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近日,國外某著名網球類網站採用一定的算法,將公開賽以來2967場重大網球比賽進行了排序,我從這份榜單中摘取了排名前10的網球比賽,分別介紹如下。


No.10:1988年美網男單決賽,維蘭德擊敗倫德爾

(6-4 ,4-6, 6-3, 5-7, 6-4)


馬茨·維蘭德(英語:Mats Wilander,1964年8月22日-),生於瑞典韋克舍,已退役的瑞典職業男子網球運動員,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七座大滿貫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入選者。


他與康納斯、阿加西、納達爾、費德勒和德約科維奇是網球史上至今唯六在三種不同場地(草地、硬地、泥地)都贏過大滿貫男子單打冠軍的網球員,也是第三位在公開賽年代以來一年內奪得三項大滿貫男單冠軍(1988年澳網、法網、美網)的球員。他職業生涯單打獲得571勝222負,雙打獲得168勝127負,獲得獎金7976,256美元。


他與同時代另一位頂端選手倫德爾之間的競爭也被視為是網球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之一。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伊萬·倫德爾(捷克語:Ivan Lendl,1960年3月7日-),生於捷克斯洛伐克俄斯特拉發,俗稱“冷麵殺手”“捷克鐵人”“網球機器”,已退役的捷克裔美國籍男子網球選手,網球史上的男子準GOAT之一,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1,8座大滿貫男子單打桂冠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當年他的青少年組時期,時任世界球王的博格就預言未來的倫德爾必然是新一代天王巨星。1980年代下半期(1985-1987年和1989年)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倫德爾王朝,他也是極少數在能同時在硬地場和紅土場取得輝煌成績的球員,堪稱網球史上最佳傳奇之一。


倫德爾與同時代的另一位天王巨星麥肯羅之間的較量是網球史上最偉大的對手組合之一(H2H : 倫德爾 21:15 麥肯羅)。兩人基本瓜分1980年代世界男子網球壇的江山——麥肯羅稱霸上半期,而倫德爾則稱霸下半期,但事實兩人年齡只相差一歲多點。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No.9:2009年澳網男單決賽,納達爾擊敗費德勒

(7-5, 3-6, 7-6(3), 3-6, 6-2)


這兩位網壇巨星就無需介紹了。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No.8:1982年溫網男單決賽,康納斯擊敗麥肯羅

(3-6, 6-3, 6-7, 7-6, 6-4)


詹姆斯·斯科特·康納斯(英語:James Scott Connors,1952年9月2日-),暱稱吉米·康納斯 (Jimmy Connors),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東聖路易,美國職業網球運動員,前世界排名第一,亦是首位連續五年(1974-1978年)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員。他是網壇歷史上職業生命最長的球員之一,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橫跨三個年代,見證了網壇由木球拍年代到碳鋼球拍年代。他也是公開賽年代中較早採用碳鋼球拍的球員。他是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男子網球壇最有競爭力球員之一,其職業生涯共奪109個巡迴賽單打冠軍(不計算任何表演賽、慈善賽等非ATP承認的賽事),是公開賽年代以來最多,當中包括八項大滿貫冠軍。職業生涯單打勝負為1274 - 283,也是最高單打勝數紀錄;獲得獎金8,641,040美元。他曾在1975年、1981年和1984年三次代表美國參加戴維斯盃,並在1981年奪得冠軍。此外,他亦曾協助美國隊奪得1985年世界團體杯。他曾和美國女子網球名將埃弗特訂婚,但戀情最後無疾而終。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小約翰·帕特里克·麥肯羅(英語:John Patrick McEnroe, Jr.,1959年2月16日-),生於聯邦德國威斯巴登美國駐德空軍基地,尊稱“網球皇帝”“網壇壞孩子”“大麥肯羅”,已退役的美國男子網球運動員,最高世界排名單打雙打同時排名世界第一,7座大滿貫男單桂冠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麥肯羅曾是ATP單打和雙打世界排名第一(單打排名首次在1980年3月3日登頂)。職業生涯取得單打881勝198負和雙打544勝103負。他在職業生涯中共奪得ATP巡迴賽單打冠軍77個(並列史上第五位)和雙打冠軍77個,更是ATP史上巡迴賽單雙打冠軍合計最多球員(154冠)。他在1980-1985間斷地成為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共170周,更是連續四年(1981-1984)成為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球王),以及三年ITF世界冠軍(1981年、1983年和1984年)。他是ATP首位獲得超過1000萬美元獎金的球員,職業生涯總獎金達12,552,132美元。


麥肯羅與同時代的另外三位選手康納斯、比約博格和倫德爾均是被公認為是男子網球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之一;事實上,麥肯羅和這三位宿敵競爭世界第一和大滿貫白熱化的時候,正是男子網球的黃金年代。尤其是與博格之間的較量被公認為男子網球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之一: 1980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是二人合演網球史上的至尊經典之一。因賽程起伏極具戲劇性,於2017年曾被拍成電影 BORG VS. MCENROE (博格對戰麥肯羅/決戰溫布爾登)。


麥肯羅亦曾協助美國奪得兩屆世界團體杯(1984年、1985年),他亦協助美國五奪戴維斯盃。1999年,他被引薦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他是2005年美國TENNIS雜誌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中的第11位。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No.7:1984年法網男單決賽,倫德爾擊敗麥肯羅

(3-6, 2-6, 6-4, 7-5, 7-5)


兩位球員的介紹見上文。


No.6:2007年溫網男單決賽,費德勒擊敗納達爾

(7-6(7) ,4-6, 7-6(3), 2-6, 6-2)


兩位球員資料已無需介紹。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No.5:2012年澳網男單決賽,德約科維奇擊敗納達爾

(5-7 ,6-4, 6-2, 6-7(5), 7-5)


兩位球員資料已無需介紹。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No.4:1980年溫網男單決賽,比約博格擊敗麥肯羅

(1-6, 7-5, 6-3, 6-7, 8-6)


比約·博格(瑞典語:Björn Borg,1956年6月6日-),生於瑞典南泰利耶,俗稱“瑞典冰人”,已退役的瑞典男子網球運動員,網球史上男子GOAT之一,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11座大滿貫單打冠軍,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他總共拿下11座大滿貫,包括5座法網男單冠軍(1974、1975、1978、1979、1980)、4座澳網男單冠軍(1978-1981年)、2座溫網男單冠軍(1976-1977年)。


他曾是公開賽時代以來男子單打獲勝率最高的球員(644勝135負,獲勝率為82.67%),也是1979年、1980年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和1978-1980年連續三屆ITF世界冠軍,以及1976-1980年連續五屆ATP年度最佳球員(ATP Player of The Year)。


博格與同時代的另一位選手麥肯羅之間的較量被公認為男子網球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之一,由於博格形象冷酷而麥肯羅性格暴燥,形成“冰與火”的強烈對比,如上文介紹,兩人1980年溫網男單決賽已被拍成電影。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No.3:1980年美網男單決賽,麥肯羅擊敗比約博格

(7-6 ,6-1, 6-7, 5-7, 6-4)


兩位球員介紹見上文。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No.2:2019年溫網決賽,德約科維奇擊敗費德勒

(7-6(5) ,1-6, 7-6(4), 4-6, 13-12)


兩位球員資料已無需介紹,費德勒連續兩個冠軍點被德約科維奇逆轉,這或許是奶粉們心頭長久的痛。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No.1:2008年溫網男單決賽,納達爾擊敗費德勒

(6-4 ,6-4, 6-7(5), 6-7(8), 9-7)


這也是一場被拍成紀錄片的比賽,《天才之擊》與《決戰溫布爾登》並稱為兩部傳世的網球紀錄片。


權威機構評出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看過其中幾場?


以上就是公開賽以來最偉大網球比賽Top10榜單,你對這份榜單有什麼看法呢?你覺得還有哪場比賽有資格入選最偉大比賽榜單?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一起分享你的經典記憶。(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