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價大漲之後,為何很多養牛戶卻退出了養牛業,答案來了!

從目前市場看,牛價依然比較高,育肥牛均價在14-16.5元/斤左右,而這樣的價格對於養牛戶來說效益還是比較好的,一頭1000多斤的育肥牛出欄就能賺2萬元,這樣一個養牛優勢按照往年經驗來看,確實應該有不少人願意來養牛。現在我國牛肉消費方式明顯發生了改變,牛肉產品需求也比較大,而養牛在農村創業中來說也是比較可行的。

牛價大漲之後,為何很多養牛戶卻退出了養牛業,答案來了!

不過據瞭解,目前牛存欄量有下滑的跡象,即便現在牛價相對較高,除了一些新手看好養牛,而一些原本養牛的人卻退出了養牛這個行業,確實讓人無法理解,筆者也是養牛戶,在村裡以前也有不少人養牛,可近兩年只有一兩家,對此筆者也問過以前養牛的村民,他們對於現在的牛價當然是認同的,但是對於養牛普遍都是搖搖頭。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很多人養牛戶在牛價大漲之後卻退出了養牛行業呢?答案來了!

牛價大漲之後,為何很多養牛戶卻退出了養牛業,答案來了!

1、養牛前景迷茫

養牛並不像其他朝陽產業那樣有很大的前景,養牛畢竟是一個傳統行業,這樣的一個行業誰都可以加入,根本就沒有太大的門檻,以前農民養牛也不會考慮什麼前景不前景,只要養牛能貼補家用就可以了,而現在不同,現在人養牛把它當成一種事業,而養牛今後的發展其實非常迷茫,尤其對於一些散戶,養牛不像開公司,開公司只要發展好後期可以擴大,但是養牛加入容易想發展卻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也不是很多人幻想的那樣前期養殖50頭牛第二年就變成100頭牛,而恰恰相反第二年可能數量會減半,很多養牛失敗過的人經歷過這樣的問題,所以即便現在牛價比較高,也不想繼續養牛。


牛價大漲之後,為何很多養牛戶卻退出了養牛業,答案來了!

2、養牛不如打工賺的多

筆者深刻還記得在20年前,農村人常說打工不如回家養牛或者養羊,最起碼自己給自己打工賺的也多,可近些年這樣的景象卻發生了變化,我們細算下,如果你養殖10頭牛那就是9萬元,而圈舍和飼料還有這一年內的投入最少需要20多萬的啟動資金,這筆投資還是比較大的,但打工就不同了,打工都是拿死工資,現在農民工去城市打工相對賺得也比較多,普遍都能拿到七八千,而這樣的一個穩定收入自然要比存在風險的養牛來說更加有優勢。

牛價大漲之後,為何很多養牛戶卻退出了養牛業,答案來了!

3、懂得養牛的農民年紀太大

農村從事養牛行業的人群基本以40-70歲比較多,尤其50歲這個年齡段最多,這些農民本身都沒有太高的文化,出門打工也沒有什麼優勢,而留在農村養牛也是無奈,不過他們這些人也是在養牛行業裡最懂得技術的人,可是一個現實問題是,他們的年紀畢竟越來越大,養牛已經力不從心,一頭牛少則幾百斤多則上千斤,年紀大根本就做不了這樣的工作,索性只能退出這個依依不捨的行業。


牛價大漲之後,為何很多養牛戶卻退出了養牛業,答案來了!

4、環保讓養牛戶不得已退出

農村環保嚴查這個政策,首先我們都是支持的,這也是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以前農村養牛基本都是在自己家裡,但是這樣的做法已經嚴重影響到村民的生活環境,夏天村民不敢開窗戶,村子裡瀰漫著酸臭味,但是我們站在養牛戶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在村裡養牛,那麼去哪裡養牛呢?即便外面有地方可以飼養,而對於很多養牛戶來看很多難題都是無法解決的,比如說建設新的場地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另外每天從家裡去養牛場,這樣來回的奔波也非常麻煩,關鍵的問題是,牛場需要24小時有人照看,面對這些難題,在環保影響下,也有不少人只能不得已選擇退出。

除了以上這些問題,另外今後養牛行業還要面對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涉足到養牛這個行業,養牛一方面比較乏味,另外也比較髒,哪個年輕人寧願將自己的青春埋沒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呢?筆者並不是杞人憂天,而這樣的問題在農村養牛行業也逐漸裸露出來,更值得我們去好好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