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告密信

尊敬的人類:

你們好!

我是“大腸癌”家族的一份子,是發生在直腸和結腸的惡性腫瘤。看到人類被我們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樣子,我心裡很難過,作為腫瘤家族中的一員,我有罪,我坦白,我們對人類犯下的滔天罪刑馨竹難書。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人類抵抗我們的入侵史,正是我們大腸癌家族的犯罪史。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大腸癌家族,對人類來說,就是魔。人類窮經皓首想盡一切辦法來消滅我們,我們也在想盡一切辦在人類腸道中生存下去,擴大戰果,戰勝人類。我們的發病率、死率越來越高,2018年我們大腸癌家族的發病率(2018年全球癌症計報告)僅次於肺癌(11.6%)、乳腺癌(11.6%),排到了第三位0.2%),死亡率僅次於肺癌(18.4%),排到了第二位(9.2%),球每年大約102萬人新發大腸癌,53萬死亡。如果人類再不引起重視,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在不遠的將來,們必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死亡因素。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一、魔童降世。

人類誕生的那天,我們大腸癌也就出現了,只是人類對我們認識,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的家族對人類的犯罪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過程。在浩瀚的中醫古籍中,我們大腸癌家族混雜在“腸瘤”“鎖肛痔”“便血”“洩瀉”之中。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對我們並沒有深刻的認識,直到1662年,中國有一位叫祁坤的醫生,才寫了一本書叫《外科大成.二十四痔》的對我大腸癌家族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鎖肛痔,肛門內外如竹節鎖緊,形如海蜇,裡急後重,便糞細而帶扁,時流臭水……此無治法”。祁坤醫生雖然認出了我們家族並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悲哀的是在治療上對我們毫無辦法。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二 撒豆成兵

我們家族在世界的發展是快速而可怕的,我們的家族遍佈全世界:

1.全球:全世界發達國家的患病率明顯高於發展中國家,其中以澳大利亞、北美、北歐和西歐發病率最高,美國是全世界大腸癌發

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在非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發病率較低。

2.中國:發病率在世界屬於中等,發病率有年輕化和老年化的趨勢,新發病率快速上升,女性快於男性。沿海高於內陸,大城市高於小城市,經濟發達地區高於經濟落後地區,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癌。有70%的大腸癌出現在直腸和乙狀結腸,屬於低位大腸癌。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三、魔怪何來

我們大腸癌家族來自哪裡?古中國的醫學家們:認為我們大腸癌家族主要源於人類飲食不節、生活起居混亂、外部邪氣內侵、種異常、髒刪虛弱、先天不足。其中脾虛、腎虛、正氣不足是根本,溼熱、火毒、瘀滯是重要條件。

現代則認為是因為氣滯、血瘀、熱毒、溼聚與正氣虛弱,並且還認為有遺傳傾向。

西醫學則認為我們大腸癌家族的發病與以下幾大因素有關。

1.飲食:認為高脂、高蛋白、高熱量飲食是引起大腸癌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證實,每個月至少吃一次牛肉、豬肉、羊肉的女性,其大腸癌的發病率是每月吃不到一次肉的女性的2.5倍;

2.運動:缺乏體育運動是直腸癌發病率增加的危險因素。有研究認為: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可以使患大腸癌的風險降低32%。

3.吸菸飲酒:長期吸菸並且每天飲酒至少2杯的人直腸癌的風險大大增加。

4.肥胖:體重指數(BMl)大於30的人患病率上升1.5至2.4倍,向心性肥胖的人更明顯。

5.遺傳:有20%的大腸癌患者可能是遺傳引起,大腸癌患者子女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2-4倍。

6.良性疾病癌變: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10年後癌變率是普通人的10倍,大腸息肉5-10年癌變率是普通人的22倍。有觀點認為,你給大腸息肉足夠的時間,癌變率是100%。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其實我們大腸癌家族的形成是階梯式的,一般都要經歷由正常組織-腺瘤-侵襲性腫瘤-癌症的演變過程。這個過程大概需要5-10年的時間,這為人類早期採取果斷措施治療大腸癌提供了條件,給予了充足的時間。

四、蛛絲馬跡。

我們大腸癌家族都是善於偽裝的高手,早期往往沒有症狀,普通人無法通過不適來發現我們,早期偶爾被發現,多是因為人類有其他疾病行相關檢查時發現,早期我們家族都是偷偷的、快樂的在人類腸道中默默生長,我們大腸癌家族的低調和謙遜,往往導致人類的麻痺和大意,使人類在與我們家族的對抗中喪失先機,中後期我們大腸癌家族的症狀也沒有特異性,便血、腹痛、大便變細、貧血、大便次數多、肛門墜脹等是我們常見的表現,由於沒有特異性,人們往往把我們當成痢疾、痔瘡、腸炎等良性疾病來治療,或者根本就不治療,再次延誤診治,到了晚期,人類已經無能為力,只能空悲傷,人在中年,突然早逝,上有80歲老母,下有嗷嗷待哺孩童,自己卻要遠走他鄉,落個悲慘結局。所以經常體檢,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非常重要,高度重視早癌出現的各種蛛絲馬跡。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五、背水一戰

我們大腸癌家族雖然來勢兇猛,也絕對不是鐵板一塊,同樣有很多弱點和漏洞,只要人類足夠引起重視,抱有背水一戰的決心,我們要想肆虐人類,也不容易。雖然我們早期沒有任何症狀,但以下人群是我們的最愛:1、大便潛血試驗多次陽性的人;2、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結直腸癌的人;3、既往有腸道腺瘤病史的人;4、自己曾經患其他癌症;5、年齡超過40歲首次出現便秘的人;6、大便習慣突然改變的人:7.慢性腹瀉、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則尾炎、慢性闌尾炎及長期精神壓抑的人。中國有位偉人說”要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入”,這對我們大腸癌家族同樣適用,上述人群,應及時找肛腸科專科醫生檢查就診、並定期複查,一旦發現我們,沉著冷靜迅速拿出果斷措施,消滅我們大腸癌家族於萌芽還是可能的。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六、千方百計

對我們大腸癌的診治,關鍵在於一個早字。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三早的核心是“早發現”。只有發現了,診斷、治療才有可能,相關數據顯示:大腸癌的早期治療,5年生存率已達到90%,而晚期大腸癌,5年生存率不到40%,如何做到早發現,就是實施大腸癌早期篩查計劃。以下方法有助於早期發現我們:

1、出現便血、脫出、肛門墜脹、排便次數增多、肛門痛、瘙癢等及時就診,他們可能是我們出現的蛛絲馬跡。

2.指檢:肛門指檢是醫生通過手指觸摸,發現肛腸病包括腫瘤的一種重要方法,有經驗的醫生可以發現8O-90%的直腸癌患者。

3.糞便隱血試驗.一年做一次。糞便隱血是瞭解消化道出血、排外消化道腫瘤的一種簡便方法。通過化驗大便,觀察大便裡面有沒有紅細胞,有沒有出血。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胃腸道里面有出血,需要進一步做腸鏡檢查,明確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大便潛血試驗有可能出現漏診,準確率有60%左右。可以作為一般風險(普通人群)患者的結直腸癌篩查方法。

4.電子直乙結腸鏡。每5年做一次。75-80%的結腸息肉、腫瘤都發生在直腸及乙狀結腸遠端。該檢查對早期發現乙狀結腸、直腸的癌前病變及息肉和肛門疾病有重要價值。

5.大便DNA檢查,每3年一次。腸道癌變的過程當中,會存在基因突變和遺傳學改變,腫瘤細胞會脫落進入到腸道中,通過大便排出來。通過檢測大便中脫落細胞的DNA,可以早期診斷大腸癌。糞便DNA檢測比大便潛血試驗更準確,敏感度和特異性都可以達到90%左右,但是費用高,檢查一次要幾千元,臨床目前難於普及,發現陽性需要進一步做腸鏡檢查。

6.結腸鏡檢查,每10年一次。結腸鏡下病理活檢是目前診斷結直腸癌的金標準,結腸鏡檢出大於等於6mm病變的總體敏感性超過95%。腸鏡不僅可以發現息肉和早期的癌症,而且還可以在內鏡下切除息肉和早期的癌症。腸鏡在檢查之前需要喝瀉藥,進行嚴格的腸道準備,存在腸道準備相關風險;存在一定的不適感;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無痛腸鏡有麻醉的潛在併發症;以及該操作的風險,如穿孔和出很多人由於害怕拒絕檢查。但如果需要,應該克服恐懼,接受檢查,除了生和死,其他的都不是事。

6.CT仿真腸鏡

cT仿真腸鏡(CTC)是一種CT檢查,進行腸道的CT掃描,然後用特定的軟件,重建腸道粘膜的二維和三維圖像。CT仿真腸鏡可以發現小至1cm的腸息肉和早期癌症。有研究顯示,仿真腸鏡檢出癌症和大於等於1cm腺瘤的敏感性為67%-94%,特異性為96%-98%。仿真腸鏡的優勢在於它是無創的檢查、無需麻醉、可以觀察整個腸道,且檢出大腺瘤的能力大致與結腸鏡一樣好。發現

異常時,仍需要結腸鏡跟進做切除和組織學診斷。

7.MRI:一般不作為篩查大腸癌使用,但一旦考慮大腸癌,需要行常規磁共振增強了解大腸癌侵犯的範圍、局部淋巴結轉移等。

8.其他還有腫瘤標誌物等可以作為術後隨訪參考。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七、趕盡殺絕

人類在我們面前,雖然是先輸一局,但並未徹底失敗,他們在與我們大腸癌家族的戰鬥過程中,雖然有人不斷倒下,也同樣有無數的人站起來,經過數千年的血與火的洗禮,人類已經總結出來很多行之有效的對抗我們大腸癌家族的經驗,就目前治療經驗來看,主要是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對於早期大腸癌而言,根治性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式,遠期療效好,有90%-92%的結腸癌患者及84%的直腸癌患者都願意接受手術治療。及時手術切除癌灶是治癒大腸癌唯一的希望(未來或許有更多方法),但仍有超過40%的直腸癌患者及30%的結腸癌患者會出現局部復發需要治療,晚期、遠處轉移或不願意手術的患者也需要治療。放療、化療、免疫療法、中醫中藥等治療對非手術的情況是很好的選擇。這些治療方法逐漸融入到了術前、術中、術後的治療中,在延長患者壽命,減輕痛苦,提升生命質量,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研究表明,不適合化療和放療的晚期老年腫瘤患者最適合中醫綜合治療,帶瘤長生存是治療目標。中醫綜合治療大腸癌包括辨證口服湯藥和中成藥、靜脈點滴中藥製劑、外用中藥製劑、針灸、中醫音樂治療、中醫食療、中醫足浴等,可以提高患者耐受性。“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是中醫綜合治療與個體化治療老年腫瘤的兩把利刃!實現中醫藥對結直腸癌的治療的全程干預,讓中醫綜合治療真正成為結直腸癌綜合治療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八、百年追蹤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大腸癌家族作為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的慢性病,應該納入人類生命週期的全程管理。

(1)一般人群:對於沒有家族史,沒有息肉,炎症性腸病等高危因素的普通人,應該從45至50歲開始接受大腸癌篩查。每10年做一次腸鏡,每5年做一次乙狀結腸鏡。

(2)家族風險人群:①有1個一後每5年檢查一次。②1個一級親屬60歲以後確診直腸癌或腺瘤性息肉或2個二級親屬患結腸癌的人應該在40歲時開始進行腸鏡檢查,隨後每10年檢查一次。③有1個二級親屬或三級親屬的按照一般風險人群來篩查。(溫馨提示:一級親屬是指: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二級親屬是指:阿姨、叔叔和祖父母,三級親屬是指:曾祖父母或表兄弟姐妹)

(3)息肉切除術後:初次腸鏡發現3-10個腺瘤、高度不典型增生、絨毛狀增生或腺瘤≥1cm的人群需要在3年內複查腸鏡。初次結腸鏡檢查僅發現1-2個小的非高度不典型增生的管狀腺瘤

<1cm的屬於低風險人群,每10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即可。如果隨訪發現3-10個或以上腺瘤的,則需在3年之內進行。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4)結直腸癌術後:結直腸癌多在確診術後在2-3年後復發,90%在的患者在前5年內復發,所建議結直腸癌術後1年內再次行腸鏡複查。如果因為腸梗阻在手術後3-6個月複查腸鏡無異常的,術後第3年、第5年做結腸鏡檢查。對於直腸癌術後的局部復發的監測,在術後的2-3年內,建議每3個月隨訪一次,3-6個月做一次直腸內鏡檢查。另外腫瘤標誌物也是瞭解大腸癌術後復發的重要參考指標。建議每三個月複查一次,連續2年,隨後可可6個月到12個月複查一次。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5)特殊人群:全結腸炎患者應該在患病8年後,左半結腸炎患病後15年後每1-2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九.和平共處。


如果我們大腸癌家族已經遍佈了患者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已經與我們的宿主病人聯繫在一起了,對抗和掙扎無意義的時候,就和平共處吧。人類應該明白,生命的傳的生命在後代的身上繼續延續。與疾病和平共處,坦然對人生,吃好、喝好、玩好。把時間留給更多關心你,愛護你的親人,而不是躺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

祝:人類身體千年健,人生路路通。

大腸癌家族的叛變者

2020.05.04

一封來自大腸癌家族的高密信


作者簡介:謝德正主治醫師,硯山縣中醫醫院肛腸科主任,雲南省中醫肛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擅長治療痔,瘻,癰,裂,腸癌,便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