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美國飛虎隊的後裔,對中國的感情特別深厚,中文說得非常溜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是王維的思鄉之情,思鄉之情是每個獨在異鄉的人都會有的一種思緒,但是今天淮生要給大家講述這家人,他們雖然是美國人,但是對於中國有著濃厚的感情,認為中國才是他們的“第一故鄉”。這家人還總是稱自己一家都是“雞蛋人”,因為從外表看是白色的,一看就是美國人,但是實際上心裡是黃色的,有一顆“中國心”。

作為美國飛虎隊的後裔,對中國的感情特別深厚,中文說得非常溜


爺爺“穆愛仁”開始就“情定中國”

1940年的時候有個美國小夥子,大學期間學校有個活動是組織學生到日本進行學術交流,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對於亞洲國家十分感興趣,於是他就報名參加了。但是他認為光去日本一點都不過癮,於是獨自一人來到了他一直以來都魂牽夢縈的中國。之前他只能捧著一本世界地圖看這個亞洲雄獅,如今能夠身臨其境,讓他覺得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是那麼的令人心動。

作為美國飛虎隊的後裔,對中國的感情特別深厚,中文說得非常溜


後來這個小夥子成為了美國飛虎隊的一員,於是他又身兼使命的來到了中國,雖然這個時候的中國戰爭不斷,讓人覺得有些壓抑,但是在這個小夥子心目中,中國仍舊是那個讓他覺得心動,讓他流連忘返的美麗國度。

作為美國飛虎隊的後裔,對中國的感情特別深厚,中文說得非常溜


因為他此番前往是來幫助中國的,所以中國友人對於他也是極其的友好,更加讓他覺得中國民風淳樸,是個非常好客的國度。所以當時他還給自己起了一箇中國名字“穆愛仁”。隨著日本宣佈投降,他來中國援助的使命也完成了,但是他仍舊是依依不捨。回到美國之後,他很快的結婚了,新婚的他沒過多久就和妻子商量要她和自己一起前往中國。

穆愛仁的妻子也是個“中國迷”,於是這對新婚夫妻就帶著對中國美好的憧憬來到了福建,他們兩個人在福建的一所學校裡當起了英語和體育老師。在這段讓他們難忘的時光裡,他們生下了兒子,取名為穆彼得。第一代穆愛仁和第二代穆彼得都和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父親穆彼得仍舊很喜歡中國

後來因為工作原因,穆愛仁帶著妻子和兒子穆彼得又回到了美國,穆愛仁在美國結婚生女,在1988年,穆彼得還是覺得難捨中國情緣,於是又和父親當年一樣,帶著全家人包括兩個女兒後來到了中國。

他們一家人生活在南京,從穆愛仁到穆彼得再到穆彼得的兩個女兒,這一家人已經三代和中國有著難以割捨的緣分。

作為美國飛虎隊的後裔,對中國的感情特別深厚,中文說得非常溜


“愛中”,“愛華”和祖輩父輩一樣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

“愛中”,“愛華”是穆彼得給自己兩個女兒起的名字,怎麼樣?“愛中華”這三個字就能看出來這個家族對於中國的感情。這兩個小女兒也是很小就跟著爸爸媽媽來到了中國,可以算得上是自幼在中國長大,中國是養育她們兩個人的國度。所以從感情上來說,她們兩個人對於中國的感情可能比祖父,父輩還要深厚。

作為美國飛虎隊的後裔,對中國的感情特別深厚,中文說得非常溜


在1995年,距離這對姐妹花來中國已經七年之久,她們已經能說得一口非常溜的中文,正是因為她們一家和中國的難解之緣,所以這一年的春晚這對美麗,大方的姐妹一起登上了春晚。當時全國人民都看到這對美麗的姐妹花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表達著她們一家人對於中國的喜愛,她們也迅速的“火”地火了起來,比現在的網紅還要火。

作為美國飛虎隊的後裔,對中國的感情特別深厚,中文說得非常溜


“愛華”在自己大學畢業之後,她又選擇來到了中國,這個她自幼就生活過的地方。而且“愛華”還成為了一名著名的央視主持人,人們都很喜歡這個金髮碧眼但是卻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姑娘,她主持的節目也因此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直到現在,愛華一家人還生活在中國,他們喜歡中國這個國度,對於中國的感情比對美國還要深。在中國,他們感受到了中國人的熱情和溫暖,這對於他們來說無比珍貴。從穆愛仁,到穆彼得,再到“愛中”和“愛華”,他們一家人對於中國的深厚感情讓人動容,最後淮生還是想說,愛是沒有國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