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麵條”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卻深陷其中毫不知情,別再錯了

一碗“毒麵條”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卻深陷其中毫不知情,別再錯了


一碗“毒麵條”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卻深陷其中毫不知情,別再錯了


雖說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也已經有些時候了,但大部分家庭裡還是隻有一個孩子,是兩邊四位老人的心肝寶貝。加上現在生活改善了不少,孩子們享受到的物質條件優越了不少。但俗話說,過猶不及,愛太多了,有時候也不一定都是好事。

一碗“毒麵條”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卻深陷其中毫不知情,別再錯了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但溺愛反而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最近就有網友小蔣投稿了這樣一件事。

小蔣平時經營著一家麵館,雖說店面不大,但是在居民區,平時生意也不錯。這天有位老人帶著孫子來吃麵,他們也算是店裡的老熟客,不用多說,小蔣知道,老人那一份照例是素面,孩子那一份照例加兩份肉。

“奶奶,為什麼他碗的碗盛得那麼多,肉也比我的多,旁邊還有涼菜。”孩子看見旁邊有個男孩兒也在吃麵,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老闆,怎麼回事兒呀,我們也不是第一次來了,你看看兩個孩子怎麼差那麼多呀?”奶奶聽見孫子抱怨後,立刻質問道。

“哎呦,老人家,您一直點的都是這個量呀,我們小本生意,誠信經營,怎麼會做那種事呢?”小蔣解釋道。

“誰知道你是不是一直就給少了呢,怎麼,我家孫子比人家差點呀?”孩子奶奶依舊是不依不饒。

“老奶奶,我正長身體,而您孫子最多才開始上小學吧,我的飯量肯定比他大。而且這是我家自己的店,我想吃多少還不是自己的自由嗎?”這個孩子正是小蔣的兒子,他看見老人如此不講理,也忍不住替自己的媽媽出聲。

一碗“毒麵條”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卻深陷其中毫不知情,別再錯了


“自己的…自己的店了不起?這麼沒禮貌,我看也就一輩子這樣了,你看我以後還來不來?”老人聽見小蔣兒子這麼說先是驚訝,但又拉不下面子來,只好拉著孫子走了。

“你這孩子,老熟客了,你這是幹嘛?”和氣生財,小蔣看見老人離去也覺得不太好。

“就讓她這麼溺愛她孫子吧,以後有的受的。”聽見兒子的這句話,小蔣也覺得有幾分道理。

是愛更是傷害,溺愛孩子的後果毀孩子也累自己,這些事情別再做

1)過分關注和緊張孩子

現在不少家庭裡都是“4+2+1”的結構,加上很多家裡要孩子要得晚,孩子通常都是全家人關注的焦點。平時孩子磕著碰著了就立刻擁上去查看和哄抱,吃穿用度上都刻意偏向孩子,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這些本出於對孩子的愛,但是卻很容易導致孩子自我感覺特殊,從而形成錯誤的自我認知。

2)對孩子有求必應

一碗“毒麵條”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卻深陷其中毫不知情,別再錯了


如今生活條件改善了不少,很多家長和家裡的老人都不願意孩子再吃自己當年的苦,於是對孩子有求必應,吃穿用度上甚至到達了奢侈的地步。長期下來,孩子不僅習慣了這樣高質量額生活,也習慣了“伸手主義”,以後恐怕很難真正獨立。

3)喜歡單方面維護孩子

如今哪個孩子還不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呢,要是在外面和別的孩子發生了不愉快,很多家長們都會第一時間維護孩子。愛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永遠享受特殊對待的孩子,以後恐怕會習慣性地忽略道德和法律的束縛,難以適應社會規則。

一碗“毒麵條”毀了很多孩子,家長卻深陷其中毫不知情,別再錯了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應當有適當的約束和規範。疼愛孩子的心情實屬正常,但要是沒把握好愛和付出的尺度,那麼恐怕只能讓孩子在短期感到幸福,而帶給孩子的反而卻是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