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雲”看病、無接觸購物、知識直播…生活方式鉅變?

不久前,美國《時代週刊》封面發佈抗疫群像,來自中國的美團外賣騎手高治曉作為唯一華人面孔登上了《時代週刊》封面。《時代週刊》稱讚騎手有“非凡的使命感”,指出疫情爆發也讓外賣騎手在公眾心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得到更多理解和尊重。


站在媒體同行的角度,華叔讚賞《時代週刊》的敏感,就像是舌尖先品嚐到芥末的刺激,然後味道一股腦的衝上鼻腔,最後涕淚橫流。


就像15年前,李宇春登上《時代週刊》封面,被喻為“時代偶像”,在粉絲的狂歡與公眾的震驚平息後,其背後的“選秀類綜藝”,真正掀起了時代的浪潮,直至現在依舊。


所以,華叔認為,高治曉登上《時代週刊》封面,就像那第一口芥末,而即將帶來衝擊的,是“小哥們”劃開的生活方式變革。不似驚濤駭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後疫情時代:“雲”看病、無接觸購物、知識直播…生活方式鉅變?

《時代週刊》封面的外賣小哥


01 無接觸購物


早上八九點出門上班,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高治曉每天如此,疫情期間依舊。


這天高治曉接到一個大單——上千元的外賣單,超市裡的瓜果蔬菜、肥牛羊肉還有生活用品全有,連鍋碗瓢盆都買。


送貨時,高治曉外賣車上放滿了東西,兩個車把手都掛滿了,但一趟還是沒送完。高治曉把這次配送過程形容為“窘迫”,現在回想起來忍不住笑了:“市民都在家不方便出門,一次性買齊了也好。”


這樣“窘迫”的大單在疫情期間,並不少見。數據顯示,近幾年,在線購物滲透率(這裡用實物商品網上購物額與社會零售額總額的比值近似計算)逐年增長,疫情期間在線購物滲透率近40%。例如,有一些從未在網上買過菜的中老年人開始在網上買菜,疫情過後,線上購物會成為更多人的消費習慣。


不僅如此,無接觸式配送、購物發展迅速。北京有超4000社區已經在推廣無接觸購物新模式,依託超市、蔬菜零售企業,居民可以用手機在線上下單,線下自提,實現全程無接觸購物。


後疫情時代:“雲”看病、無接觸購物、知識直播…生活方式鉅變?


02 雲端醫療


“您好,您的外賣到了,今天怎麼大家都買口罩?一上午的功夫,已經10多單了。”餓了麼小哥放下口罩,急匆匆的告辭。這是鍾南山院士公佈病毒“人傳人”的第二天,彼時,在北京CBD商務區,華叔辦公室周邊的藥店、便利店,口罩全部售罄。


疫情期間,醫藥類訂單在各大外賣平臺上猛增。與此同時,在醫療資源緊張、出行不便、醫院成為“禁區”之時,“雲”看病的力量被空前放大。


有關疫情的、孕婦產檢的、長期服藥的、術後拆線的等等各種問題都可以在線上問診得到專業的解答。


春雨醫生、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等10多家互聯網醫療平臺開展新冠肺炎問詢服務,微醫抗冠免費義診訪問量超過1億。百度、360、搜狗等搜索引擎平臺和支付寶等功能聚合平臺推出了“在線問醫生”的整合服務。


對比線下問診,在線問診具有方便、等待時間短、避免交叉感染以及送藥上門等優勢。疫情之下,人們正在逐步接受和適應這個尋醫問藥的新模式。


後疫情時代:“雲”看病、無接觸購物、知識直播…生活方式鉅變?


03 知識直播


這一單,沒有風馳電掣,每當想提速,他又立刻變得小心翼翼。這是小哥第一次接到去書店“取餐”的訂單。送達他還開玩笑的說:“你擔不擔心我把你的書和螺螄粉放在一起?”


這或許是兩個“食糧”最意外的一次相遇,但是目前僅北京市,已經有72家書店進駐了美團和餓了麼,24小時都可以在線下單,隨意買買買,豐富精神世界。正所謂腳步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疫情絆住我們的腳步,卻沒有阻擋住我們學習的步伐。


不僅有外賣買書、學生網課,還有各路精英專家,在多個平臺直播分享知識與經驗。相比此前的知識付費風口,此次教育行業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軍直播,是剛性需求,甚至直接跳過消費者培養的環節。


除當下熱門的醫學健康知識外,其他領域的知識直播內容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例如從從2月12日至3月底,名財經大V吳曉波邀請財經專家、企業家連麥對談,已進行了14場直播,總人氣值超過200w人。未來醫療、製造、科研等行業均有可能被直播賦能。


後疫情時代:“雲”看病、無接觸購物、知識直播…生活方式鉅變?


04 靈活就業


相信你也被“我的教練真的送外賣去了”這則新聞刷過屏,驚訝過後“哭笑不得”,這群“機靈鬼”。因為疫情很多健身房都停業,所以很多健身教練都出來做外賣員了。


根據美團的數據顯示,從1月20日到2月23日,在短短一個月內,新增的騎手就高達7.5萬,其中,有理髮師、IT人員、健身教練、幼師等行業的人轉崗去送外賣,其中健身教練人數佔37%。


據瞭解,美團於2月24日宣佈啟動“春歸計劃”,以“就地就近就業、靈活隨時就業、不等不靠就業”的理念,再提供逾20萬個長期就業、靈活就業崗位。


這一計劃,不僅是緩解疫情下的就業壓力,而是改變人們的就業觀念。


當外賣小哥熟練的彈起鋼琴、改起代碼,或是拿起化妝刷,我們都不會再驚訝。甚至在老齡化社會進程中,會出現的“退休者再就業”“銀髮再就業”,都會面臨更包容、更自由的社會環境。在生活的每一個地方,創造幸福。


疫情期間,外賣小哥是騎手,也是騎士,串起了人們的生命線,同時也拉開了生活方式變革的序幕。


後疫情時代:“雲”看病、無接觸購物、知識直播…生活方式鉅變?


注:本文由正華年原創,多謝關注!

自信人生不畏老,華叔陪你正華年。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版權方,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