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歷經千年,中餐經歷了時光的考驗,經歷了各種嬗變,才演變成我們今天所見得樣子。那麼和古人的食物相比,我們的食物又有什麼不同呢?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1.新型調料的運用

中餐裡傳統的“高湯”,常常用在高檔素菜裡。但是高湯獲取不易,得用火腿、雞等高檔食材反覆熬煮——吊高湯;成本高昂,耗費時間漫長。

但現代科技的進步,味精(穀氨酸鈉)的發明使得食物的鮮味來源很容易獲得,成本極低,時間極省。同理還有味極鮮醬油、高湯包等的使用。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2.烹飪方式的雜糅

實際上,在新航路開闢以前,整個世界尚未被連接成一個有機整體,各個地區的人們的烹飪方式相對獨立且互不貫通。

比如歐洲地區擅長使用煎炸烤煮等烹飪方式,而中國則在宋朝以後擁有了十分豐富的烹飪技巧,例如爆、炒、溜、燴等。

而大航海時代以來的現代食物實際上都絕非是純粹的“本土食物”了,例如中國現代的白領快餐“蓋澆飯”就融合了西式分餐習慣、便當文化、以及傳統的將“肉糜”澆汁在米飯上的烹飪方式。很多現在的普通中式家庭,也會使用烤箱來製作菜餚。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3.原料的極大豐富

新航路開闢以前,中國沒有玉米、番茄、辣椒、土豆等美洲農作物。而遙遠的西歐則缺少東方的香料,例如白寇、茱萸、芫荽、香葉。

當時的烹飪大多就地取材。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和多雨,豐富的草場適合畜牧業發展,因而奶酪、奶油、黃油成了重要的烹飪調料。遙遠的東方則把帶有辛辣味道的蔥薑蒜帶入食譜。

歐洲人在菜上撒一把歐芹,和中國人在菜裡撒一把香菜,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別。西式沙拉,中式涼菜,其實都是殊途同歸。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交通的發展,放眼現代食物,打開一個普通家庭的冰箱,泰國的魚露、印度的咖喱、西歐的奶酪、日本的海魚、自家地裡種的大蔥,應有盡有,融匯廣通,而這樣的場景是古代廚師想都不敢想的。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4.食物等級的差異

在現代文明建立以前,不管是原始奴隸社會還是封建君主專制社會,貴族都享有極大的特權,在飲食上的表現就是“食物貴族化”。

貴族階級的食物極盡精巧、不計成本,不管是在品種還是口味上都幾乎達到了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奴隸和平民階層的悲慘遭遇。

我們現代社會餵豬的糠,都要比封建社會貧民吃的“米”要精細得多,而貴族階層則極盡奢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紅樓夢》中的一道茄子,要用十幾只雞、火腿和香油做輔料,可見其奢侈。

而現代社會則進步很多,儘管貧富差距依然存在,但是普通國家(除去一些制度或經濟太過落後或者戰亂不休的國家)的平民也能享受到不錯的食物,和上層社會的差距無疑是縮小了。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5.野味的稀缺程度

在清代小說《紅樓夢》裡可以窺見當時貴族家庭的一些飲食習慣。

賈府平時吃什麼呢?

(一時眾姊妹來齊,寶玉只嚷餓了,連連催飯。好容易等擺上來,頭一樣菜便是牛乳蒸羊羔。賈母便只說“這是我們有年紀的人的藥,沒見天日的東西,可惜你們小孩子們吃不得。今兒另外有新鮮鹿肉,你們等著吃。”寶玉卻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這野雞瓜齏…)

賈府過年的時候吃什麼呢?

大鹿三十隻,

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青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鱘鰉魚二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活雞、鴨、鵝各二百隻,風雞、鴨、鵝二百隻,野雞、兔子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乾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幹蝦二百斤,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雜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乾菜一車,外賣粱谷,牲口各項之銀共折銀二千五百兩。外門下孝敬哥兒姐兒玩意:
活鹿兩對,活白兔四對,黑兔四對,活錦雞兩對,西洋鴨兩對。)

可見,在清朝時期鹿肉、狍子等野味並不是很難得的食物,甚至在農耕社會有個專門的職業叫“獵人”,野味是隻要能獵到就能吃的東西。但隨著野生動物的瀕危和滅絕,現代吃野味已經是比較少見的事。

這裡要注意喔,野生動物可能攜帶寄生蟲,而且營養價值並沒有更高,希望大家積極支持動物保護。)

那平民吃什麼呢?在晚明通俗小說“三言二拍”中有很多對食物的描寫。

在《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章回中寫(許宣將些碎銀子買了一隻肥好燒鵝,鮮魚精肉,嫩雞果品之類回家來。又買了一尊酒,吩咐養娘丫鬟安排整下。)

可見平民的飲食其實和現在也沒有太大差異。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6.糕點/甜品的變遷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在貴族家庭或者是平民家庭,一臺宴席總有“果子”的存在。

在紅樓夢中對“果子”這種食物有比較詳細的描寫,其中很多十分精緻,讓劉姥姥“又愛吃,又捨不得吃”。果子到底類似於什麼呢?以我之見,應該主要是指糕餅類點心,也偶爾代指水果。

百度百科對果子的解釋——

餜子。泛指糖食糕點。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市食》:“果子:皂兒膏宜利少……諸色糖蜜煎。”《水滸傳》第五一回:“ 朱仝 抱了小衙內,出府衙前來,買些細糖果子與他吃。”

傳統糕點和現代糕點的對比應該是較為明顯的。本人不懂烘焙,只能粗放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中式甜味點心的總體特徵是甜而不膩,潤口清甘。在做法上,中式糕點多起酥皮,製作過程複雜。在食材上,經常用時令食材做原料,例如桂花糕、豌豆黃。在外形上,講究意境美和色彩美,形狀精緻小巧。

而現代通行的甜點則大多是西式甜點,運用新型材料如淡奶油、吉利丁片等製作點心,製作過程較為簡便。

現代點心的總體特點是甜味濃厚,奶味香醇,在食材運用上偏西式。外形上則較為隨意和自由,裝飾廣泛運用糖霜、可可粉、水果、薄荷葉、奶油果醬等材料。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7.水果的變化

水果這一條我沒有具體的古籍資料,但是根據身邊人的描述,大部分人認為現在的水果更大、更漂亮

小時候的梨子和蘋果個兒小,味道偏酸,現在的梨和蘋果個大色美,味道純甜而且汁水豐盈。

小時候的西瓜個兒小,現在的西瓜巨大無比。

那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我覺得這是好事,也是現代人的福利。

水果在古代的時候其實並不好吃,比如封建社會初期的梨就籽大肉少,乾澀酸苦。

而水果演變到現在這個豐美的樣子,完全得益於農業的發展

是無數的科研人員、技術人員一代代的優選育種,引進良種,在此基礎上改良、優化果種,再加上種植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改良,水果才會越來越甜美和漂亮。

可以理解為把每一年、每一塊區域最甜最大的果樹留種,再接著育種,一代代進化,才有了現在的優勢果樹。

所以多吃水果。畢竟我們現在的可口水果要是放到秦朝,那就是天人之物啦。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8.物資的豐富

現代的肉類和糧食之所以這麼便宜,是得益於養殖業和農業的發展。

在封建時代,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封建貴族的剝削,種種因素導致了下層民眾很難吃到肉類,甚至連精糧都難以維持日常食用。

以大米為例,封建社會的水稻種植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逐漸轉向精耕細作,在唐朝的時候水稻生產工具已經逐步走向完備,產生了在當時較為先進的“曲轅犁”。

但儘管如此,大米的產量還是不能滿足農民的食用需求。在“觀刈麥”一詩中就能看出,對普通農民來說,沉重的賦稅、靠天吃飯的生產方式,吃飽還是較為困難。

可是,需要注意的是!

古代的平民也有一定的階層,古代人也並不全都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吃糠咽菜。

在晚明時期,商品經濟興起,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萌而不發,僱傭關係出現,市民階層進一步發展壯大。(在宋朝的時候市民階層就有所發展,出現了服務於市井的文學樣式——“曲子詞”。)

市民階層同樣屬於平頭百姓,但由於他們一部分脫離了農業,轉向商業經營,他們衣食無憂,在大部分時候也能吃上肉食和精糧,甚至能吃上牛奶、水果和零食,在茶道、花道方面都有所鑽研。

與之同時,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村落,吃飽都是較為困難的事情。

而轉向今天,我們的肉蛋禽奶,精米精面並不昂貴。感謝現代養殖業,也感謝像袁隆平這樣偉大的科學家。

美食與美酒:傳統食物和現代食物有什麼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