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的三種止盈方法

這三種止盈方法是:

  1. 按收益率止盈
  2. 按估值止盈
  3. 不止盈,長期持有


下面依次來說明一下。

1. 按收益率止盈

按收益率止盈,是最常見的定投止盈方法。

它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當定投的指數基金達到自己設定的收益率時,即可賣出止盈。

例如,我們堅持定投滬深300指數基金,並設置收益率為20%,那麼當該基金達到20%的收益率時,我們就可以選擇賣出,完成投資了。

關於收益率的設置,有兩個建議:

一是,不能太頻繁止盈,主要考慮費用問題,會讓投資收益大打折扣。

科普下,指數基金如果持有不到7天就贖回,贖回費率為1.5%,這樣會大大影響投資的收益;而持有超過7天后,大部分的指數基金的贖回費率是0.5%;而持有超過2~3年後,大部分指數基金會免除贖回費。

二是,止盈的收益率不能設置的太低,否則牛市時賺不了多少錢就比較浪費了。

關於止盈收益率,銀行螺絲釘的建議是:30%。

他認為“30%收益率止盈”的策略在原理上是可行的,2~3年就可以大概率遇到一次“30%收益率止盈”的機會。

但具體按多少收益率止盈,大家還是得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

按收益率止盈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它也有缺點。

比如大牛市的時候,可能會損失一些收益,因為一輪牛市上漲可能會超過200%,但如果你20%甚至10%就止盈了,那就會浪費很好的機會。

當然具體牛市什麼時候會來,沒人知道。所以要不要按收益率止盈,還是得大家自己決定。

另外,按收益率止盈的方法,比較適合波動大的品種。因為只需要賺30%就止盈,對短期波動大的品種使用這種方法更合適,例如中證500指數基金等。

最後,這種止盈策略比較適合可能在未來2~3年內要用到資金的人。因為如果堅持定投低估指數基金,30%的收益率止盈策略的話,按銀行螺絲釘的說法就是,在2~3年內止盈獲利是大概率的。

2. 按估值止盈

按估值止盈,是目前經常使用的另一種止盈方法。

它的原理基本就是在低估時候定投指數基金,然後等到牛市高估時候賣出止盈

一般在大牛市的中後期,才會到高估區域,例如2007年、2015年大牛市。而大牛市通常是7~10年一輪,所以按估值止盈這種方法需要的時間較長,中間持有的階段需要耐心。

這種策略的優點,一是可以享受牛市的收益,二是投資者可以比較長的享受到投資品種本身盈利上漲帶來的收益。

同樣,按估值止盈也有缺點。

首先投資者需要非常有耐心,可能7~10年才能等到一次牛市。

其次,這種方法對指數基金的品種有要求。比較適合的品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優秀的寬基指數基金,特別是策略加權指數基金;第二類是優秀的行業指數基金,如消費、醫藥等。

另外,按估值止盈的優化方法是梯度止盈,即當進入高估區域時,把基金分成多份,分批賣出,估值越高賣出的比例越高。

梯度止盈好處是防止在牛市初級就把指數基金全賣光了,因而不能享受後面的收益;但它的缺點是可能牛市結束了,但指數基金還沒賣光。

3. 不止盈,長期持有

第三種方法是不止盈,長期持有,即低估時定投指數基金,然後長期持有,以分紅的形式獲取現金流。

“股神”巴菲特和“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都提倡過這種投資策略。

約翰?博格認為,如果客戶的收入需求和指數基金的股息分紅、利息收入等相匹配,那就沒有比簡單的堅持到底更好的投資策略了。

意思就是,長期持有,然後依靠指數基金每年的分紅來滿足生活需要。

當然,這種方法要求投資者的心態要很好,能夠抵抗住股市的波動。

這種長期持有的方法適合股息率高、分紅多的指數基金,主要是大盤寬基指數基金,如上證50、滬深300以及紅利類策略加權指數基金,如中證紅利、紅利機會等。

另外,長期分紅收益與初始買入時的股息率高低有很大關係

通常對寬基指數基金來說,銀行螺絲釘建議如果股息率超過4%,未來的分紅收益會不錯,超過5%就是比較少見的機會了。但是如果2%都不到,那就要小心。

另外,股息率比較高的時候,往往也是大熊市指數基金處於低估的時候,對應了我們平時說的低估定投的理念。

總結就是如果打算長期持有,通過分紅來獲取現金流,那一定要在股息率比較高的時候再買入。


基金定投的三種止盈方法就介紹到這裡了。有興趣的,可以閱讀銀行螺絲釘的新書——《定投十年財務自由》

關於這三種方法,想採用的是按收益率止盈,但是後來更傾向於更長期的選擇,也就是按估值止盈,期待遇到一次牛市,享受到更多的收益。

當然,如果短期需要錢的話,可以考慮按收益率止盈部分定投的指數基金。

不同的止盈方法適合不同的投資需求,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止盈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