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距離紐約兩小時車程的長島,灣水緩流入大西洋,一座座白色花園洋房參差錯落。這裡住著蘇州望族貝家的後代、貝聿銘的妹妹貝洽(Patricia Pei ),她的藝術收藏讓海邊的度假別墅也蘊藏著漂洋過海而來的東方人文情調。

4月26日,是建築大師貝聿銘誕辰。

貝氏家族與設計、藝術的淵源很深。貝聿銘的叔祖貝壽同曾於1909年,作為官費留學生前往德國學習建築設計,很早就接受西方建築設計教育。

除了貝聿銘本人,他的3個兒子也從事建築和規劃設計,就連他的外甥女,貝洽(Patricia Pei)的女兒Penelope August也是一名建築師。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貝氏家族合影,左一為幼年時期的貝聿銘

眾所周知,貝氏家族曾買下,並修復的蘇州園林獅子林。它是中國古典造園藝術中的典範。

除了本身就是藝術品,獅子林還收藏著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的書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眾多珍貴碑刻作品。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貝聿銘青年時期在獅子林

貝聿銘曾回憶說,獅子林是他小時候最好玩的地方,假山中的山洞、石橋、池塘和瀑布都會勾起想象,岩石經歷時間侵蝕而留下風韻終成假山是中國文化延續性的表現。而獅子林的禪宗意味、“曲徑通幽、步移景異”的意境也成為日後貝聿銘建築設計的核心思想。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藝術大“家”

如何把收藏做成一種修養

獅子林與自然、歷史、藝術融為一體的構思,滋養著貝聿銘日後對藝術收藏的熱愛。他曾說過,“藝術、歷史和建築是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的。”

在他後來僑居海外的日子裡,與夫人Eileen Loo共同收藏了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戰後及當代藝術、亞洲20世紀藝術、中國書畫及紫砂文房等海內外藝術作品。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貝聿銘家中法國藝術家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作品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手推車(La Brouette(The Wheelbarrow)》,1964作,油彩畫布 35 x 45 英寸。圖源佳士得拍賣。

英國現代主義雕塑家安東尼·卡洛(Tony Caro)、美籍日本雕塑家野口勇等是他們家的常客。貝聿銘常與雕塑家和畫家合作,曾造訪法國藝術家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及雅克·利普茲(Jacques Lipchitz)等藝術家工作室,並收藏多幅作品。

法蘭茲·克萊因(Franz Kline)、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等美國重要抽象表現主義畫家作品也是貝氏夫婦的收藏對象。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貝聿銘與好友趙無極在獅子林合照,1974年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貝聿銘收藏的趙無極作品《27.3.70》,1970年作,油彩畫布 52 x 77 ½ 英寸。圖源佳士得拍賣。

貝聿銘與藝術家趙無極的友誼更是成為佳話。1952年,趙無極結識了貝聿銘夫婦。趙無極開始把對城市建築的觀察融入畫面空間的探索,而貝聿銘設計的多個建築作品得到了趙無極的點睛之作。他們曾在北京香山飯店、新加坡來福士大廈、蘇州博物館三個項目中進行合作。

“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以獨有之產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產遺子孫”,是貝家的家訓。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貝洽(Patricia Pei)

作為貝聿銘最小的妹妹,貝洽(Patricia Pei)也繼承了貝氏長久以來的藝術修養。Patricia出生於紐約,父親是蘇州望族、銀行家貝祖貽,母親是民國名媛蔣士雲,畢業於紐約私立女子名校Barnard College,畢業後隨即在上東區著名藝廊EV Thaw & Co工作。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貝洽的長島別墅

今天,《安邸AD》試著從藝術收藏家貝洽(Patricia Pei)身上,一探貝氏家族對於藝術的品位。Patricia的度假別墅坐落在距離紐約兩小時車程的長島,就是一座微型美術館。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Patricia Pei

看藝術,不如做藝術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客廳擺放著歐洲工藝師的樓梯復刻模型,原作現已由畫廊捐贈給庫珀∙休伊特(Cooper Hewitt)博物館。

Patricia在藝廊從事高端藝術品買賣,工作所培養出來的眼光和與生俱來的家族沉澱,令她收藏著從當代繪畫、銀器到中國藝術品、東方地毯等各種類型作品,藝術品位獨特。

“我的收藏中有一些是比較深沉的作品,在空間裡,我們會選色彩較輕柔的內裝來搭配,讓空間視覺平衡。”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客廳一角牆上畫作分別是抽象藝術家Lee Krasner作品(右)與插畫名家Saul Sterinberg作品(左),還有日本漆櫃與來自西藏的老虎地毯。

“通常一般人照單全收設計師的設計,因為他們不一定了解自己的品位。交給自己的女兒設計的最大好處,是她瞭解我的喜好和收藏品。” 空間設計與收藏品陳列由Patricia學建築的女兒Penelope August完成。

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Penelope延續貝氏建築名家的血統,以她對母親的藝術收藏的理解,打造出這個北歐簡約風格的度假空間,將舊與新、東方與西方優雅融合。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地毯為丹麥競標而來,牆上為抽象藝術家Robert Natkin的粉彩畫作。

別墅外觀低調,但每件物品背後都有著女主人的收藏故事。入門處鋪著從丹麥競標而來的圓形藍地毯,這件地毯讓Patricia憶起母親在上海家中的水晶吊燈。

出生外交官家庭的母親,喜好宴客,於是Patricia將對母親家中的回憶與地毯聯結,放在入門處迎賓。同時牆上特地掛上抽象藝術家Robert Natkin的粉彩畫作,為玄關帶來愉悅歡迎的氣氛。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客廳牆上作品為中國藝術家Hing Biu的現實主義畫作。

室內的傢俱由設計師Penelope挑選。這座漢普頓灣邊別墅的一層以四面大開窗接收海濱陽光的律動,於是她選擇了寬大的淺米色沙發與大理石桌來襯托度假的氛圍。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餐椅為意大利極簡傢俱Fratelli Levaggi 原木椅。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餐廳吊燈由Penelope設計,紐約燈具公司Olampia客制定做。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開放式廚房。

開放式的廚房與餐桌是家人相聚聊天的地方,設計師以純白為空間底色,搭配意大利極簡傢俱Fratelli Levaggi手工製作的原木椅。Penelope更親自設計吊燈,與牆上日本版畫的金底繁花搭配,為簡單清爽的餐廳添加一份精緻優雅。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客房內藤製的日間床、中國藝術家鄔建安鮮豔的畫作與在拍賣會上購得的西藏地毯。

二層是休憩的空間,包括客房與主臥共5個房間。為了營造海邊別墅的度假感,Penelope在色彩運用上以全白漆牆為基調,加入活潑的藝術作品來增添色彩。客房裡選擇藤編的坐臥兩用長椅,與鮮豔的西藏地毯,都呼應著歡迎客人的溫暖氛圍。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主臥室內母親蔣士雲女士遺留的青花瓷器,牆上畫作為鞋藝大師 Roger Vivier 手稿。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全白的主浴室敞亮開闊,以數面開窗引進戶外自然的色彩與日光。

主臥房的一角,放置了青花瓷燈與瓷凳,是Patricia的母親留下來的。為了搭配這兩件頗有年代的物件,延伸青花的色系,主臥便以靛青為基調。包括牆上手工鞋大師Roger Vivier的藍鞋手稿、白棉織藍邊的床單,都以白、藍色系彼此呼應,也與長島海邊舒適的度假風格完美融合。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主臥維多利亞時期古董傢俱,窗臺上擺放著日本漆面珠寶櫃。

空間裡更保留Patricia與母親的收藏,大窗前東方意境的維多利亞式座椅、日本漆櫃等是Patricia的東方藝術收藏品;牆上掛著書法名家葉公超為蔣士雲女士親題的墨寶,還有鑲著珠貝的中式茶几。

有些珍品是當年跟著母親漂洋過海運來,有些是Patricia從世界各地的拍賣會中購得,有些是女兒從歐洲訂購來的,在這間長島別墅裡,女兒與母親的品位跨越了三代,持續不斷述說著這個家的故事。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生活在園林裡

不在別處,就在這裡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長島度假別墅外的景緻

Patricia的這座長島度假別墅,建於1980年,開闊的如茵綠草延伸到出海口的私人甲板,夏日能在這裡享受和煦的陽光或劃獨木舟出海。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是Patricia選擇將這裡作為夏日週末的休閒住所的首要條件。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別墅庭院私人甲板區。

雖然Patricia出生於紐約,但家族對園林、對自然的熱愛,仍然是她血液裡的一部分。在這座典型的美式花園洋房,Patricia專門請了景觀設計師Alec Qunn設計前庭,精心修剪了常綠灌木與玫瑰造景。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 別墅花園景觀由景觀設計師Alec Qunn設計。

別墅的後院的泳池邊種植薰衣草等香草植物,精緻的園藝設計為別墅營造了藝術的外部氛圍。這是一個收藏藝術的家,也是一個與自然、與時空對話的空間,傳承的是百年望族的珍貴家風。

INTERACTION

話題互動

你希望家中有一件什麼藝術品呢?

文末留言聊聊。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攝影| 雷壇壇

文字| 姜冬仁 Sunny Chiang

編輯| Iris Kao ,Yingying Chen,Halleywood

封面設計|Linke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Kanye與Kim的家:如同美術館般的豪宅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Rick Owens 的海景公寓:充滿原始氣息的極簡!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Molteni&C掌門人的家:一棟滿是古董傢俱的“超現代”別墅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AD+公眾號

微信ID:ADChina2018

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貝聿銘妹妹的家:在紐約長島感受藝術和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