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已成為我國兒童意外死亡的頭號死因!家裡、野外均會發生

溺水已成為我國兒童意外死亡的頭號死因。家裡的水桶和浴盆,嬰兒泳池,野外池塘、河流、湖泊都可能成為孩子溺水的場所。

案例1——下水打撈物品溺水

2016年6月29日,山東一名初中女生傍晚行經河畔時書包不慎掉入河中,下水打撈不幸溺水,另外兩名同學見狀後立即下水救人,相繼溺水,其中一名搶救無效死亡。

溺水已成為我國兒童意外死亡的頭號死因!家裡、野外均會發生

案例2——母嬰店游泳溺水

2018年5月17日,福建泉州張女士帶著自己七個多月大的寶寶到一家母嬰店去游泳。游泳區間張女士店內選購奶粉,託工作人員照看孩子。張女士離開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寶寶的游泳圈側翻,導致頭朝下腳朝上,孩子在水中掙扎46秒後才被發現!當工作人員將寶寶抱起來時候,寶寶嘴唇都是紫色的,人已經失去了意識!在經過及時搶救之後,寶寶終於甦醒!

溺水已成為我國兒童意外死亡的頭號死因!家裡、野外均會發生

案例3——澡盆洗澡溺水

長沙寧鄉某三歲女孩在家裡洗澡時,父親離開兩分鐘時間,女童不慎溺水窒息,被緊急送醫搶救,因大腦缺氧導致一些併發症狀,在醫院長期治療。

溺水已成為我國兒童意外死亡的頭號死因!家裡、野外均會發生

安全知識:

很多家長都以為溺水的孩子會像電視裡演的一樣拼命掙扎、大聲呼救,可實際上溺水者會本能的抓住嘴巴在水面上的時間呼吸,在呼吸的時候,是無法呼叫的。他們本能的會伸展手臂並壓在水面上,不能自由的控制自己的手臂動作,只能不斷的往下壓,根本無法揮手尋求幫助。所以溺水的時候非常安靜,很不易被周圍的人所發現。溺水的人在水中掙扎的時間只有20-60秒的時間,2分鐘後便會失去意識,4-6分鐘後身體就會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所以4-6分鐘是溺水後的黃金搶救時間。

溺水已成為我國兒童意外死亡的頭號死因!家裡、野外均會發生

防範措施:

對於0-3歲嬰幼兒,採取如下防範措施:

(1)家裡有嬰幼兒的,衛生間的盆子儘量不要儲水;

(2)3歲以下的嬰幼兒,切記不要把孩子獨自留在浴缸或是浴盆裡;

(4)去嬰兒游泳館游泳,家長一定要保證全程看護。

對於3歲以上兒童,採取如下防範措施:

(1)讓孩子養成遠離危險水域的意識,禁止私自下水遊玩。

(2)空腹或者劇烈運動後不適宜游泳,避免體力不支或肌肉痙攣導致嗆水、溺水。

(3)游泳時,先做好熱身,預防抽筋。帶孩子到正規的、有專業救生員的游泳館進行遊泳。

(4)遇到同伴溺水,不要盲目施救,大聲呼叫並藉助周圍漂浮物或棍棒、繩索進行施救。

(5)進入水中施救,要從溺水者背後將其頭部托起後拖拽,切勿正面施救。

小結:

預防兒童溺水的首要措施是時刻有效看護,核心三點是要做到專心和近距離,無論是在泳池中、澡盆裡,還是在開放性的浴場中,家長都應專心看護兒童,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因為溺水發生的過程十分迅速,並且隨時可能發生。一旦發生,會快速致命。所以家長要與孩子保持較近的距離,這樣在發生危險的時候,家長能做到“伸手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