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鬧劇:羅馬教皇成為了國王婚姻的審判官

婚姻自由是我們現代社會的基本準則,合則聚,不合則離,該當如此。然而在尚未開化的中世紀時期,歐洲的君主們卻常常將婚姻演變成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一個國王想要和哪個女人結婚,居然要受到300法裡以外一個所謂的“法官”的審判,並且還擾亂了國家的正常次序,這真是讓人匪夷所思,但卻是真實的歷史事件。

中世紀的鬧劇:羅馬教皇成為了國王婚姻的審判官

歷史的笑話,離婚的醜聞

查理曼去世後,他的帝國分崩離析,中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皇帝羅退爾一世臨死前將國家一分為三,其中次子羅退爾二世成為了洛林王國的主人。查理曼在世時想要休棄一個妻子,會得到教皇的懇求,而他的這個孫子想要離婚卻成為了歷史的笑話。

起先羅退爾二世和外汝拉山勃艮第一個公爵的女兒特貝爾吉結婚,但兩人的婚姻似乎並不幸福,身為國王的羅退爾很快在摘了外面的野花,一個名叫瓦爾拉德的女子。為了達到與情婦結婚的目的,羅退爾指控特貝爾吉與自己的兄弟行違揹人倫的事情。

在那個社會還未開化的年代,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普遍採用“神意裁判”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特貝爾吉接受了沸水考驗了推翻指控,辯護人將她的手伸入了裝有沸水的盆中,撈出一個聖環,特貝爾吉因此背叛無罪。很顯然那所謂的“法官”和辯護人通過作弊的方式,讓這位洛林王后逃過一劫。

中世紀的鬧劇:羅馬教皇成為了國王婚姻的審判官

離奇的反轉

然而這場鬧劇並未就此了結,反而出現了離奇的反轉。對於這樣的結果,羅退爾當然十分不滿,他指責特貝爾吉收利用作弊行為通過了測試。國王提出質疑在意料之中,因為測試的結果使他無法實現自己目的。問題是特貝爾吉自己偏偏還要“作死”,這個女人以外自己得到了上帝的眷顧,有些飄飄然起來,竟然當著告解司鐸的面向幾個主教承認了自己的“罪行”。這下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在進行了兩次宗教會議的討論後,最準批准羅退爾的離婚訴求。或許在法蘭克蠻族統治歐洲期間,所謂的名譽在人們眼中猶如糞土,當事雙方一個指控,一個招認,其實都是顏面掃地的事情。

中世紀的鬧劇:羅馬教皇成為了國王婚姻的審判官

半路殺出個羅馬教皇

儘管這件事讓王室顏面掃地,但對許多老百姓來說最多也就當個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此時一個人突然介入此事,把這潭水越攪越渾。此人就是教皇尼古拉一世,他突然宣佈撤銷兩次宗教會議的決定,並且將大力支持國王離婚的科隆大主教貢蒂埃撤職。而貢蒂埃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他馬上寫了抗議信,讓自己的兄弟送到了羅馬。但不久之後,這位科隆大主教不知為何就心甘情願的接受了教皇對自己判決。而這場基督教內部的“滑稽戲”無疑為教皇增加了權威。尼古拉一世宣佈羅退爾的第二次婚姻無效,並將瓦爾拉德開除教籍。

中世紀的鬧劇:羅馬教皇成為了國王婚姻的審判官

整個歐洲都亂成了一鍋粥

教皇的介入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緊接著羅退爾的叔父,西法蘭克國王路易二世公開聲援自己的侄子,正好住在意大利的他還用軍事力量威脅尼古拉一世。羅馬因此發生數起流血事件,意大利隨時將面臨戰火的考驗。羅退爾似乎卻並不領叔父的情,因為他擔心野心勃勃的路易二世會藉此機會吞併洛林王國。所謂兩害相侵取其輕,與其國破家亡倒不如向教皇低頭。於是他親自感到羅馬請求尼古拉一世的繼任者—阿德里安二世的寬恕。教皇要求他在羅馬領取聖體,併發誓不得使用與瓦爾拉德結婚的權利。羅退爾屈辱的接受了教皇的要求,不久就在鬱鬱寡歡中離開了人世。

中世紀的鬧劇:羅馬教皇成為了國王婚姻的審判官

這場西方國王的婚姻醜聞在歐洲開創了一個十分惡劣的先例,那就是羅馬教廷將左右國王婚姻視為一種天然的權利。法國曆史上的羅伯爾一世、菲利普一世、菲利普二世都以相似的原因而被教皇處以絕罰。這對於歐洲司法制度的發展是禍是福是留給法學家們研究的課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經成為了歐洲政治穩定的負面因素之一。

文:蘭臺令君

圖:來源網絡,侵權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