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之於一切

第一次正視勇氣,是在讀到亞歷山大大帝的個人傳奇,當看到其征服海島城市推羅的時候,填海修路,屢敗屢戰,卻不放棄。面對多倍於自己的波斯,也是毫無畏懼,身先士卒而敗所有敵人。

大部分儒家的傳統教育,只有修身治國,而在史書傳記中,也是書寫謀略,少有誇讚勇氣,認可失敗的。

對於失敗的坦然,對於艱難的勇氣,永不言棄的堅持,這才是一個民族、一個男兒立於天地間最好的脊樑,謀略,只是我們腳前燈,能指引我們的道路,卻不能給我們走入黑暗的勇氣。

生活、生命,在每個角落上演著潮起潮落、是非成敗,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註定的失敗者,有的不過是膽怯的懦弱者,如同丘吉爾之於張伯倫、羅斯福之於胡佛。

如丘吉爾所言,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中,如能給予其勇氣,啟發其智慧,我想,為人父母、為人師的責任並已完成大半,而剩下的,不過是細枝末節的修剪罷了。

人生如有勇氣常相伴,足以安身立命,幸復兼有智慧,或可治國平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