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邊界

空間的邊界

原創所有,侵權必究!創作不易,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宇宙的可觀測範圍隨著天文儀器技術提升、科學家的努力、工程師的製造工藝等,得到大大的提升,(給出最新的可觀測範圍數據)。但是,我們對空間到底有多少大,有著絲絲的興趣。在沒有尋找到證據來證明宇宙在邊界時,卻有人提出了“平行宇宙”、“宇宙之外還有宇宙”的說法。

空間的邊界

突然一個靈光有所領悟。白天的室內為什麼沒有明顯感受到光的存在,而晚上的燈火卻可以容易注意到它的存在。激光燈發光時,能夠明顯看到一道光束的存在。仔細分析,發現原因的所在,就是我處於光的內部,還是外部。白天的房間無處不在的光,忽略太陽存在的話,房間的光存在性不被輕易發現,此時的我處於無處不在的光內。激光燈的光束能夠被明顯發現,就是我在光束的外面。

空間的邊界


若你還不明白,我們從房子來判斷,一個人站在房子裡面,一個人在房子外面。目的只是一個,誰能夠發現房子表面是什麼樣的,明顯是房子外面的人。空間的邊界也是遇到同樣的問題。身處宇宙之中,想著發現宇宙的邊界,就會像房子裡面的人在判斷房子形態的困境。身處其中不知何為界!

本文將給大家提供兩個新的觀點,供大家探究空間邊界之用。第一個是邊界由內外作用取得平衡的結果,第二個是n維空間的邊界是(n-1)維空間[n為正整數]。且基於“沒有物體的空間不存在”的假設。

舉一個三維空間為例,來討論這兩個觀點。三維空間有且僅有三維物體,推理請參與之前發表挽留文章。一堆(三維)物體堆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聚合體。處於聚合體的表面皆是最外層物體的部分表面,(三維)物體的表面是二維的,因此,聚合體的表面是由一個個二維所構成,最終成為一個大的二維。聚合體進行(三維)物體的填充,最終把三維空間的所有物體聚合在一起。根據類比法,沒有加入其它維度的物體、也沒有非物體的事物加入。因此,聚合體的表面是二維,等同三維空間的表面是二維的。

空間的邊界


不知道你們聽懂了嗎?作為只有物體的空間,物體全部聚集在一起就是空間的全部,空間最小的體積就是空間內所有物體聚集的總體積。處於最外部的物體組成空間在最小體積的邊界,自然體現出邊界形態。

有人會說暗能量、反物質的事物。提前是能量能夠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嗎?若可以,本文的物體將會提升為廣義的物體來討論了。同時,空間的最大體積有多大,這個不在本文的討論範疇,後期給予專門討論。

邊界顧名思義,邊界外不屬於自己,邊界內屬於自己。討論空間的邊界就離不開一個話題,空間邊界外面是什麼?例如:宇宙外面存在其它宇宙,就是典型的想法。

以氣球為例,來討論邊界的內外是如何影響邊界的形成。先把氣球吹到一定體積大小,此時,氣球內外的氣壓保持一致,氣球的大小沒有受到影響,氣球的膜就是充當邊界。氣球上升到一千米的高空時,氣球體積變大了,原因在於氣球的外部氣壓變小,邊界就變大了,但是依舊是二維的表面。同樣,把氣球的氣體放出一半。氣球的邊界變小了。原因在於氣球的內部氣壓變小了。

空間的邊界


氣球的邊界在內外氣壓變化小,產生大小的變化。反過來,操作內外氣壓的過程,邊界將隨之處於動態變化。除非兩者保持相對平衡,讓邊界穩定下來。若兩者相差太大,將大大影響氣球存在的可能性,例如:氣球的爆炸就是兩者失衡的結果。

氣球轉化到空間的邊界討論。空間邊界外面存在其它事物,是起到制衡空間邊界的作用。邊界外沒有東西存在,就無法體現邊界存在性。若宇宙存在真實的邊界,應該如何判斷呢!

對於氣體而言,邊界內外的區分方式就是氣體流動方向相反,氣球的口的氣體向氣球內流動就是邊界外的事物,反之,是氣球內的事物。

對於空間而言,藉助維度化概念來判斷。例如身處三維空間的邊界是二維空間(存在邊界的情況下)。更具體點就是,判斷兩個空間的物體維度,三維空間的物體有三維,二維空間的物體有二維。

外太空運行的天文儀器們不知道這方面的能力沒。沒有的話,是尋找不到宇宙的邊界。(基於數學幾何來劃分空間)。

總結。

1:邊界是具體某種相反特性的事物造就的平衡結果

2:n維空間有且僅有n維物體

3:若邊界存在,則n維空間的邊界是(n-1)維空間


好文章推薦

空間之間的穿越通道

四維空間與三維空間之間哪個大呢!

維度空間:如何看待物體與空間,兩者區別在哪裡呢!

為什麼要研究多維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