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中區發展“訂單”蔬菜讓農民不愁銷

“隨時需要,隨時下單,隨時送貨。”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牛口橋村3組的蔬菜種植大戶劉國財說,在疫情期間,部分農產品存在滯銷的情況下,他們的蔬菜訂單卻沒有停,平均保持著每週兩次、每次500公斤左右的銷售量。


內江市中區發展“訂單”蔬菜讓農民不愁銷


“如果不是這個訂單,可能六七成的菜因為採收不及時會爛在地裡,有了訂單,整個疫情期間,我差不多銷售了1.5萬公斤蔬菜。”

劉國財口中所說的這個“訂單”是指與牛口橋村周邊幾家敬老院簽訂的“蔬菜合同”。“按照訂單,我們把蔬菜從地裡收起來後,處理好,拉到敬老院門口就可以了,就像快遞員送快遞一樣。”劉國財解釋說。

據瞭解,2014年,牛口橋村被列入內江市市級貧困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水利基礎設施落後,阻礙了該村種養業發展。2019年6月,在各幫扶單位的指導和幫助下,牛口橋村(供貨方)找到了脫貧的突破口——與市中區養老機構(購貨方)簽訂“訂單蔬菜”合作協議。合作協議商定,供貨方根據購貨方採購蔬菜的品種、數量、質量,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生產,而購貨方以市場價為基準,按照雙方協商的價格批量收購。因劉國財種植蔬菜已近十年,是村裡的蔬菜種植大戶,便由他來帶動,除了向村裡的貧困戶免費提供種苗,給其他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之外,還負責統一收菜,統一送貨。

“訂單蔬菜”合作協議的簽訂和實行,為牛口橋村明確了生產方向,也給村民收入帶來保障。2019年年底,在“訂單蔬菜”的帶動下,村裡16戶貧困戶陸續脫貧,牛口橋村也整村退出貧困村。

下一步,市中區還將繼續大力發展“訂單蔬菜”,充分利用各種網絡銷售平臺進行訂單式銷售,讓農民的農產品不愁銷路,讓脫貧成效更持久。(丁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