減少手續、降低成本。

在金融市場裡,交易發生的時間可能只有一秒鐘,實際上,交換資產、付款可能要花上好幾天,裡面涉及到多家銀行和證券交易所,錯誤、延誤、成本的增加,都是很難避免的。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智能合約”,它是一些描述交易步驟的代碼,可以連接到多個區塊鏈,跟蹤很多筆資產。

股票經紀人幫客戶買股票,下訂單,經紀人會拿到買賣雙方的私鑰,交易將觸發智能合約的執行,這份智能合約連接了股票區塊鏈和支付區塊鏈,合約執行,開始驗證雙方的交易餘額,並進行轉賬,方便快捷不出錯。

除此之外,通過區塊鏈製作的數字身份證,安全性高得多。再也不用遭受接到騷擾電話,對方把自己的身份證號碼一一報出那種恐懼了。國際ID區塊鏈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訪問,指紋和姓名、住址等信息一起加入到區塊鏈中,人們可以隨時證明自己的身份,甚至無需銀行賬戶就可以提款。

騙局與悖論

大姐說,要是這麼說,這區塊鏈也太好了!怎麼還出了那麼多騙子?

區塊鏈雖然好,但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連主流商業工作所需要的任務都完成不了。目前最成熟的區塊鏈(用於比特幣的區塊鏈),每秒也只能處理5-8筆交易。而傳統的金融網絡,交易量是它的一萬倍。

區塊鏈的透明度,也適合監管機構的介入。但是面對一項新技術,立法者還需要不少時間來確立它的標準和法律責任。

雖然受到業務等級密碼的保護,但是,世界上沒有一種百分百安全的技術,涉及到鉅額資金時更是如此。黑客已經不止一次在區塊鏈上得手。

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也正是因為它是一項新技術,暫時看不見摸不著還很難解釋得清,自然也特別容易孕育出騙局。

比如一個“著名”學者,在一個著名酒店召開的“互聯網金融”論壇,邀請了部分主流媒體發稿,並大談智能化養老、旅遊地產、實業投資、新能源等項目投資,配合“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時代”“技術革命的新一輪革新”等說辭,再許以超高的利息回報率,很多不明就裡的人都會“上道”。

類似的騙局跟區塊鏈關係不大,本質上還是擊鼓傳花的傳統騙局。

而比特幣又是另外一回事。區塊鏈技術最初是作為數字貨幣比特幣的一部分開發的,但是兩者並不相同——區塊鏈是技術,比特幣是應用。比特幣不是貨幣,但不等於沒有價值。它的本質和黃金、古董、字畫差不多,是“金融資產”,價格被炒得太高,泡沫也就堆得更高。

而且,區塊鏈自己,是自帶“悖論”的。

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從誕生之日起,區塊鏈身上就寄託了一群懷有烏托邦思想的程序員的美好希望:弱者要隱私,強者要透明。所以,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換句話說,就是無政府主義,不用政府操心。

但是,一旦操作起來,人們還是天然地信任“中心”——熟人、政府、銀行、交易所以及一切“國家隊”。所以,區塊鏈提供的不是去中心化的信用,反而是高度中心化的“信用”。

同時,在區塊鏈內部這個賽博空間裡,一切都清清楚楚,哪個地址上有多少幣,大家都看得到。但是,回到源頭的真實世界,事情就不那麼簡單。假如按摩店賣的會員卡,一開始就故意輸入錯誤信息呢?而最初的東西“不正確”,就意味著智能合約沒法正常運作。雖然交易過程中的信任解決了,但是交易源頭的信任依然沒解決。

謹慎推進

大姐說,太深奧了,我只記住別上當!別一聽區塊鏈和比特幣就掏錢!欸,是不是別的國家都在搞這個了啊?

很多國家都意識到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範圍之廣:交通運輸、健康、醫療、能源、稅收、土地所有權、福利支付、公共服務和數字貨幣……更有利於政府和民眾的溝通。

當按摩大姐都來問,啥是區塊鏈時


最有名的是愛沙尼亞——從2008年以來就對區塊鏈技術進行測試。自2012年起,愛沙尼亞已經在醫療、保健、司法、立法和安全等多個領域使用該技術。

英格蘭銀行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結算,節省了數百億美元。立陶宛環境保護部在區塊鏈上進行文件授權。歐洲議會的議員將犯罪記錄的訪問權放在一個專有區塊鏈上。澳大利亞正在嘗試區塊鏈投票,來保證其公正和透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庫克縣,用區塊鏈建立土地分類賬目,以此來給納稅人省錢。

中國在過去幾年也已允許加密貨幣企業進行首次代幣發行。

當然,各國政府在承認區塊鏈的巨大潛力的同時,推進都是相當謹慎的。畢竟,引入一個新技術,總是會帶來一定的風險。民眾也擔心隱私和系統的安全性;比特幣坐過山車一樣經歷了繁榮和泡沫,也讓很多人失去了信心。

大姐說自己具體沒太懂,但是結論聽明白了,感覺挺有用。“你們寫字的,真的太累了,今天你說了這麼多,我免費給你加一個鐘!”

作者 | 南風窗高級記者 榮智慧

排版 | GINNY

圖片 | 部分來源於網絡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