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子10只麋鹿將野放洞庭湖

12月4日下午,10只麋鹿從位於大興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上車,前往1000多公里外的新家——洞庭湖,開啟野外新生活。野放麋鹿,有助於促進麋鹿遺傳多樣性提升,是保障麋鹿種群安全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已進行了54次野放行動,輸出麋鹿546只,直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遷地種群41個。

南海子10只麋鹿將野放洞庭湖

為什麼要向外野放麋鹿?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科普部部長宋苑說,麋鹿苑的生態承載力有限,為了保障苑內的溼地生態環境能夠符合麋鹿種群的生存和繁衍需求,就要為一些年輕力壯的麋鹿尋找“新家”。在選擇野放區時,科研人員優先考慮歷史上麋鹿的活動地區,並同步進行水文、地貌、氣候、植物種類、生態環境等科學考察。據瞭解,麋鹿是典型的溼地物種,在保護生物學中,科學家將其視為自然保護的旗艦物種。

南海子10只麋鹿將野放洞庭湖

趕赴新家的10只麋鹿中,雄性6只,雌性4只。過去一週,工作人員不僅為它們進行了細緻的體檢,還在麋鹿苑中開闢出一片獨立場地,供它們熟悉彼此。每一隻麋鹿的脖子上,還帶有一個具備GPS定位功能的項圈,便於工作人員開展野放麋鹿在洞庭湖區域遷徙行為的研究。

南海子10只麋鹿將野放洞庭湖

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群麋鹿的上車過程十分順利。提前擺放在通道上的胡蘿蔔“誘餌”,似乎是被鹿群忽視了,隨著圍擋合攏,它們的活動範圍也逐步縮小,一隻強壯的公鹿帶頭,健步走進車廂,其他同伴也緊跟步伐……僅用時不到20分鐘,10只麋鹿就全部上了車。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工作人員鍾震宇打趣道:“鹿群好像知道似的,新家水草豐美,好吃的多得是。”他說,洞庭湖地區四季常綠,溼地資源豐富,能為麋鹿提供豐富的食物,此外,洞庭湖在歷史上也是麋鹿的活動地區,“我相信這些麋鹿一定能生活得更好!”

南海子10只麋鹿將野放洞庭湖

這10只麋鹿野放後,有望與洞庭湖區域既有的200餘隻麋鹿匯合。實際上,兩撥麋鹿可謂“同宗同源”。鍾震宇說,已在湖邊生活多年的200餘隻麋鹿,祖輩也都來自麋鹿苑的野放活動,“上世紀90年代,我們在湖北石首建立了麋鹿保護區,1998年長江洪水氾濫,有5只麋鹿隨洪水漂流到洞庭湖周邊。之後幾年,又陸續有麋鹿群體遷入。”2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科研人員擔心,洞庭湖麋鹿或許會有種群近交係數高的風險,野放麋鹿則可以提高麋鹿的遺傳多樣性。

這已經得到證明。2018年,30只來自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的麋鹿,與鄱陽湖當地的17只圈養麋鹿一起野放。第二年,研究人員驚喜地發現,這群野放的麋鹿不僅順利度過了洪水期,還產下了幾隻新生兒,這足以宣告鄱陽湖野生種群成功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