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的成績如虎添翼,家長要這麼做

讓孩子的成績如虎添翼,家長要這麼做

文/ 張寒軍

在家庭教育中,人們往往將孩子掌握知識的程度與廣度來衡量孩子教育的好壞,在我們的教育考試體系中,這也幾乎是唯一的標準。也似乎只有這個能進行簡單定量的項目。

知識的定義,比較廣泛,針對孩子的知識,我們暫且定義為孩子所掌握的定理、課文、解題的方法等,這些都是經過後天學習所得。

知識的特點是有存在的載體,它不僅存在於人的大腦之中,而且存在於書籍、聲像、而目前的互聯網更是使知識的存儲與傳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讓孩子的成績如虎添翼,家長要這麼做

知識對於成長中的個人來說,尤其是從幼兒到青年這一階段,掌握同一知識的時間是越來越短。即同樣一個知識,如果在幼兒期,可能掌握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但在童年期,很能只需一半的時間,而到青年期,只需幾分鐘的時間。

讓孩子的成績如虎添翼,家長要這麼做

但人的思維不一樣,從一生下來,人的思維就逐步地開始得到訓練,思維的方式、習慣、與其內在的動力,都受外界的影響,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養育方式。嬰幼兒時期,孩子容易形成新的思維模式,也許只需要很短的時間;但等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孩子的思維方式已經固化了,就不容易改變,或改變需花巨大的精力與時間來強化,即使這樣效果還是很小。就拿思維的創新力來說,如果孩子小時候對孩子管束較嚴,或者溺愛,照顧過多,孩子就不願意思考,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生活,結果思維就會失去創新力;等孩子大了,就只能做一些死板的工作。畫畫也同樣,如果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孩子照著老師的畫來畫,而不是天馬行空地自己創造,雖然孩子臨摹的水平很高,但長大之後,無法進行創造,也不會形成自己的風格,最後只能成為一個畫師,而不能成為畫家。

讓孩子的成績如虎添翼,家長要這麼做

為什麼要講上面一些呢,就是要提醒家長,幼兒與小學期,其實孩子的成績不重要的。因為成績其實就是知識,小學期間考90分與100分基本沒有什麼區別,即使有區別,只要家長的鼓勵方式得當,這在後面的日子裡很快就能補上。我們經常知道,小學時的學渣,到初中忽然變成學霸;高一高二還在低谷,也會遇到“刺激”之後逆襲,考上大學的例子,這些例子從另外一個角度,證明學習知識的特點。但有一點能肯定的是,那些能逆襲的孩子,其實在小學的時候思維的基礎就已打得很好,只是因為某些原因,而沒有在成績上反映出來。

讓孩子的成績如虎添翼,家長要這麼做

但另一方面重要的是,孩子思考力、創新力、自信力、邏輯力等思維的訓練,則一定要在小學期間完成,如果形成不好的思維定勢,孩子就有可能從小學時的學霸淪為學渣。

那如何訓練孩子的思維呢,其實還是通過各種各樣的遊戲(非電子遊戲)、音樂、舞蹈與體育、閱讀、畫畫、手工、寫作、勞動等項目來強化孩子的綜合性思維能力,雖然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花費孩子的大量精力,甚至孩子的興趣點不在學習上,從而導致這一階段的學習成績並不理想。但一旦孩子的興趣點轉移到學習上之後,那孩子就如虎添翼,很快就能超越!

讓孩子的成績如虎添翼,家長要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