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走路的寶寶突然總是要抱抱,該抱還是不該抱?

我的寶寶一歲八個月,明明自己走路走的很好,出門玩的開心的時候都一路小跑,最近這段時間,走不了兩步就非要抱抱。我說不抱吧,這小脾氣“嗖”地一下就上來了,大街上人來人往,這麼小的寶寶抱著我大腿哇哇大哭,讓人看著也怪可憐的。

為此,我也糾結過到底是抱還是不抱。後來,我也想通了:隨心嘛!想抱就抱,不想抱就不抱!意思就是說:如果你很累抱不動的時候就不抱,能抱動的時候抱一下也沒關係。如果寶寶真的累了,那就一定要抱抱了。如果不抱,寶寶一定會鬧,那該怎麼辦呢?請繼續往下看。


會走路的寶寶突然總是要抱抱,該抱還是不該抱?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種情況屬於行為倒退期,很正常。寶寶要經歷很多倒退期,比如語言倒退期,睡眠倒退期等等,行為倒退期只是其中的一種。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一歲半到兩歲寶寶身上,主要就是因為學會走路了,而且這新鮮勁和興奮感已經過去了。寶寶不會走路之前,與媽媽是一體的。等到寶寶會走以後,和媽媽身體分離了,漸漸發現自己是一個個體,這使得寶寶會有焦慮感,他會擔心失去媽媽的愛和關注。所以,只有媽媽抱著的時候才是最安全的。

要想寶寶自己走路,是需要費點心思的,要讓走路變得有趣。

  • 跟寶寶一起走路的時候,可以說:“寶貝,我們拉拉手一起走,媽媽喊一二一,你要按口令伸出左腳右腳哦!”我們可以慢一點,左腳的時候告訴寶寶“這是左腳”,伸出右腳的時候告訴寶寶“這是右腳”。一邊學習一邊走路,就不會那麼乏味了。
  • 如果帶寶寶出去玩,其實大人也都挺累的,這個時候如果寶寶讓抱,也確實有點抱不動。外面的風景,好玩的東西很多,寶寶也正處在學習力超強的時候,你可以教寶寶說話,邊走邊給寶寶介紹一下所見到的景物,這樣還可以增長寶寶的見識。
  • 跟寶寶溝通談判。我們可以跟寶寶講講道理,跟他說:“媽媽現在有一點點累,你可以自己走,等你走到前面那棵大樹那裡,媽媽再抱你好嗎?”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媽媽可以抱著寶寶走一段,然後再繼續引導寶寶走更多的路,慢慢的鍛鍊寶寶自己走路。
  • 用激將法。稍微大一點,懂點事的寶寶,我們可以使用激將法,跟他說:“寶貝我們來比賽,看看誰跑得快,誰先到達終點好不好?”比賽過程中,媽媽可以故意跑得慢一點,小寶寶們對於這一類的比賽都會很認真,所以他肯定拼盡全力跑。讓寶寶取得勝利,寶寶會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覺中,寶寶已經自己走了好長一段路,真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會走路的寶寶突然總是要抱抱,該抱還是不該抱?


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離開父母,趁著現在寶寶還小,我們還能抱得動,就多抱抱吧,以後想抱都抱不了了。我們應該尊重寶寶成長的規律,給予寶寶最大的寬容和耐心。每個寶寶脾氣秉性都不同,媽媽們其實不必把自己圈在科學育兒的框框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會走路的寶寶突然總是要抱抱,該抱還是不該抱?

我是小太陽辰辰媽,努力學習育兒知識,積極跟大家分享經驗!喜歡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