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文/嗯哼媽媽日記

每位父母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即使父母再辛苦,也要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質生活,這也能看出父母的偉大。

但父母對孩子的這種付出,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理解或滿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名牌,孩子也不例外,看見別人穿得光鮮亮麗,身穿名牌,回家就會和父母要,這樣的孩子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父母已經竭盡全力在給他最好,但是他卻想要更好,這也是一種攀比心理的表現。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玲玲是一個90後寶媽,因為家庭經濟並不是很富裕,所以在孩子1歲的時候就出去上班,雖然賺的不多,但是在孩子身上從來都不苛刻。

當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玲玲給孩子買了一個新的玩具盒,上面的圖案非常漂亮,當時把孩子稀罕的不行,可剛上學沒幾天,孩子卻吵著要換文具盒,說沒有同學的漂亮,玲玲幾番勸阻都沒有結果,也並沒有給孩子換新的。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因為孩子從小時候開始,看見別人有的玩具自己沒有,或者沒人家的好,就要求媽媽給他買新的,不買的話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得到。

其實像這樣的孩子生活中還有很多,因為一個玩具,或者因為一件衣服,只要得不到就撒潑,因為在孩子心裡已經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那就是我想要什麼,父母就要給我買什麼,孩子的這種行為大多數和父母有關。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孩子的攀比心理是怎樣形成的?

1、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方式

孩子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最後成為什麼樣的作品完全取決於父母,有些父母總是喜歡當著孩子的面說別人的壞話,有一點目中無人的樣子,孩子小的時候模仿能力是很強的,那麼等到孩子懂事的時候也會照著父母的方式去做。

2、父母對孩子的溺愛

每位父母都想給孩子好的物質生活,但是有時候卻忽略了自己的經濟條件,面對孩子無理的要求時,父母總是無條件的滿足,而且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總是過度的誇讚孩子,讓孩子在各種誇耀中長大。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面對孩子的攀比心理,父母應該怎樣做?

1、父母儘量少用對比來激勵孩子

相信很多父母都和孩子說過這句話,“你看別人家的孩子”,父母總是認為這樣的方式就能激勵自己的孩子積極向上,可是卻不知道這種方式帶來的結果是相反的。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是父母的驕傲,所以當父母提到別人家孩子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心理往往會有一種自卑心理,所以父母儘量避免用這種方式激勵孩子。

2、誇讚孩子要適度

有些父母平時對孩子的誇讚太過浮誇,這樣就會影響到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所以父母儘量要適度的誇讚孩子。

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往往因為父母的2種行為,趁早改正

寄語: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和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你認為孩子的攀比心理是怎樣造成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交流分享

我是嗯哼媽媽日記,我每天將更新更多的育兒知識小文章,裡面有自己的育兒經驗和母嬰知識,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或者學到了知識,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